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伟
(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4100)
对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哲学辩护的批判性反思
——兼论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与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发挥
詹宏伟
(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4100)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论看来,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为其辩护的苏联教科书哲学的根本缺陷是贬抑和窒息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从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严重枯竭和动力严重衰减。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提出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化改革方向,其要义在于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教科书哲学;人民主体论;市场经济体制
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重大、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然在深处发挥着作用。前苏联教科书哲学发挥了为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辩护的功能。作为哲学的上层建筑与作为经济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深入剖析和揭示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为其辩护的教科书哲学的缺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国初期,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我国不得不仿效前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虽然有所改变,但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并没有走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藩篱。实事求是地看,计划经济体制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功绩,但不能否认,这种体制越到后来弊端越明显,其中一个根本缺陷是忽视甚至压制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国的体制转轨任务尚未完全完成,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残余及相应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然在不同领域中不同程度地、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影响力,制约着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发挥,阻滞着经济社会的发展。①因此,对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为其辩护的前苏联教科书哲学进行深入的剖析,有利于明晰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有助于深刻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新论断的深刻意涵和重大意义。
(一) 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计划经济体制”是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和否定的产物。
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再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且久久无法治愈,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为克服深重的危机和解救无产阶级的苦难,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批判和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用计划经济代替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他们认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1]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这种思想,并提出一个设想:把全部国家经济机构变成一整架大机器,变成一个使几百万人都遵守一个计划的经济机体。斯大林把这种设想发展为国家全面控制经济的具体做法,形成了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认为,“商品流通是和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前途不相容的”,因而应该用“产品交换”来代替“商品交换”,在苏联取消“商品经济”。[2]他还说:“我们的计划原则与资本主义诸国不同,它的范围,并不仅以各托拉斯和辛迪加为限,而是要扩及整个工业和农业、财政、运输、国内外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想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计划。这种计划各领导机关都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3]
十月革命胜利后,迫于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列宁曾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这是一种军事化的体制,取消商品货币,实行实物配给制,是应对战争的严酷形势所采取的一项特殊体制。但是“战时共产主义”体制的弊端也是很突出的,它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的可贵之处是,勇于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他不是从本本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很快发现原来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并迅速作了理论和政策的调整,提出并推行“新经济政策”,承认商品货币关系的客观性、合理性,并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大胆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为经济建设服务。针对当时流行的把商品生产看作历史倒退的观点,列宁严厉批评道:“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4]列宁实际上提出了利用由国家调节的商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辉思想。可惜,伟人过早离世,“新经济政策”及相应的思想没有得到坚持和发展。
斯大林执政后不久就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很快把苏联引上了全面执行计划经济的道路,此后直到苏联解体,70余年时间中,前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多大改动。计划经济体制有其历史合理性,它促进前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较短时间内变为一个工业国。但是,它的合理性是历史的、暂时的。因为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这种模式越到后来越显得僵化,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这种体制下,除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外,在经济运行方面,国家通过计划的制订和贯彻,实现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参与和控制。计划经济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等于行政命令,具有法律一样的效力和强制力。前苏联有一个编制计划的最高职能机关——国家计划委员会,并在各级政府中都设立有分支机构,便于从上到下地控制。计划委员会不仅制订经济发展的宏观计划,而且为成千上万的国营工厂、集体农庄制订具体的生产计划,以实现对全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控制。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各种经济资源(如人、财、物)和各种经济活动(如产、供、销)完全由国家计划规定,“企业的年度、季度甚至月度计划都要由中央审批,甚至每一千块砖头、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5](352)计划对社会经济控制之严密和细密,达到了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程度,正如苏联领导人古比雪夫说的:“在我们的计划体制中,我们已经走得这样远,这样深,以至于我们确实没有任何经济、文化或科学研究部门还在计划之外和计划工作之外。”[5](354)
可见,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全面控制了经济和社会生活,几乎没有给基层、群众和个体留下任何自主空间。
(二) 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主体性的丧失与活力的衰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政府计划不仅大包大揽,管得太细、太多、太死,而且忽视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劳动者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和动力。
在农业方面,自20上世纪年代末起,前苏联过早推行了全盘农业集体化.这不但妨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集体农庄内,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们干好干坏一个样,结果导致集体农庄的农民毫无干劲、消极怠工、纪律涣散。苏联官方对此也不得不承认:“集体农庄的劳动还组织得不好,劳动纪律松弛”;“常有这样的时候,懒汉竟比埋头苦干不耍滑头的庄员分的粮食还多。……庄员们对工作的切身利害感降低了,许多人甚至在大忙季节也不出工,一部分集体农庄庄稼直到下雪时还没有收割,并且收也收得不细,糟蹋得厉 害。”[6]
工业生产部门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由于管得太死,一切指标措施都由指令性计划规定,加上生产过程中缺乏激励机制,劳动与报酬脱钩,因此企业中劳动者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1938年联共(布)中央通过的整顿劳动纪律的决议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白白浪费其余2~3小时的工作时间,国家和人民因此常常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5](405)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新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国营企业的产品不进入市场,没有竞争压力,因而企业不会为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生产率而冒采用新技术的风险,产品规格几十年如一日,造成技术水平长期落后。无论在工业还是在农业方面,前苏联的劳动生产率都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前苏联与美国比较,工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2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9%。[7]
