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鼎
酒是一种知心的趣味。因其能知心,故终有爱者。当然,如果把酒喝到心情狼藉,身心俱疲的时候是不会与酒知心了。知心需要一种机缘,需要一种通灵的了悟,需要一种冷静的平和。
喝酒。最简单的形式是对饮,有你有我,天知地知,因无他而知新。所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才这样出名。但是酒不是与谁都能喝出趣味来的,辛弃疾曾感叹曰;“谁共我,醉明月!”辛公何出此言?想辛公少年得志,英雄壮志,豪气冲天,文采斐然,竟找不到能一块喝酒的知音?看来喝酒不是与谁都能同举杯共明月的。知己难得,酒友也一定难得。南宋爱国诗人刘克庄词中写道:“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茫茫人海,酒友竟如此难得。“晚来将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在一个阴沉欲雪的天气里一定是寂寞了,并且有一种落寞的寒意。我要是他的朋友一定“打的”去了。不过假如刘十九不在家,白居易的酒已经烫好了,难道还会让它自己再凉下去?且看“昨日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辛弃疾毕竟是血性的汉子,所以才会有如此率真的醉态,且看他醉倒在松边,显然没有人陪着。“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是独饮者的状态,所以任何形式的扶持也不需要。当时山河破碎,诗人空有报国之志,又苦无用武之地,这种忧国忧民之情能向谁诉?只能一醉以解之。就连曹孟德那样的雄才大略,麾下兵多将广,谋臣略士济济一堂,竟也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有那么多的志士为他排忧解难出谋划策,还要借酒消愁,这却不得不令人去深思。你看,到了曹孟德的这个境界就连酒友也不必了,有酒足亦!
看来酒真的是能知心的,据说当年李白喝了兰陵美酒之后就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美酒一喝,连家乡都忘却了,他乡异域都是家乡。无怪乎杜甫说他“长安街上酒家眠”,看来是喝得连家都找不着了,不免口出狂言,“自言臣是酒中仙”,这里如若把“臣”字改作一个“爷”字,我想会更耐人寻味的。那时的唐明皇还很尊重文化人的,李白喝高了酒竟当着明皇的面让当朝最受宠的俩个权贵一个为他磨墨, 一个为他脱靴,这在千年的诗坛上一直传为佳话。当然我现在也分不清这究竟是诗人的荣幸还是诗人的悲哀,我有几句诗是这样写的:“那时的诗友佩着剑/还有‘飞扬跋扈的气质/还能做到‘天子呼来不上船”。与其说李白得罪了权贵使明皇听信谗言后放弃了他,我看不如说是李白厌恶了官场想弃明皇而去。因为他是一个诗人,宫墙中的名花异卉,牡丹争艳,霓裳艳舞是不会引发他的自由诗情的。适时的离开是李白的聪明之举。他喜欢“孤云独去闲”的从容,他喜欢“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洒脱。在李白的眼里比起宫里的琼浆玉液来,自由的酒更美,“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寂寞之中有酒相对,寂寞便升华成一种冲淡的山岚,可观可幻亦可流传了。这时的寂寞已经被诗化了,接下来是忘却,先是人情冷暖,然后是家乡,最后连自己也忘于脑后了。酒便是此时最好的倾诉对象,最贴心也最知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是人,影子也是人,寂寞从何说起?“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你别想请诗人来喝酒了,他已与“云汉”相约,不会来捧场了。
“清秋风送客,驿上酒当言”,这是我的句子,人世间离离合合本是常事,手里举着杯子,就不需要表白了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