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合作视角下地方旅游发展人才培养动力机制及模式

2015-01-20 16:06吕观盛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桂林校企院校

【摘 要】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例,从地区旅游发展人才缺口、旅游院校转型和旅游企业人才需求三个方面分析政校企合作培养地方旅游发展人才的驱动力问题,并从合作方式和合作内容方面提出政校企合作培养地方旅游发展人才的模式。

【关键词】政校企合作 地方旅游发展人才 培养机制 动力机制 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07-03

旅游专业人才是实现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满足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是学校、企业、社会共同的目标,相应地,旅游人才的培养机制问题也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旅游人才的培养,绝大多数学者是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切入点,以企业人才需求和院校针对性课程对接的“订单式”培养方式为主要研究内容。然而,从实践效果来看,目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仍然普遍存在着由于企业参与缺失或错位而导致的学生实习难、校企合作表面化、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控制、实习效果差、实习基地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目标、学生对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失去信心等不良后果。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旅游从业人员流失严重等困扰旅游教育和旅游业发展的老问题始终得不到纾解,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单纯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解决旅游业发展人才供需矛盾,尚需要引入更多的社会因素参与旅游业人才培养机制中。

从国内、国际教育实践来看,学校与政府、企业合作教育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学界关于旅游人才培养的政、校、企合作问题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因此,本文以正在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桂林市为例,对政、校、企合作培养地方旅游业发展人才动力机制问题进行分析。

一、政、校、企合作培养旅游人才驱动力分析

(一)政府层面:解决地方重大旅游建设人才缺口的必然选择。从桂林地方政府层面看,推动政校企合作培养地区旅游发展人才的主要驱动力是地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人才缺口。自1973年桂林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对外旅游开放城市以后,桂林市旅游业一直在以一种快速的态势在发展。特别是在2009年国务院将桂林市确定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后,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快速,从2009~2013年,地区旅游收入年增长速度均超过25%(2009年26.6%,2010年32.6%,2011年29.7%,2012年26.8%,2013年25.9%),2013年,地区旅游总收入规模为348.48亿,地区旅游人数规模为3583万人次。2012年底,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批,一大批大型旅游项目陆续落户桂林。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内,桂林市将要建成的大型旅游项目有:

1.由马来西亚霹雳州麒麟阁房地产集团公司与广东玉圭园集团公司共同开发建设项目、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玉圭园·环球名胜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亿元,为目前广西一次性最大的酒店项目投资,占地1578亩,项目内容包括1个超五星级酒店、3个五星级酒店、若干独栋式家庭度假酒店、大型会议中心、4D电影院、大型品牌购物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广西唯一的五星级酒店群。

2.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和桂林高新万达广场项目工程。其中,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总投资额约250亿元人民币,包括文化旅游区和旅游新城两大部分,主要建设内容有酒店群、万达Mall(含购物中心及室内主题乐园)、室外主题公园,酒吧街、秀场、游艇码头,配套商业,商务办公、住宅等业态;桂林高新万达广场计划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内容有大型购物中心、高档百货、大型影院、室外步行街、住宅,拟打造成融商业、休闲、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3.桂林保利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为250亿元,采取高端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项目结合的“文化+体育+地产”模式开发,项目内容演艺展示、艺术交易、文化娱乐、艺术公寓等街区建设。

4.桂林海吉星食尚港项目。项目总投资110亿元,主要包括以食尚农批港为核心的农产品商贸流通中心、在线交易的食尚电商中心、高端产业链服务中心、食尚旅游文化中心和食尚社区中心。其中一期为食尚文化旅游中心、商业综合体项目,以国际食尚文化、现代农产品体验、国际农产品交易为核心,为集农产品展示、金融服务、展览培训、星级酒店、商务办公、配套居住、食尚旅游、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国际标准农产品交易平台及食尚休闲旅游体验地。

5.桂林世界旅游城罗山湖体育休闲产业园。项目投资金额为60亿,项目规划分成四大功能区,包含运动、休闲、养生、度假四大功能,包括多功能室内运动场馆、国际及文化展览中心、国际亚健康医疗中心、五星级度假酒店等,将成为集旅游、运动、休闲、养生、度假、会议、餐饮等为一体的体育休闲产业园区。

