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探析

2015-01-22 08:37吴苏华
中学化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现象实验探究

吴苏华

一、用问题驱动知识、方法生成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性地位,那么如何教学呢?以问题驱动生成是一大良策。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原有的实验步骤和分析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学习中来,通过问题拨正学生的思维方向,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和学生课堂参与度。

例如,“酚”这一节知识教学,可以从谈及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出发,引导学生回顾原有认知经验,打开思维的闸门。笔者在课堂伊始设置一个问题:“如果大家是科学家,怎样探究这种未知有机物?”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能够在课堂一开始就从三个方面完成方法的迁移与生成:

生成1按照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来进行。步骤如图1所示。

分子组成探究(元素组成、最简式、化学式)

有机物可能结构猜测(官能团猜测)有机物结构式探究

生成3根据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获得分子式。

这些生成都是学生思维点的真实反映,也为新知识的导入提供了铺垫,在此基础上追加问题:“若已经求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6O,请大家分组讨论,猜测其可能具有的结构。”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进一步生成:根据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4,猜测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苯环、羟基、醚键结构。这一整个过程是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大胆地假设,那到底对不对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有序的实验现象,推动知识有序呈现

“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实验现象的呈现,学生观察并分析有助于知识和规律的生成。

仍然以“酚”这一节知识教学为例,为了自然生成其“结构”,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如下几个对比性实验,组织学生依据所学官能团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交流,师生共同选择、优化实验方案。主要涉及探究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羟基、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以及是否含有醛基。

结论1生成二者均为固体,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观察不到现象,应该选择溶剂将有机物进行溶解。水与乙醇均与金属钠可以反应不能作为溶剂,选择苯、乙醚作为溶剂进行溶解。

实验2取少量有机物溶于无水乙醚中,加入金属钠进行观察。

现象2有气泡产生。

结论2生成有机物中含有羟基,不含有醚键,也不含有醛基。

实验3将有机物溶于水,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溴水,观察现象。

现象3开始有少量白色沉淀,振荡,沉淀消失,继续滴加溴水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3生成说明可能含有苯环。

再将结论1、2、3进行重组,很自然地就生成了“酚”的结构。

三、合理利用化学异常实验现象制造认知冲突

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实验现象是正常的,教师切忌匆忙掩盖、搪塞或者回避,只让学生记住理论实验结果而不进行合理的释疑,错失最好的教育时机。意外中通常蕴含真理,关

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正确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意外的出现更能激起学生得求知欲,若教师能正确引导并加以合理分析,也就能化“意外” 为“神奇”,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师生双方的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当然,生成性课堂还应该注重效率,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每分每秒都很宝贵,在教学前后都必须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筛选,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并生成的?(2)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生成?(3)哪些内容只需要教师引导或是实验的演示,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有效生成?生成性教学过程应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最为基本的问题,总结解决基本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再将方法和经验运用到解决更为实际和复杂的化学现象和问题中,体验思考问题和生成知识的过程,在生成的过程中丰富知识,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其思维。

(收稿日期:2014-04-25)

一、用问题驱动知识、方法生成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性地位,那么如何教学呢?以问题驱动生成是一大良策。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原有的实验步骤和分析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学习中来,通过问题拨正学生的思维方向,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和学生课堂参与度。

例如,“酚”这一节知识教学,可以从谈及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出发,引导学生回顾原有认知经验,打开思维的闸门。笔者在课堂伊始设置一个问题:“如果大家是科学家,怎样探究这种未知有机物?”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能够在课堂一开始就从三个方面完成方法的迁移与生成:

生成1按照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来进行。步骤如图1所示。

分子组成探究(元素组成、最简式、化学式)

有机物可能结构猜测(官能团猜测)有机物结构式探究

生成3根据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获得分子式。

这些生成都是学生思维点的真实反映,也为新知识的导入提供了铺垫,在此基础上追加问题:“若已经求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6O,请大家分组讨论,猜测其可能具有的结构。”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进一步生成:根据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4,猜测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苯环、羟基、醚键结构。这一整个过程是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大胆地假设,那到底对不对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有序的实验现象,推动知识有序呈现

“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实验现象的呈现,学生观察并分析有助于知识和规律的生成。

仍然以“酚”这一节知识教学为例,为了自然生成其“结构”,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如下几个对比性实验,组织学生依据所学官能团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交流,师生共同选择、优化实验方案。主要涉及探究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羟基、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以及是否含有醛基。

