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惠 ,张京春,刘 玥,赵莹科,马林沁
·综述与进展·
从肝论治冠心病的治法与方药研究进展
张 惠 ,张京春,刘 玥,赵莹科,马林沁
冠心病患者若存在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会对其预后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早期识别和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情志问题对于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中医理论认为肝、心两脏功能均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对心系疾病从肝论治的重要性已有些认识。本研究从疏肝、补肝、清肝、平肝、暖肝、搜肝六个方面,系统回顾了从肝论治单味中药及复方在冠心病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中的运用,以期为从肝论治冠心病提供借鉴。
冠心病;从肝论治;中药;治法;研究进展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1]中指出,冠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总体呈现上升态势,是城乡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有证据表明,精神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状态等)对心脏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有大量的冠心病患者同时存在精神心理问题[2],有研究调查1 08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现有5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症状[3],早期识别和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情志心理问题对于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心主神志,肝、心两脏功能均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此外,肝与心之间的关系还表现在五行相关、经脉相连、功能相济等方面[4]。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有云:胸者,肝之分,肺、心、脾、肝、胆、肾、心包七经脉俱至胸,然诸经虽能令胸满气短,而不能使之痛,惟肝独令胸痛,倡导胸痛应当治肝;《薛氏医案》中亦云: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活血化瘀为其主要治法之一。本研究从疏肝法、补肝法、清肝法、平肝法、暖肝法、搜肝法等六大主要治肝法的角度,对从肝论治类方药在冠心病临床治疗及机制研究中的运用进行梳理,以期为从肝论治冠心病提供借鉴。 从肝论治的常用治法及代表方药如下。
疏肝法包括疏肝理气法、疏肝活血法。适用于肝气郁结及肝血瘀滞证。焦树德[5]认为治疗胸痹心痛气滞心胸证,应疏肝理气活血标本兼治,较之单纯采用活血化瘀方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等,常用复方有逍遥散、柴胡舒肝散等,常用中成药有心可舒片、心脑宁胶囊等。
1.1 单味中药
1.1.1 柴胡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柴胡为疏肝解郁之要药。《本草经集注》曰: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有学者[6]用柴胡水煎液(0.03 mL/g)干预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以非诺贝特为对照,观察30 d,柴胡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柴胡能抑制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形成。
1.1.2 郁金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胆、心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郁金主入肝经,味辛能行能散,既可活血,又能行气,故可治疗气血瘀滞之痛证。β-榄香烯(β-Ele)是温郁金的有效成分之一,不同剂量β-榄香烯[40、80、160 mg/(kg·d)]对SD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干预10 d后测定抗血小板聚集性、血栓素A2(TXA2)及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β-Ele能明显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可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TXA2释放,从而达到抗血栓的作用[7]。
1.2 复方
1.2.1 逍遥散 逍遥散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之功效。刘渡舟老先生认为逍遥散“是一张气血两和的方子”,临证时可根据气病、血病之轻重随症加减,对于胸痹心痛见心烦起急、眠差、舌尖红、脉沉弦者,善用加味逍遥散以疏肝解郁清热,常获良效[8]。临床研究方面,有研究[9]将7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逍遥散加减)43例,对照组(血府逐瘀汤)32例,疗程15 d,两组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逍遥散加减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1.2.2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功效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郁气滞证。有学者[10]将7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味柴胡疏肝散)41例和对照组(复方丹参片)30例,疗程20 d,治疗组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1.2.3 疏肝宁心汤(自拟方) 有学者[11]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宁心汤(柴胡、丹参、法半夏、白参、黄芩、瓜蒌、黄连、杏仁、茯苓、延胡索、炙甘草),疗程4周,结果示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显效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从而证明疏肝宁汤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1.3 中成药
1.3.1 心可舒片 中成药心可舒片由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山楂等组成。有学者[12]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1例和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3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TG水平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减低,治疗组血清TC、LDL-C水平亦有降低,其中治疗组LDL-C降低较对照组明显,表明心可舒片具有调节脂代谢、改善心绞痛症状的作用。有学者[13]将62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0例和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加用心可舒片)32例,观察2个月,两组均可不同程度延长冠心病血瘀证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提高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浓度,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浓度,心可舒片能提高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基础研究方面,有研究[14]将26只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分为高脂组、心可舒组和正常对照组,喂养16周,比较喂养前后血清TC水平、斑块面积、巨噬细胞水平及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的表达。心可舒组血清TC水平明显下降,脂质斑块面积、巨噬细胞的数值及LOX-1的表达均低于高脂组,心可舒片具有消退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的作用。
