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岩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河南 南阳 473058)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研究
赵 岩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河南南阳473058)
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常用的方法,疗效显著,但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1]。我院使用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5.4±16.1)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2例,Ⅲ级32例,Ⅳ级2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
医护人员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应考虑以下方面:术后患者活动量应尽可能减少,使组织能更好地愈合;对患者术后的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临床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疗效进行评估,进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在各个不同的恢复期,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护理。
②心理康复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康复锻炼的意义,与患者共同制定康复计划,支持和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
③康复锻炼
对患者实施康复锻炼。术后4~10天,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锻炼次数进行适当增加;术后4~5天,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下床活动,例如坐椅子、下床慢走等。康复锻炼期间如果患者发生异常,则应停止锻炼,卧床休息。
④生活康复护理
患者要正视现阶段的健康问题,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掌握正确的自我调节方法和控制方法;要保持乐观、平静的生活态度,睡眠要充分。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30天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显效[2]: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2级或者恢复到1级;有效:患者心功能改善1级,但是未恢复到1级;无效:患者心功能无变化;恶化:患者心功能增加1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恶化5例,总有效率为55.0%(22/40);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95.0%(38/4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加强康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各方面因素,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详细告知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意义,支持和鼓励患者,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对患者的心率、呼吸等进行认真观察[3-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加强康复护理能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彭 芳,冯东杰,张玲俐,等.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126例术后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15-16.
[2] 文红英,崔丽君.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261-262.
[3] 谢俊琴.联合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69-71.
[4] Debra AH,Steven K, Jawed F.Factor X values as a means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oral antiocagula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antithrombin drugs [J].Clinical Chemistry,1997:43.
[5] Maclomhair M,Lavelle SM.The anticoagulant and hemorrhagic effect of long term warfarin on experimental venous and arterial thrombosis in the rat[J].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1996:165.
本文编辑:李淑雁
R541.2
B
ISSN.2095-6681.2015.023.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