6.桂林航空旅游产业城项目。项目内容涵盖航空旅游、支线运营、航空产业园、休闲度假等,由香港桂龙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9.34亿美元兴建。

7.桂林万象城大型商业旅游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0亿美元,项目拟建设包含商场、酒店、写字楼的城市综合体。

8.桂林世界旅游城万福休闲度假园区建设项目。项目内容包括桂林国际足球文化产业园、东盟风情园、九美桥时尚园、瑞士康体小镇、华夏艺术大观园、桂林国家森林公园、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

9.桂林凤凰体育运动休闲旅游区项目。项目为体育、文化、休闲、度假综合性项目,项目总用地范围127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开工建设,最近几年内都将陆续建成使用。可以预见,随着这些项目的建设建成,桂林旅游业将出现极大的旅游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根据目前桂林市现有的旅游人才结构及桂林地区高校旅游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加快与桂林地区高校和旅游企业的合作,制定和实施地方旅游人才培养战略,对于桂林市政府来说,已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endprint

(二)学校:解决升格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错位的必然选择。目前,整个桂林地区共有9所公立高校(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桂林分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空军学院)和3所民办独立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除广西艺术学院桂林分校、桂林医学院和桂林空军学院外,其余9所高校均开设有旅游相关专业,培养层次涵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见表1)。

表1 桂林地区高校旅游培养人才层次概况

院校名称 培养层次

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生、本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生、本科

桂林理工大学 研究生、本科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本科、专科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本科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本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本科

由于各学校办学起点以及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时间各有不同,这9所高校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定位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在同一所高校里面,不同院系的培养口径也有很大差异。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2014年的本科招生计划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口子就有三个,分别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下的“旅游管理”(招生规模65人)、职师学院下的“旅游管理(职教师资班)”(招生规模45人)和国际交流学院下的“旅游管理(中法校际交流项目)”(招生规模3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经济管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文学院都有旅游相关专业在招生。再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14年的高职招生计划中,在9个不同教学系招生旅游相关专业学生,涉及专业有44个,招生规模为3200人。

如果单从办学层次和招生规模以及各学校所宣传的就业方向来看,似乎很容易得出桂林地区旅游业人才培养已经很好地满足地方旅游业发展所需人才的结论,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在桂林的旅游从业人员中,毕业于桂林本地高校学生的比例却不是很高。桂林高校培养的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毕业之后绝大多数都到外地就业。是否桂林本地旅游企业无法提供就业岗位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据笔者多年对桂林多家旅游企业的观察和调查,桂林本地企业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很旺盛的,只是由于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的问题,如从实习阶段就组织学生到外地实习、本科毕业生实习时间短(3个月)无法熟悉旅游企业运营流程、部分院校由于实训师资缺乏过于重视理论忽略实操等,导致学生毕业后或是不满足于桂林地区薪酬水平,或是无法在短期内胜任旅游企业用人要求,从而出现桂林本地高校毕业生众多,但毕业后绝少在桂林本地就业的情况。

从桂林开设有旅游相关专业各高校和相关院系实际情况来看,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总体来看,旅游教育属于典型的应用教育,职业教育是其发展趋向,但目前桂林开设有旅游相关专业院校或院系,除个别学校由于起步比较早且起点就是旅游教育,因而在旅游职业教育方面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外,多数院校或院系的相关专业都是依托其他专业开设的,这些院校的师资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职业经历,与旅游职业教育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具体到各高校,开设有研究生和本科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高校,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且就业方向不清晰,本科层次的招生越来越难,总体招生规模呈萎缩趋势;高职高专院校尽管目前总体就业形势还可以,但由于学校办学层次比较低,在招生时候的可选择范围太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按照现有的生源质量下滑趋势,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将会下降。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探索一个更为贴近就业市场和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企业:解决专业人才需求和在岗员工高流失错位的必然选择。从旅游企业层面来说,选择与政府和学校合作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是有效解决企业专业人才需求和在岗员工高流失率之间的错位问题的必然选择。