1.3.2 心脑宁胶囊 心脑宁胶囊由银杏叶、丹参、大果木姜子、小叶黄杨、薤白等组成。临床研究方面,有学者[15]采用随机对照法,将182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型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宁胶囊,疗程8周,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脑宁胶囊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补肝法包括养阴柔肝法、补养肝血法、补益肝气法。适用于肝阴虚、肝血虚、肝气虚证。常用药物有白芍、枸杞子、女贞子、当归、酸枣仁、山茱萸等,常用复方有四物汤、酸枣仁汤等。
2.1 单味药
2.1.1 白芍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白芍总苷(TGP)是从中药白芍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有学者[16]采用大鼠实验性静脉血栓模型,研究不同剂量(7 mg/kg、14 mg/kg 、28 mg/kg)的TGP对大鼠颈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及对血瘀大鼠血黏度的影响。结果示中、高剂量的TGP均可显著降低血栓湿质量、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减少血栓长度及降低血液黏度,证明TGP具有明显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有学者[17]采用传统的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不同剂量(50 mg/kg、100 mg/kg、200 mg/kg)TGP灌胃1周,测定缺血前、缺血后30 min、再灌注90 min时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左心室收缩峰压(LVSP),结果示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TGP组相对应时间点的LVSP和±dp/dtmax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提示TG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2.1.2 酸枣仁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的作用。《新修本草》云:《本经》用实疗不得眠,不言用仁。今方皆用仁,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阳气,皆酸枣仁之功。有研究[18]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0.1 g/kg、0.3 g/kg、1 g/kg)酸枣仁总皂苷灌胃5 d,结果显示酸枣仁总皂甙组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心电图示心率、S-T段、T波值均明显降低,证明其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有学者[19]用不同剂量(120 mg/kg、240 mg/kg、480 mg/kg)的酸枣仁总皂苷干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7 d后测定血中TC、TG、LDL-C、HDL-C的含量,酸枣仁总皂苷能降低大鼠模型血清TC、TG、LDL-C水平,提高HDL-C的含量,对血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2.1.3 山茱萸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之功效。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20]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法建立血瘀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20 mg/kg、60 mg/kg、180 mg/kg)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灌胃1周,结果表明大剂量(180 mg/kg)CIG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CIG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2 复方
2.2.1 四物汤 四物汤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等中药组成。临床研究方面,将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15例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物汤)15例,观察14 d,结果显示观察组胸痛症状、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心电图ST段下移恢复,有效率为66.37%,明显优于对照组[21]。 基础研究方面,郑传柱等[22]用四物汤(7 g/kg,1次/日)干预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干预8 d,四物汤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 明显降低,PT、APTT 明显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提示四物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2.2.2 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临床研究方面,有学者[23]将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9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观察4周,结果示治疗后试验组IL-17浓度低于对照组,加味酸枣仁汤能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患者的炎症反应。基础研究方面用不同剂量(10 g/kg、20 g/kg、30 g/kg)酸枣仁汤干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给药14 d,结果示不同剂量的酸枣仁汤均能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24]。
2.2.3 养血调肝汤(自拟方) 叶尚聪等[25]采用养血调肝汤(阿胶、大枣、麦冬、生地、当归、白芍、柴胡、香附、山药、柏子仁、生姜、炙甘草、熟地、川芎、桂枝等)治疗女性冠心病228例,对照组178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调肝汤加减,结果示治疗组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ST-T段上移,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清肝法指清肝泻火法,适用于肝火炽盛证。常用中药有决明子、夏枯草、桑叶等。
3.1 单味药
3.1.1 决明子 决明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临床研究方面,有采用决明子胶囊(4粒/次,3次/日)治疗6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程8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结果示治疗后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26]。基础研究方面,李续娥等[27]用不同剂量的决明子蛋白质(0.25 mg/kg、1 mg/kg)、蒽醌苷(5、20 mg/kg)干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15 d,决明子蛋白质、蒽醌苷大剂量组均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的水平。
