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思
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诗歌创作尤其要遵从这一规律。在对高中生进行现代诗歌写作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再创造个性化的诗歌形象,关注学生的创作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现代诗歌写作水平。
在一线教学,我读了不少学生创作的现代诗,有些诗歌虽然也燃烧着诗的激情,有不错的语句,读后却味同嚼蜡,不能吸引、感染读者,不能使读者获得较强的审美愉悦。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学生还没有自觉地意识到写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像写议论文、抒情文那样直白。要想尽快步入诗的殿堂,其中一项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养成用形象去寄寓自己情思的习惯。
新学期一开始,借着学生第一单元就接触现代诗这个机会,我第一节课就提出了对学生的要求和希望,要求每个学生都尝试着写诗,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写出一首有水平的好诗。学生当然欷歔不已,认为自己不是写诗的料,也有几个埋头不语,似乎不怎么赞同其他同学的看法。我留下一句话:“哪位同学在看了本单元的现代诗歌以后尝试写的诗歌,或是以前写好的诗歌,都可以拿来和老师切磋。”果然,课后一个在课堂上较为沉默的男生交给我一首短短的小诗,题目是《一滴露水》(节选):
在我心灵的草坪上/开着一朵小花/当她展开嫩嫩的花瓣时/我想到的就是你/—— 一滴露水/或许有一天/在那里长出了参天的大树/在那里长出了一片绿荫/我想到的就是你/—— 一滴露水//就是你那一滴渺小的露水/使她们伸出了第一丝根须。
为了避免对概念的机械化讲解,为了消除学生对诗歌敬而远之的心态,我以学生短诗中的“草坪”“小花”“大树”“露水”为例,向学生讲解形象和意象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并且表扬写诗的学生,鼓励学生发表。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在班级主办的“诗擂台”墙壁上粘贴有学生不断创作的诗歌,虽然学生初学作诗语言不那么凝练,形象也不算很新颖,但是从作诗的技巧上看,起码做到了诗中有形象。新开学的诗歌写作教学,以“形象”入手,教学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个让人欣慰的开始。
在现代诗歌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呢?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从文艺创作实践来看,诗人要创作诗歌,首先要深入生活,观察和体验生活,要通过直觉活动获得对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但是,诗人要把作品写出来,还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形象思维活动。诗歌鉴赏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而学生生活经历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有开放性的教学观念,大胆让学生超越教材,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拓展视野,获取丰富的表象资源。正如黑格尔说的:属于这种创造活动的首先是掌握现实及其形象的资禀和敏感,这种资禀和敏感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此外,这种创造活动还要靠牢固的记忆力,能把这多种多样图形的花花世界记住。黑格尔告诉我们通过敏锐的听觉、视觉和记忆力,将现实世界的图形印入心灵之中。那么,我们培养学生丰富表象的有效办法就是调动他们的听觉和视觉,记住各种各样的画面。画面的来源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画面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和真实体验。比如到大自然环抱中,记住春天的风、雨、雾、树、花、草的特点;记住秋天的落叶、树枝、草地、溪流的形态和色彩;看日出,记住黎明的一抹曙光,霞光万道的壮美;游边城小镇,记住那石板小巷、低檐石房,还有天井中晒太阳的老太太和磨剪子卖汤圆的悠长叫卖……间接画面来源于观赏和阅读,其中观赏包括电影、电视、画展、摄影展和画报,阅读包括文图并茂的报纸、杂志、书籍。通过观赏和阅读活动,可以补充学生直接画面的不足,丰富表象宝库。
二、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诗歌具有形象性,诗人主要通过生活画面来表达思想感情;诗歌具有跳跃性,诗人要想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就不能按照所反映对象的自然时空顺序推导,也不能将其思想感情发展的全部流程一一呈现出来,而是选择最有典型意义最有启发性的生活片段,并将其拼接一处。这就需要联想和想象了。联想是对头脑中已有形象的更新,是一种再创造。在作文的选材构思中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是很重要的。想象是人在头脑中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一)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联想
1.引导学生进行接近联想
它指在选材构思中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它的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其他事物的回忆。诗歌是用形象表现生活,抒发感情。我在上课时,引导学生对旅行的联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关于旅行的细节,将它们写成一首诗。如吴同学写的诗句:
