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概况

2015-01-22 12:24:33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磁极后遗症中风

朱 刚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概况

朱 刚

对近13年(2001年—2014年)来针灸调治中风后遗症的文献报导进行整理和分析,从针灸方法包括针刺、灸法、穴位注射、针药结合等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在穴位选择、疗效等方面总结,阐述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与不足,并回顾分析13年来临床应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概况。

中风后遗症; 针灸;综述

1 毫针疗法

毫针疗法是一种用毫针(包括芒针)刺入体表的经络腧穴或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的针刺疗法。毫针疗法在治疗中风后遗症又可分为头针、体针、舌针、腹针、眼针等方面。张洁[2]对60例本证患者随机平分为针刺组和电刺组,针刺组取穴针刺头部患肢对侧运动区,患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伸肌侧肩髃、天井、阳池,电刺激组采用痉挛肌电刺激疗法,均1天1次,治疗3周后,针刺组总有效率93.3%,电刺激组86.7%,针刺组疗效优于电刺组。王俊华等[3]将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组,治疗组针刺背俞穴,对照组躯干训练,常规组常规治疗,治疗2个月后行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FMA评分和MBI评分优于常规组(P<0.01)。舌针是一种微针疗法,在舌头的一些特定部位进行针刺,舌针疗法对中风患者吞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李勇等[4]针刺取舌上心穴、脾穴、肾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影响32例,以单纯针刺治疗为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66.67%。

2 耳针疗法

刘礼梅等[5]将28例患者随机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针刺、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对照组单纯予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说明耳穴压丸合项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孙远征等[6]将60例中风后焦虑症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针刺治疗,治疗组予耳压配合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80.0%,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灸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王裕贤等[7]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予常规毫针刺,体针取穴以阳明经为主,1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痛为腧,选最痛点(3~7)处,疼痛弥散侧取肩髃、曲池、梁丘、足三里、悬钟等穴,取稍大于米粒之艾柱行直接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5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慧林等[8]将75例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神阙隔姜隔盐灸法及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隔姜隔盐灸法在改善患者日平均排尿次数,护理者夜间平均被叫起次数,患者白天平均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患者夜间尿失禁人次等排尿障碍症状方面以及提高尿失禁等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对机体导入不同性质的电流,以加强穴位针刺作用的治疗方法。其优点是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能对一些疾病提高疗效,而且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王志国[9]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108例,以焦氏头针运动区或CT显示病灶在头皮的投射区为主穴,接C6805电针仪,连续波,留针30 min,投射区采用围针刺法,均接电针,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结果基本治愈38例,显著4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15%。彭慧渊等[10]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分平为电针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治疗组针刺主穴取颞三针(颞I针、H针、Ⅲ针),配穴取双侧内关、足三里、丰隆、太冲,得气后同侧颞Ⅱ针、颞三针接G6805-AⅡ型电针仪,选用疏密波,每次治疗20 min,1个疗程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电针颞三针为主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5 磁极针疗法

磁极针是一种在传统针具的基础上结合磁医学的特点,依据中西医的理论指导和现代材料科学研制的新型功能性针灸器械新型的功能性针灸针具,该新型针形状与普通不锈钢毫针相同,但针尖带有磁性,把针刺作用与磁疗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了针刺与磁疗的作用[11]。罗仁瀚等[12]将2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131例),治疗组用磁极针针刺四神聪、百会、风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关元、气海等,语言不利加廉泉、哑门,口眼歪斜加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对照组用毫针针刺以上穴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9%,对照组总有效率77.2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注射疗法简单易学,是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王海东等[13]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患者187例,选用督脉穴位注入当归注射液总有效率达85.3%。任中万等[14]将82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穴位阳陵泉、外丘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予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6次,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显著。

7 针刀疗法

张勇等[15]用针刀治疗缓解足内翻、前臂屈曲内收状态,在以上足内翻定位胫骨前肌上、胫骨后肌上,前臂内收定位肱桡肌上、旋前圆肌上、喙肱肌上细心按压,寻找能引起足内翻或前臂屈曲、内收的最敏感点为施术部位,结果治疗上肢9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77.8%),下肢32例,显效2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6.9%)。

8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是以羊肠线埋入穴位,以产生长期刺激穴位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穴位治疗法。孙治东等[16]治疗患有中风后偏瘫的患者52例,取穴肩髃、手三里、阳池、伏兔、足三里、解溪,在穴位两侧(1~2) cm处做局麻皮丘,用三角针穿药线从局麻皮丘刺入,穿过穴位下方肌层,从对侧局麻皮丘穿出,然后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10 d 1次,总有效率84.6%。冯晓东等[17]将62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服补阳还五汤合穴位埋线法,对照组口服西药妙纳,两组都配合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40 d,两组表面肌电和肌肉痉挛分级(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的数据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67.7%)。

9 综合疗法

9.1 针刺加刺络拔罐疗法 针刺拔罐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唐英等[18]用刺络拔罐放血治疗中风偏瘫56例,取头部的风池、风府、百会、前顶、囟会、太阳、头维、阿是穴,胸部的膺窗、紫宫、膻中,背部的大椎、膏肓、天宗、阿是穴,用抽风式拔罐器拔罐,待出血停止时起罐,结果基本痊愈31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8例,总有效率91.07%。

9.2 刺络拔罐加康复训练疗法 江小荣[19]用刺络拔罐加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48例,刺络取穴是患肢的肩髃、曲池、合谷,每次选两穴,若手背肿痛明显加经外奇穴,用细三棱针点刺或挑刺3~5次,深达内皮,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施闪火拔罐法。隔日1次,20 d为1疗程,治疗期间做康复训练1次,每次60 min,结果治愈13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