3.1.2 夏枯草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夏枯草能破癥。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28]用不同剂量(4 g/kg、8 g/kg)夏枯草醇提物(PVE)干预糖尿病小鼠模型28 d,高、低剂量的PVE均能降低糖尿病小鼠TC、TG、LDL-C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夏枯草水煎液能明显延长急性血瘀大鼠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具有抗凝血、提高纤溶功能的作用[29]。
3.1.3 桑叶 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之功效。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30]用不同剂量(5 mg/kg、10 mg/kg、20 mg/kg)的桑叶总黄酮(MTF)干预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28 d,结果示不同剂量的MTF均可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的水平,并具有剂量依赖性,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徐爱良等[31]通过结扎大鼠腹腔主静脉建立静脉血栓模型,观察不同剂量(2 g/kg、4 g/kg、8 g/kg)桑叶提取液对纤溶、凝血等指标的影响。桑叶提取液能明显减轻大鼠静脉血栓重量,显著延长大鼠血浆的APTT、PT,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同时使tPA和抗凝血酶(AT-Ⅲ)的活性增强,表明桑叶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3.2 复方 疏泄肝胆方(自拟方),有学者[32]自拟疏泄肝胆方(柴胡、黄芩、半夏、生晒参、枳实、赤芍、郁金)治疗45例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停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后患者心电图ST-T段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疏泄肝胆治疗冠心病具有一定疗效。
平肝法包括平肝潜阳法和镇肝熄风法。适用于肝阳上亢证及肝风内动证。常用药物有天麻、牡蛎等,常用复方有天麻钩藤饮等,常用中成药有松龄血脉康胶囊等。
4.1 单味药
4.1.1 天麻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祛风通络之功效。临床研究方面,苗凯等[33]将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仅为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6 mL/ d,治疗2周。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减轻发作强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天麻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34]用不同剂量(130 mg/kg、260 mg/kg、520 mg/kg)的天麻药材粉干预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模型小鼠,8周后检测血清TC、TG指标,结果示中、高剂量的天麻粉能明显降低模型组的TG水平,高剂量天麻粉能降低血清TC水平。
4.1.2 牡蛎 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基础研究方面,刘赛等[ 35]建立高脂食铒性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牡蛎提取物(10 g/kg)对血清脂质、SOD和MDA的影响,并对主动脉、冠状动脉进行肉眼和光镜组织学检查。牡蛎提取物给药8周后,鹌鹑主动脉、冠状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明显减轻,血浆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心肌及主动脉壁中的TC、TG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SOD升高。牡蛎提取物具有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2 复方 天麻钩藤饮由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的作用。临床研究方面,有学者[36]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6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组(血脂康治疗),疗程30 d。结果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脂血症与血脂康胶囊疗效相当。
4.3 中成药 松龄血脉康胶囊以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等为组方。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之功效。临床研究方面,刘海燕等[37]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11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疗程60 d。结果示治疗组在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方面明显改善,松龄血脉康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疗效明显。
暖肝法是治疗由寒邪内侵肝经而致疏泄失常、气血凝滞出现的寒凝气滞疼痛为主的一系列证候的方法。适用于寒滞肝脉证。常用药物有吴茱萸等,常用复方有暖肝煎、当归四逆汤等。
5.1 单味药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38]观察了不同剂量(1.25 mg/mL、2.5 mg/200 μL)的吴茱萸水煎剂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示在1.25 mg/200 μL剂量下,开始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聚集抑制率、聚集斜率和到达最大聚集时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在2.5 mg/200 μL剂量下,开始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聚集潜伏期明显延长。
5.2 复方
5.2.1 暖肝煎 暖肝煎由当归、枸杞、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苓等组成。具有温补肝肾,行气止痛之功效。贺敬波等[39]将66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暖肝煎胶囊,观察3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并能降低血栓素B2(TXB2)水平,升高6-酮-前列素1α(6-K-PGF1α)的水平,提示加味暖肝煎胶囊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作用。
5.2.2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等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有学者[40]将6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观察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5.2.3 温肝散寒活血方(自拟方) 有学者[41]将67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与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肝散寒活血方药(肉桂、乌药、小茴香、当归、枸杞、茯苓、沉香、柴胡、党参、丹参、瓜蒌),观察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心电图ST-T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心电图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温肝散寒活血方药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很好的疗效。