好久没听你说起/骑着自行车去旅行/听海的声音,摘下耳机/踏着软泥/沙滩上的贝壳我不爱/只因有你/你的手温暖如云。
由对远行的一次怀念,想起“海的声音”“软泥”“贝壳”“你的手”等事物,抒发了怀念的深情。
2.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
它是指两件事物在性质上有接近或相似的地方,由其中一件事,想起另一件事。例如《荔枝蜜》中,作者由蜜蜂的采花酿蜜、辛勤劳动,联想到像蜜蜂一样正在用自己的劳动建设美好生活的人们。写作中常用的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都属于相似联想。这是由事物间的相似之处引发的联想,其关键在于有无相似点。
自然界中的景物,有些早已成为人格的象征,如海子的“麦子”、舒婷的“橡树”、戴望舒的“雨巷”等,是精神品格的象征。如臧克家的《老马》,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但几乎所有的读者读完以后都说这首诗写的是旧社会受苦受难的农民。个中原因何在?是因为作者在这首诗中所塑造的 “老马”形象太真实、 太像中国旧社会的农民了。有一次,我引导学生对梦进行联想,让学生想想,心中的梦是什么样的,找个形象说说你的感觉。一个学生写的“我心中有个梦,像雨滋润生命,像鹰高飞蓝天”,由梦想到“雨”和“鹰”,表达了这个“梦”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
3.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例如,由沙漠想到森林,由光明想到黑暗等。对比联想反映出事物间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事物在某一种共同特性中却又显示出比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对比联想在文艺创作和哲学研究等思维活动中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如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由像鲁迅一类可亲可敬的人,想到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的可贵精神,用的就是对比联想。
实际上,我们在鉴赏一首诗歌时往往需要进行多种联想,才能把握诗歌的丰富意蕴。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头脑在过去的知觉的基础上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在头脑中构建与作者在诗歌中描绘的相似的景象,才能对诗歌的内涵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这种形象是否符合诗歌的本意,是否完整和清晰,标志着读者的领会是否深刻和切合实际。所以,想象是诗歌欣赏的核心,缺乏想象是难以从诗歌欣赏中得到美的感受的。
创造想象,是依据现有材料和显示独立地创造出形象的过程。一般的想象它塑造出的形象只是记忆表象的复活,受着生活原型的制约,感情的投入也不那么强烈,形象也就无法谈得上崭新。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靠新奇大胆,不受生活原型的约束而取胜的,从而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情共鸣。“黄河之水天上来”与生活经验是不相符的,但由于作者投入了强烈的感情,我们便感觉到那滚滚奔海的黄河之水,伴随着诗人那波翻云涌的感情狂潮,铺天盖地来,气魄何其宏大。如果局限于生活经验的限制,把诗句改成“黄河之水青海来”,就只是描绘了一种现象,平淡无奇了。创造想象要以奇取胜,更要以饱满醇浓的感情取胜,二者缺一不可。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人的思想感情也是丰富而复杂的。在生活中我们不时会看到“长歌当哭”、“喜极涕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现象。这类现象我们初看起来似乎很反常,不在情理之中,但如果我们仔细地琢磨,就会发现其实是很正常的。
(三)联想与想象应结合
联想与想象虽略有不同,但在实际的诗歌鉴赏过程中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教学时亦应注重两者的结合,不必硬去分开。
三、鼓励学生再创造个性化的诗歌形象
在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感悟,进行个性化的审美。文学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最终要使学生独立感悟形象,发挥创造精神,进而体现自己个性的审美:我爱,我恨;我喜欢,我不喜欢;我感动,我不感动。谢冕有一段话说得形象而在理,“超凡的构思可能造成华美的殿堂,平庸的构思只能产生千篇一律的火柴盒”。这种“超凡”是指新颖、独特和深刻,是一种艰苦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四、关注学生的创作实践
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诗歌写作认真批改之外,还应该采取一种鼓励的态度,激发学生写诗歌的兴趣,增加学生写诗歌的信心。
1.创办班级墙报
创办班级墙报,并且鼓励学生一起给班里的诗歌墙报起一个美丽的名字。学生写得好的诗歌,或是有争议的诗歌,可以张贴在墙壁上,供鉴赏、讨论使用。
2.向外推荐发表
笔者所在的凌云县,县文联创办的诗歌刊物如《水源洞》《同芳苑》,整个县城学诗、写诗的诗风本来就很浓郁,要是学生能在这些广为流传的刊物上发表诗歌,那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莫大的鼓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