9.3 磁极化血液平衡疗法加针刺疗法 磁极化血液平衡疗法是应用核磁、紫外线、高压氧激活和补充血液中的有益成分,使血液细胞充满活力,将低能状态的血液细胞转为高能状态的血液细胞,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磁极化血液平衡疗法加针刺,是为了加强效果。蒋新生等[20]用磁极化血液平衡疗法与针刺疗法结合治疗30例,针刺瘫痪对侧头皮运动区、肩髎、肩髃、手三里、委中、太冲等,磁极化血液平衡疗法采患者静脉血400 mL,置于磁极化血液生物平衡仪,经特定梯度的激光紫外线磁极化增氧等处理回输患者体内,隔日1次,1周为1疗程,结果基本治愈17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9.4 针刺加拔罐加耳针疗法 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针刺加拔罐加耳针,是为了加强疗效。付鲲等[21]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取天突、内关、足三里、内庭,后取一侧耳穴(肝、胃、内分泌、脑点),后再取膻中、膈俞、肝俞、中脘穴针刺拔罐,每天1次,耳穴每天换1次,3次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氯丙嗪(冬眠灵),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优于对照组。

9.5 针药结合疗法 孙延康等[22]用针药结合法治疗本证患者58例,针刺穴阳陵泉、曲池、外关、太冲、肩井、合谷、环跳、足三里、丘墟,伴口眼歪斜着加阳白、四白、颊车,伴语音不清者加廉泉、地仓,另注入丹参、黄芪复合液,1日1次,15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中药予温化通络汤,每日1剂内服,结果总有效率94.8%。马显彪[23]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头针治疗70例,治愈48例,显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5%。

10 结 论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法有毫针针刺、电针、灸法、针刀、穴位注射、针刺为主的综合疗法、温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等,而以针刺为主的综合疗法最为常用。在临床实践中,针灸疗法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针灸疗法特色有:经济安全有效、操作方法简单、毒副作用小;针灸有效疗法颇多:温针灸、电针、小针刀、穴位注射等等,可根据不同症状特点选用不同方法;个体化治疗:可针对病变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穴位或不同方法,如可根据所患部位选择眼针、面针、舌针、头针等;亦可辨证选穴; 疗法明显,可改善大部分中风后遗症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也存在针灸疗法研究的诸多不足: ①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尚未统一,临床病例选择缺少规范化,这样就无法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②大部分报导为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身比较,所设对照组多治疗方法的对照,缺乏空白对照;③很少报导对其治愈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有无复发;④大部分报导疗程不一,这为疗效评定带来了困难;⑤对功能康复锻炼的作用不明确,很难说清楚是针灸治疗的效果还是功能康复锻炼的作用;⑥国内报导多为临床观察,鲜少试验、实验研究,治疗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尽管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其疗效显著,具有独特的优势,而针灸疗法与现代医疗手段的结合,将不断丰富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且多种形式的针灸治疗方法都显示出了优异的治疗效果。

[1] 张伯叟,董建华,周仲瑛,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8.

[2] 张洁.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4):257.

[3] 王俊华,周嘉澄,刘刚.针刺背俞穴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770-772.

[4] 李勇,李滋平,符文彬.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8):7-8.

[5] 刘礼梅,张庆萍,黄学勇.耳穴压丸配合项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1):49-51.

[6] 孙远征,高山.耳压配合药物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5):296-298.

[7] 王裕贤,李永凯.小艾柱直接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疼痛疗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7,126(8):26.

[8] 刘慧林,王麟鹏.隔姜隔盐灸治疗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6(9):621-624.

[9] 王志国.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108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4,21(3):33.

[10] 彭慧渊,何希俊,赵明华.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425-427.

[11] 雷正权,刘智斌,王渊,等.磁极针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9):719-720.

[12] 罗仁瀚,陈秀玲.磁极针治疗中风后遗症152例疗效分析[J].中国针灸,2001,21(10):591.

[13] 王海东,赵俊喜,李永开,等.督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187例[J].中医研究,2006,19(6):56.

[14] 任中万,梁廷营,李玉珍.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37-38.

[15] 张勇,张翠平,李素萍.针刀缓解中风偏瘫肌张力增高32例[J].中国针灸,2003,23(4):246.

[16] 孙治东,王娟娟,李涛,等.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52例[J].中国针灸,2004,24(2):118.

[17] 冯晓东, 闺秀丽,宋小蕾.口服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8(6):265-266.

[18] 唐英,严晓慧.刺络拔罐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56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5,23(1):124.

[19] 江小荣.刺络拔罐并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5,2(28):84.

[20] 蒋新生,刘德梅,姜小伟,等.磁极化血液平衡疗法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4):26.

[21] 付鲲,韩舰华.针灸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2):13.

[22] 孙延康,罗会勇.土家医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5):13.

[23] 马显彪.补阳还五汤配合头针治疗中风后遗症70例[J].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2007,12(20):632.

(本文编辑 王雅洁)

上海市普陀中心医院(上海 200333),E-mail:lgdcly@126.com

R743 R255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5.011.016

1672-1349(2015)11-1294-03

2014-08-12)

猜你喜欢
磁极后遗症中风
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结构
防爆电机(2022年4期)2022-08-17 05:59:12
春天的“后遗症”
意林(2021年11期)2021-09-10 07:22:44
固定同步电机磁极用螺栓的受力分析
防爆电机(2021年4期)2021-07-28 07:42:54
浅析芳纶纸在水轮发电机磁极中的应用
大电机技术(2021年2期)2021-07-21 07:28:34
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2020年6期)2020-12-29 05:53:36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48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