适用于风邪流窜经络, 经久不愈,出现疼痛麻木抽搐,口眼歪斜, 肢体不遂等症状, 当以虫类药为主入经络搜剔风邪。常用药物有全蝎、地龙、僵蚕、蜈蚣等,常用中成药有通心络胶囊等。
6.1 单味药
6.1.1 全蝎 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具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42]采用结扎SD大鼠腹腔主静脉建立静脉血栓模型,观察不同剂量(5 mg/kg、10 mg/kg、20 mg/kg)全蝎纯化液对激活APTT、PT、tPA、PAI-1等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结果示各剂量全蝎纯化液均能明显减轻血栓重量,能明显延长APTT、PT时间,能明显抑制PAI-1活性升高,增加tPA活性,全蝎纯化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6.1.2 地龙 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之功效。临床研究方面,有学者[43]将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用单硝酸异山梨醇脂缓释片口服 40 mg 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龙粉10 g ,1次/日,14 d后观察TC、TG、LDL-C、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示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合用地龙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有研究[44 ]采用健康志愿者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结果示注射用蚓激酶具有降纤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且可同时作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使APTT 延长,短时间内起到溶栓作用。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45]用不同剂量(0.4 g/kg、0.2 g/kg、0.1 g/kg)蚯蚓冻干粉悬液干预高血脂症模型小鼠,8周后测定血清TC、TG、HDL-C及LDL-C的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蚯蚓冻干粉均可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小鼠TC、TG、LDL-C的水平,并使HDL-C显著上升。
6.1.3 蜈蚣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46]用不同剂量(2.5 mg/kg、5 ml/kg)的蜈蚣水提物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干预12周。结果示蜈蚣水提物可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ET水平,抑制平滑肌细胞分裂、增殖,抑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陈少鹏等[47]用不同剂量(2 mg/kg、5 mg/kg、10 mg/kg)的蜈蚣纤溶酶(SSFE)干预正常小鼠,以肝素为阳性对照,干预7 d。结果示低、中、高剂量的SSFE对小鼠的APTT、TT均有延长作用,低、中剂量SSFE对PT有延长作用,蜈蚣纤溶酶具有抗血栓作用。
6.2 中成药 通心络胶囊,主要由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临床研究方面,有学者[48]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3次/日),观察6个月。结果示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基础研究方面,鹿晓婷等[49]采用通心络胶囊干预球囊拉伤腹主动脉+高脂喂养法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以辛伐他汀片为阳性对照,干预24周。结果显示通心络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TC、LDL-C、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显著降低,通心络胶囊具有调脂、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并与辛伐他汀疗效相当。
本研究系统回顾从肝论治类方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发现从肝论治的单味中药及复方对冠心病治疗均呈现出一定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等。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双心医学”逐渐得到临床的关注,提倡不仅关注患者的心脏,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从而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冠心病中医从肝论治的思维某种程度上正是 “身心同治”的体现。虽然对从肝论治冠心病方药的临床疗效多有报道,但研究多属于小样本临床观察,仍缺乏设计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此外,从肝论治冠心病的方药基础研究观察指标较为单一,研究方法较陈旧,作用通路及靶点尚不明确。课题组将陆续展开一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为从肝论治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
[1] 国家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5-6.
[2] 刘梅颜.双心医学的发展与争议[J].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1):74.
[3] 邓必勇, 崔建国, 李春坚,等.住院冠心病患者1083例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相关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8):702-705.
[4] 赵莹科,张京春,邬春晓,等.从肝论治心系疾病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5,10(4):503-506.
[5] 焦树德,路志正.实用中医心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6-97.
[6] 邵淑丽, 徐兴军, 马德滨,等.柴胡、姜黄对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J].中医药学报, 2002, 30(4):59-60.
[7] 陆群, 朱路佳, 谢梅林,等.β-榄香烯抑制大鼠血栓形成及其机理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999, 16(4):13-16.
[8] 闫军堂, 刘晓倩, 王冬,等.刘渡舟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十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9):69-72.
[9] 张河.逍遥散加减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2(3):34-35.
[10] 李跃.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1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 2006, 25(1):27-29.
[11] 眭湘宜, 刘亭亭.疏肝益心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12(8):907-909.
[12] 刘青, 张燕.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12(6):678-679.
[13] 张以昆, 岳桂华, 王强,等.心可舒片对冠心病血瘀证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J].陕西中医, 2008, 29(10):1282-1283.
[14] 徐飞飞, 徐慧, 王楠,等.心可舒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4):454-456.
