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网络

2015-01-22 22:07陈卓
杂文选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炭火冷漠现实

陈卓

当人们闯进曾鹏宇的房间,一切都显得十分安静。他身穿蓝色上衣,仰卧于沙发里,像睡着了一样,身边是燃烧了一半的炭火和一板空了的安眠药。

11月30日,这个十九岁的男孩在微博上“直播自杀”。一盆点燃的钢炭的照片被他发布到微博上,并留下一句“对不起大家,我真的要死了”。

后来,参与救治的医生判断,屋子里渐渐弥漫的一氧化碳排挤掉他赖以生存的氧气。更多的人推测,微博上的评论和转发,早已压得他喘不过气。

如今,所有与他自杀有关的微博都已经删除。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这个在朋友眼中“活跃、乐观、且乐于助人”的年轻人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唯一可追溯的痕迹是,11月29日,他开始在微博上写下,“心都死了还留着身体有什么用?”

不知这是最后的告别,还是溺水者挣扎着寻找救命稻草的手。

截至当天下午六点,小曾的微博被网友评论了两万多条。但人群的聚集并没有带来温暖,反而把冰冷彰显得更加强烈。“几乎每秒都会有几个人留下评论,看热闹、或是刺激他。”在现实中和小曾相识的网友回忆。

我们甚至无法排除,这些冷漠本身就推了小曾最后一把。11时20分,当小曾在微博上留言“老子不死了行不行”时,四十分钟内,数百条留言涌进了这条微博下方的评论:“不行”,“你赔我流量”,“你必须死”。

围在小曾旁的人们,展示了一种热闹的冷漠。2011年,“冰点周刊”曾报道过一个跳楼的上海女孩,在决定她生死的五层楼窗台外,有人抱着肩膀、面带笑容地围观,有人大喊“你爽气点,要跳赶快跳”,甚至有人为“跳或不跳”立下赌约。最后,就在抱着肩膀围观和起哄的人们来不及注意的一个瞬间,女孩从五楼坠落。

面对他人受难时所表现出的看客心态,本就是潜伏在人性幽暗处的一头野兽。在新媒体环境的刺激下,隐藏在人们内心的这头魔兽,会因不受时空和身份的限制而变得更加嗜血。有人统计,在微博兴起的前三年,“晒自杀”事件达到二十一起。但悲剧反复地发生,并没有让人们就此懂得保存可贵的温情。当小曾在微博上呼救“没有多少空气”,并配上炭火燃烧的图片时,某知名网络博主以极其嘲讽的语气转发:“老板,加二十串肉筋,十串板筋,再烤两个大腰子”。与小曾相识的网友说:“当我与那么多人争辩时,甚至会有恐惧。”

痛苦和无助被忽视,不仅慈悲,就连最基本的怜悯也如同这个年轻人体内的氧气,在众声喧嚣的网络世界被消耗殆尽。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还能评论什么?又能希望什么?

我们的确看到,在跳楼的上海女孩儿面前,还有一位九十三岁的老人曾挥动双臂发出嘶哑的声音“不要跳,不要跳”;当小曾在微博上直播自杀时,也曾有相识的网友试图劝慰。但这些努力被更大范围的冷漠无情吞噬。直到当小曾的死亡已成事实,许多人才开始悔过反思。

当我们面对一个即将消逝的生命表现出关怀和怜悯,是作为文明社会一份子的基本要求。微博直播自杀的行为的确需要被纠正,但它不该以调侃生命作为手段。或许只有在更为宏大的现实世界里提倡爱心,以及注重背后更根本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才能让网络不再变成冰冷之地。

当小曾的死讯从现实世界传来,人们才开始试图拼凑出这个四川男孩的样子。比如,他刚刚找到新工作,才上了一天班,“虽然没怎么说话,但能看出来想好好表现”;比如,他在那天晚饭时告诉外公外婆,新工作“工资不错,要好好做几年”;他还在电话里和妈妈规划,“积累点经验就去成都找同学一起做”。

然而第二天,这个看起来一切都还充满希望的男孩,就倒在一片冰冷之中。

【原载2014年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事件观》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炭火冷漠现实
In the kitchen with the chef 走进名厨厨房
突然之间
东霞
寒夜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回答
冬眠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中国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