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极端缺乏后劲和活力,导致严重的后果。撇开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不说(这方面问题更大),单看增长速度,上世纪70年代末之后,前苏联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急剧下降,1976—1980年间降为3.7%;1981—1985年间持平;1986—1990年间为2.5%,1990年首次为−2%。[8]这样,计划经济体制粗放的增长方式唯一的“优势”——高速度增长也维持不住了。由于这种体制严重窒息了劳动者的主体性或主人翁责任感,动力不断递减,所以经济增长不断减速是必然的。根据唯物史观,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首要要素,劳动者的主体性、积极性、活力被窒息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这是前苏联计划体制后来日益走下坡路乃至苏联巨变和解体的一个根本原因。
前苏联计划体制越到后来弊端越明显: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排斥市场经济,妨碍了人们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以及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现代民主法制意识的形成和增强。政治上存在一个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形成了整个社会对政治权力的金字塔式的依附,个人崇拜之风盛行。人们崇拜“救世主”的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继续蔓延,不仅导致了斯大林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悲剧,而且在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政治心理中,封建主义政治影响得不到有效消除,成为人们产生、形成现代民主法制意识的严重深层障碍。
总之,在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个人和民众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其主体性、积极性也被严重窒息,因而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衰减,停滞不前、乃至倒退。
人民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起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而物质生产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才能促进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反,如果压抑甚至窒息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物质生产就会停滞甚至倒退,从而人类社会就会停滞甚至倒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9]。列宁认为,决定历史结局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新社会是人民群众创造的。[10]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邓小平总结改改的经验:“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2](382)
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和客观制约性有机统一起来,既高扬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又坚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制约性,是由历史地肯定人民群众主体性作用的历史辩证法与坚持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统一,把人们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的“剧中的人物”,也当成其中的“剧作者”。
前苏联教科书哲学的一大功能是为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服务,或者说前者是为后者辩护的④。它以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为主导,以教科书的形式系统化,并加以推广普及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前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领导地位,这种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亦十分巨大,对中国的影响同样十分巨大。
前苏联教科书哲学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维度,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般唯物主义的本质差别缺乏深刻认识。它不是从现实的人的实际生活出发,不是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来理解人和人类历史,而是着重强调物质本体论,从“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基本命题出发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这种客观主义的理解模式中,强调的是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共性——物质性或客观性。人和社会无外乎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现实的活生生的人隐而不彰,“人类历史在实际上被解释成一种几乎与历史的真实主体(人)无缘的东西。”[13]翻开传统教科书随处可以发现,喋喋不休地论证和强调物质性、客观性、规律性,把人及其社会与一般的物质的差别磨平。为了反对唯心主义,反复强调的是人、社会与无生命的物质世界的共同点或共性——物质性、客观性,并牢牢抓住这个共性大做文章,大肆演绎——由这一共性出发构建了教科书哲学的逻辑框架和理论大厦。这种哲学消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给人的感受是灰色阴暗、死气沉沉。这与叔本华、尼采等人反对的黑格尔哲学殊途同归——打压人的主体性,贬抑人的尊严和价值。这种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同样走上了“杀人”的道路!
张一兵教授对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特点作了入木三分的剖析。在这种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框架中,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被解释成一种几乎与历史真实主体(人)无关的东西。无限丰富的人类社会存在,在这一解释体系中变成了三种物质实体的简单相加:与人无关的地理环境,被视为自然数量的人口,加上似乎与人无关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运动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及其“辩证运动”,也仿佛是离开人而运转的客体过程。可以说,苏联哲学教科书为了坚持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唯物主义原则,为了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征,为了彻底革除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源,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社会发展的主体性维度被取消了。马克思的“历史什么也没做”,人类主体实践历史地、具体地、现实地创造着人类社会历史,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等人文思想,都被有意忽略了。于是,社会历史中的人的主体能动性仅仅停留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上,类似于物体机械的作用和反作用原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逐渐萎缩、枯干。最后的结果是,马克思历史观又退化成了对“历史是在人之外”发生的客观进程之黑格尔式的论说。[14]
鲁品越教授在《生产关系理论的主体性复归》一文中[15]深刻地分析了前苏联教科书哲学体系的生产关系理论的缺陷。那就是,它忽视了生产关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对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进行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曲解。前苏联教科书哲学对生产关系的定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等,做了一种机械论式的理解和阐释。在前苏联教科书哲学视野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似乎是与人、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欲望、人的能动性无关的纯粹自然事物的、纯粹机械性的运动。
归结起来看,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为其辩护的教科书哲学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忽视乃至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滑向了机械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二是把社会发展交给了少数计划制定者,普通个人和民众是被动的、消极的,只是计划的服从者。这两种错误实质上是藐视人民群众力量的历史观的变种。
由上文分析可见,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为其辩护的教科书哲学,严重忽视乃至贬抑和窒息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如果压制和窒息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那么结果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枯竭和动力的衰减,社会发展必然停滞不前。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具有与前苏联相似的特点和缺点。幸运的是,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着手改革自己的经济体制,重新焕发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活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吸取了自己和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教训。从哲学上看,改革的根本措施就是逐步建立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弘扬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选最大耐受剂量法,SPF级KM小鼠20只,雌雄各半,设8.0 g/kg·BW一个剂量组,以蒸馏水进行配制,搅拌混匀后浓度受试液为13.3%。灌胃给药(灌胃容量为20 mL/kg·BW),灌胃3次,间隔4 h。求雌雄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
李克强总理回忆自己当年在农村做基层干部的经历,生动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他说:“……30多年前,我在农村作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16]计划体制下,计划制定者或干部大包大揽,群众没有自主性、主体性和积极性,导致生产力停滞甚至倒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简政放权,实质就是恢复民众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无尽的动力,富有无穷的活力。