[15] 雷晋.心脑宁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5):803-804.
[16] 杨煜,吕文伟,宋瑛士,等.白芍总苷抗血栓形成作用[J].中草药,2006,37(7):1066-1068.
[17] 郭道华, 韦颖梅, 王小静,等.白芍总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对GRP78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8(5):556-558.
[18] 张玮, 袁秉祥, 于晓江,等.酸枣仁总皂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26(4):333-335.
[19] 吴玉兰.酸枣仁炮制品中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实验动物模型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 2004, 25(5):55-57.
[20] 白颖, 王世全, 张兰,等.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家兔、大鼠血小板聚集及出血时间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 15(12):1373-1377.
[21] 陈建梅, 刘金梅, 胡素勤.不稳定型心绞痛四物汤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 1997(7):32.
[22] 郑传柱, 贾梅, 张丽,等.胶艾汤与四物汤对血瘀模型大鼠活血功效的比较研究[J].中草药, 2014,45(18):2652-2657.
[23] 王俅俅, 钱奇, 徐珞,等.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白细胞介素-17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1):31-32.
[24] 张仲一, 高岚, 胡觉民,等.酸枣仁汤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药, 2005, 36(2):58-59.
[25] 叶尚聪, 刘兴明.养血调肝汤治疗女性冠心病228例[J].陕西中医, 2012, 33(11):1451-1452.
[26] 宋永秀.决明子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 2000, 11(10):932-932.
[27] 李续娥, 郭宝江.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 2002, 8(5):374-376.
[28] 李晔, 籍保平, 郑杰,等.夏枯草提取物对链脲菌素致糖尿病ICR小鼠血糖及血脂影响[J].食品科学, 2006, 27(6):212-215.
[29] 陈文梅, 何基渊.中药麻黄、夏枯草、乌贼骨对抗急性血瘀证形成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20(3):39-41.
[30] 李向荣, 陈菁菁, 刘晓光.桑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动物的降血脂效应[J].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21):1630-1633.
[31] 徐爱良, 彭延古, 熊湘平,等.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12):24-25.
[32] 雷健, 丁洪涛, 吴艳霞,等.疏泄肝胆治疗冠心痛、心绞痛45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1, 8(3):189.
[33] 苗凯, 王美, 谢祎.天麻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的观察[J].天津药学, 2009, 21(6):26-27.
[34] 于滨, 左增艳, 孔维佳.天麻粉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降脂减肥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30):8-11.
[35] 刘赛, 仲伟珍, 张健,等.牡蛎提取物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2, 10(2):97-100.
[36] 武艳慧, 熊秀峰.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2, 27(8):1027-1028.
[37] 刘海燕, 姚红.松龄血脉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8(3):257.
[38] 许青媛, 杨甫昭, 陈春梅.吴茱萸温通血脉的药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4(2):35-37.
[39] 贺敬波, 黄绵清, 张勤,等.加减暖肝煎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33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 2003, 44(5):352-353.
[40] 孙媛.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J].河北中医, 2004, 26(12):920-921.
[41] 周琴, 王鸣, 叶志勇.温肝散寒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34例[J].吉林中医药, 2004,24 (11):22.
[42] 彭延古, 徐爱良, 黄莺,等.全蝎纯化液对静脉血栓形成大鼠纤溶和凝血系统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 18(3):47-48.
[43] 胡杨东.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联合地龙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20):52.
[44] 陆琳, 徐以南, 刘健,等.注射用蚓激酶临床药效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7(11):1326-1327.
[45] 武金霞, 甄兴航, 刘立军,等.蚯蚓冻干粉对高血脂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8(6):652-655.
[46] 张艳慧, 司秋菊, 王鑫国.蜈蚣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5, 21(1):26-27.
[47] 陈少鹏, 韩雅莉, 郭桅,等.少棘蜈蚣纤溶活性蛋白的抗血栓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23(8):1088-1092.
[48] 郝大洁, 李静宏.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12(4):408-409.
[49] 鹿晓婷, 张蕾, 刘燕,等.通心络与辛伐他汀稳定兔易损斑块的疗效对比[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45(12):1205-1208.
(本文编辑 王雅洁)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No.81403266,81373825)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张京春,刘玥,E-mail:zhanghuitcm@163.com
R541 R256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1.012
1672-1349(2015)11-1281-06
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