有数据表明,与一般行业5%~10%左右的人员流失率相比,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率普遍高达20%~45%,甚至更高,大体上,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两年后还继续选择在旅游行业的大专生为80%,本科生仅为50%,而研究生更少。另有统计表明,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在10%~20%之间,5年后行业流失率竟达到90%~95%。据调查,旅行社的员工试用期过后,大学毕业生的辞退比率可能超过50%,而中职生的辞退率则稍低一些。

与旅游企业员工高流失率对应的是,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对于旅游人才有极度旺盛的需求。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那时,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企业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随之而来的人才缺口也日渐扩大。数据显示,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高达800万人,而目前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尤其是旅行社、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广西为例,根据官方数字,广西从2006年到2010年,平均每年所需的旅游本科学历人员达到4000人以上,而目前广西全区旅游本科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仅为500人左右,旅游专业本科人才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而且,从广西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看,本科以上学历的有6087人,仅占总人数的4.2%。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工程的全面推进,可以预见,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重大建设项目外,未来只会有更多的旅游企业进入桂林地区,届时旅游企业对于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无疑将是巨量的。目前已经在位的旅游企业,要想避免企业将来由于更多旅游企业出现、在岗员工跳槽潮出现经营业绩下滑,及早与政府和学校合作,储备适应本企业职业岗位的人才,也已然是一个必然的选择。endprint

二、基于政校企合作视角的地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以上所做的分析,在当前旅游业大发展、旅游人才缺口比较大的背景下,推动地方政府、学校和旅游企业联合培养地方旅游业发展人才是解决地方旅游发展人才问题的有效途径。至于这种涉及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合作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按照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政企合作共同推进的思路开展,各部分主要合作内容及解决问题如下:

(一)政校合作层面。政府作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在制定地方旅游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与地方旅游院校保持有效沟通,了解地方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容量,估算出人才缺口,特别是那种单个企业需求少,但整个地区需求比较大部分人才的缺口,如旅游财务、旅游仓储物流、旅游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人才。这部分人才从单个企业来说需求量不大,但从地方旅游业整体需求比较大,适合于采取政府向旅游院校批量采购、定向就业的方式进行联合培养。学校方面,除了要教会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地情、地貌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地区的了解,方便学生在上岗后能以最快速度适应工作岗位。对于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政府也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的方式,根据部门需要与高校联合培养。以桂林旅游国际胜地建设为例,桂林市政府应该及时与桂林各旅游院校或院系沟通旅游人才缺口,如因前面提到的那几项重大项目而形成的人才需求缺口,以便各院校和院系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招生计划,满足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人才需求。

(二)校企合作层面。校企合作是联合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方式。作为用人单位,旅游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向院校定单式批量采购、定岗式培养的方式与学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这部分合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单个企业需求规模比较大的那部分人才的培养问题,如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导游、旅游演艺、市场营销、景区安保等类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机构,院校应该应根据企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技能结构,既保证学生毕业之后可以适应企业订单所要求的特定岗位,也保证学生具备适应不同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储备。

(三)政企合作层面。政企合作部分,政府主要职责是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政策支持,如借鉴现在不少地方政府所实施的那样,为鼓励旅游企业扩大经营、聘用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可以在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方面为旅游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同时,政府应借助行政力量,帮企业解决用工量少但又不可或缺那部分旅游人才的培养问题。企业方面,应及时与政府和院校沟通自己的用工需求和用工缺口,以便政府和院校能及时做出相应安排。

【参考文献】

[1]任宣羽.校企合作模式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探索与实践研究[J].经济师,2011(9)

[2]申思.“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可行性探索[J].旅游论坛,2011(6)

[3]徐建平.成人高等教育校政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4]李艳萍,于海成.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校政企合作模式探索[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2)

[5]张培茵,王玉.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9(10)

[6]戴欣佚.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企业参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2)

[7]周娟,周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2012(6)

【基金项目】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校级重点课题

【作者简介】吕观盛(1981- ),男,广西陆川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地理、区域旅游经济。

(责编 卢 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桂林校企院校
桂林,美
桂林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