学者们在探讨改革开放以后没有资源优势的浙江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时发现,浙江经济奇迹的秘诀是民办、民营经济发达,其实质是民本经济发达,千千万万老百姓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经营的主体、创业的主体、产权的主体、创造财富的主体。[17]人民群众积极兴业创业,每个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都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自主自觉自律地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其动力和活力是习惯于躺在国家怀抱里的老工业基地集中的地区无法比拟的。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就是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国企改革就是把企业由政府的附属物或“算盘珠子”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而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其实质就是要充分调动各阶层和方面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力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中国的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论断可以概括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必要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相信和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这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市场经济就是民众经济,经济生活就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他们在市场机制的指引下,根据市场价格、供求的变化,自主决策,自动调整和协调自己的经济活动,使千千万万种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不断趋近于符合市场需求,避免过剩与不足,这是任何计划官员都无法胜任的。同时,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进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自主、自动地分配和协调利益。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让众多市场主体或人民群众在价值规律支配下展开公平、平等的竞争,这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可以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或表现形式。
那么,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呢?政府作用的本质就是服务。邓小平曾经深刻地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12](121)如果从广义上理解,他所说的“领导”就是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服务,即为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体性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要“越俎代庖”。因此,应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从政府驱动型和主导型的发展方式向市场驱动和民众主导型的发展方式转变。这种改革和转型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缩减和规范政府权力,明确权力的边界,还权于民,还权于社会,改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式,构建市场主导的发展方式,从而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论理论分析还是过去的经验教训都说明,政府权力过大的全能政府会削弱民众的主体地位、会越俎代庖压制民众的主体性、会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失去源头活水。
第二,发挥政府的必要作用。市场经济不是要取消政府,如在弥补市场失灵、制定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规则、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但对政府这一作用要有准确的定位,那就是要保证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而不是取代市场机制。如前所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因此,也可以说,政府的作用就是服务——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其本质就是为人民群众发挥主体性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己的宗旨、贯彻人民主体论和群众路线的新方式。
总之,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质上就是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
注释:
① 例如,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造成政府行为越位,对市场和民众起排斥和挤压作用,政府直接支配的资源过多,地方政府甚至成为市场主体,这严重制约了市场功能的发挥,常常导致资源严重错配,还容易引发权力腐败。
② 恩格斯说,“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698.
③ 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主义派别、苏联教科书哲学等,对马克思哲学作了机械论的理解和阐释。
④ 前苏联官方哲学家米丁“将斯大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张系统化并提升为特定的研究模式:意识形态先行,哲学为政治服务。具体讲,即先有某种理论,再按理论制定方案,如‘集体农庄’蓝图,然后进行思想发动,组织人民向计划的蓝图迈进。这里,意识形态走在一切社会变革之先,全部实践依计划进行。不允许一切有悖于此的做法,无所谓自由可言。”参见郭凤海.自由的歧路——“苏联哲学”的历史命运及启示.理论探讨,2007(3): 44−48.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33.
[2]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609−611.
[3]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0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4: 280.
[4] 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 228.
[5] 刘克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6] 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48.
[7] 江流, 陈之骅.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95.
[8] 钱乘旦, 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169.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104.
[10] 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9: 269.
[1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031.
[1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13] 旷三平, 常晋芳.唯物史观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05.
[14]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自序[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3.
[15] 鲁品越.生产关系理论的主体性复归[J].教学与研究, 2002(2): 63−69.
[16] 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N].人民日报, 2014-3-14(01).
[17] 高尚全.大力发展民本经济[J].中外企业家, 2002(5): 12−13.
Critical reflection: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and its philosophic defense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ZHAN Hongwei
(College of Marxism,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100, China)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fundamental weakness of both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and its philosophic defense of the Former Soviet is depreciating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which made the vitality and power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everely depleted and attenuated.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has been overcom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and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with vigor and vitality, and then the CPC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that “the marke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to exert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more fully.Deepening reform along this direction will inject more powerful driving force in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mer Soviet planned economy; Soviet philosophy textbook; people’s subjectivity; market economic system
D616
A
1672-3104(2015)02−0168−06
[编辑: 颜关明]
2014−04−17;
2014−09−01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科学发展观与发展方式转型的哲学研究”(11XZX003)
詹宏伟(1969−),男,湖北武汉人,哲学博士,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发展哲学,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