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跨入新世纪,新型毒品迅速流行,并以一种“伪善”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引发了大量违法犯罪活动及多种疾病的扩散流行,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更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为此,必须对全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新型毒品知识教育,使其远离新型毒品,健康成长。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精神药品(毒品)。
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而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
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的麻醉药品对人体则主要以“镇痛”、“镇静”为主。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等方法吸食滥用;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了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盗窃;而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
新型毒品是如何在人体发挥作用的?
人体正常细胞兴奋活动是通过一种特殊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实现的。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可以得到有序的控制。但是苯丙胺类兴奋剂等新型毒品的摄取能促使神经递质耗竭性的过量释放,由此产生持续的、高度的、病理性的兴奋状态,可导致神经细胞大量被破坏,引起神经功能系统的紊乱;长时间高度的兴奋可以出现大量出汗、虚脱、肌肉震颤、急剧高温、肌肉溶解、急性精神障碍、幻觉、幻想以及猝死,同时也遗留产生慢性精神疾病的病理基础。
我们需要动员社会的各种资源、采用科学的方式去解决。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通过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和精神来预防新型毒品滥用,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新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渠道与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特点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讲解有关正确对待青春期、提高自尊心、调节情绪、面对压力、对待挫折等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不借毒解闷、借毒消愁。
针对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是新型毒品传播高危点的事实,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拒绝进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人群,引导学生自觉抵御新型毒品的诱惑。
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禁毒活动,如“不让毒品进校园”、“禁毒志愿者行动“等等。
经常耐心听取子女的意见,和孩子交知心朋友,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随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要掌握了解新型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知识,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教师。
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更要做榜样,首先不能沾染毒品。
尽量少让孩子去治安复杂场所。
教育孩子慎交朋友。
教育孩子从小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有异常表现,应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