结论1生成二者均为固体,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观察不到现象,应该选择溶剂将有机物进行溶解。水与乙醇均与金属钠可以反应不能作为溶剂,选择苯、乙醚作为溶剂进行溶解。

实验2取少量有机物溶于无水乙醚中,加入金属钠进行观察。

现象2有气泡产生。

结论2生成有机物中含有羟基,不含有醚键,也不含有醛基。

实验3将有机物溶于水,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溴水,观察现象。

现象3开始有少量白色沉淀,振荡,沉淀消失,继续滴加溴水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3生成说明可能含有苯环。

再将结论1、2、3进行重组,很自然地就生成了“酚”的结构。

三、合理利用化学异常实验现象制造认知冲突

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实验现象是正常的,教师切忌匆忙掩盖、搪塞或者回避,只让学生记住理论实验结果而不进行合理的释疑,错失最好的教育时机。意外中通常蕴含真理,关

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正确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意外的出现更能激起学生得求知欲,若教师能正确引导并加以合理分析,也就能化“意外” 为“神奇”,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师生双方的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当然,生成性课堂还应该注重效率,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每分每秒都很宝贵,在教学前后都必须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筛选,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并生成的?(2)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生成?(3)哪些内容只需要教师引导或是实验的演示,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有效生成?生成性教学过程应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最为基本的问题,总结解决基本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再将方法和经验运用到解决更为实际和复杂的化学现象和问题中,体验思考问题和生成知识的过程,在生成的过程中丰富知识,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其思维。

(收稿日期:2014-04-25)

一、用问题驱动知识、方法生成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性地位,那么如何教学呢?以问题驱动生成是一大良策。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原有的实验步骤和分析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学习中来,通过问题拨正学生的思维方向,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和学生课堂参与度。

例如,“酚”这一节知识教学,可以从谈及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出发,引导学生回顾原有认知经验,打开思维的闸门。笔者在课堂伊始设置一个问题:“如果大家是科学家,怎样探究这种未知有机物?”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能够在课堂一开始就从三个方面完成方法的迁移与生成:

生成1按照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来进行。步骤如图1所示。

分子组成探究(元素组成、最简式、化学式)

有机物可能结构猜测(官能团猜测)有机物结构式探究

生成3根据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获得分子式。

这些生成都是学生思维点的真实反映,也为新知识的导入提供了铺垫,在此基础上追加问题:“若已经求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6O,请大家分组讨论,猜测其可能具有的结构。”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进一步生成:根据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4,猜测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苯环、羟基、醚键结构。这一整个过程是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大胆地假设,那到底对不对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有序的实验现象,推动知识有序呈现

“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实验现象的呈现,学生观察并分析有助于知识和规律的生成。

仍然以“酚”这一节知识教学为例,为了自然生成其“结构”,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如下几个对比性实验,组织学生依据所学官能团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交流,师生共同选择、优化实验方案。主要涉及探究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羟基、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以及是否含有醛基。

结论1生成二者均为固体,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观察不到现象,应该选择溶剂将有机物进行溶解。水与乙醇均与金属钠可以反应不能作为溶剂,选择苯、乙醚作为溶剂进行溶解。

实验2取少量有机物溶于无水乙醚中,加入金属钠进行观察。

现象2有气泡产生。

结论2生成有机物中含有羟基,不含有醚键,也不含有醛基。

实验3将有机物溶于水,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溴水,观察现象。

现象3开始有少量白色沉淀,振荡,沉淀消失,继续滴加溴水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3生成说明可能含有苯环。

再将结论1、2、3进行重组,很自然地就生成了“酚”的结构。

三、合理利用化学异常实验现象制造认知冲突

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实验现象是正常的,教师切忌匆忙掩盖、搪塞或者回避,只让学生记住理论实验结果而不进行合理的释疑,错失最好的教育时机。意外中通常蕴含真理,关

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正确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意外的出现更能激起学生得求知欲,若教师能正确引导并加以合理分析,也就能化“意外” 为“神奇”,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师生双方的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当然,生成性课堂还应该注重效率,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每分每秒都很宝贵,在教学前后都必须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筛选,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并生成的?(2)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生成?(3)哪些内容只需要教师引导或是实验的演示,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有效生成?生成性教学过程应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最为基本的问题,总结解决基本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再将方法和经验运用到解决更为实际和复杂的化学现象和问题中,体验思考问题和生成知识的过程,在生成的过程中丰富知识,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其思维。

(收稿日期:2014-04-25)

猜你喜欢
现象实验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最酷的太空实验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