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久芳
“意识形态”是一个内容庞杂、意义含混的概念,要想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范畴,必须考察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该文通过追问意识形态的起源,探讨马克思、列宁、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学说的发展,探讨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意识形态”是一个内容庞杂、内涵丰富、意义含混的概念。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钟爱,有的人厌恶,有的人追求它的价值,有的人贬斥它的作用。有的人把它理解为一个政治概念对其采取回避的态度,但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个哲学概念。鉴于这一概念具有多重性的理论传统,有必要回溯意识形态范畴的起源与演变过程。进而理解这一范畴的深远意义。
一、意识形态概念溯源——特拉西的观念学
在“意识形态”概念产生之前,我们已经用其它名词来指代它了。人类对知识及观念的真实性、可靠性、有效性的渴求从哲学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在古希腊,柏拉图的 “理念世界”可以看作是意识形态概念的雏形。在近代,明确意识到意识、知识虚假性的是弗兰西斯培根,他的“四假相说”是意识形态概念降生的第一个先兆。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是意识形态学说的奠基人,他正式提出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Ideologie”由ideo“观念”和 logie“学说”两部分组成,即“观念学”。他创立了“意识形态”这一学科,并以其为核心形成了“意识形态家”团体。在他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肯定性概念,其使命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与边界、认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等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问题。这一问题贯穿了西方哲学史的全部进程。特拉西是一个彻底的感觉主义者,这里所谓的“观念”主要指当时风靡一时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想。观念的唯一基础和来源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当然,只凭感觉经验也是不可靠的。因此,特拉西的意识形态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空想和谬误的成份。这也许是马克思后来从否定的意义上来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原因。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转折——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学说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制了Ideologie 这个德语词。但是他批判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马克思批判意识形态有两条基本线索:第一,从认识论的角度,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来自意识的虚假性。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用一种意识批判另一种意识的空想,它建立在唯心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 第二,从社会学的角度,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来自特定阶级的既定利益和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统治阶级把他们的利益说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意识形态是“掩蔽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的偏见”。这是从观念上层建筑角度理解意识形态,是指由物质生产活动决定,为某一阶级或阶层的统治合理性辩护的思想体系。这种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用来进行统治的虚假的意识。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犹太人的问题并不是宗教问题,犹太人解放的根本途径不是要从宗教中解放,而是从国家中解放,从国家的普遍利益中解放出市民社会的私人利益,即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态》中指出了各种意识形式的非独立性,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根源“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能取得独立性的外观在于“真正的分工”,即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的出现。虚假意识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分工及随之而来的异化。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没有自足的历史,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指明了意识形态是附属于物质生活关系领域的。对整个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加以批判,就要对现存的社会进行批判、对生产关系进行批判。即使西方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也只是在意识形态内部发展哲学。马克思开启了意识形态批判思潮,奠定了这一学说的理论线索。
三、意识形态概念的再理解、再应用——列宁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由于直到20世纪30年代《德意志意识形态》才得以出版,马克思之后的整整两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无缘得见该书。因此,普列汉诺夫、列宁、葛兰西和早期的卢卡奇都不知道马恩曾在否定的意义上使用过“意识形态”一词。列宁继承了马克思这一学说的批判精神,并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他把意识形态赋予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科学的理论。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不存在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2] 但中文版把俄文的“意识形态”一律译为“思想体系”。列宁与马克思不同,他不是笼统地谈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他把意识形态理解为描述性概念,并且将意识形态视作革命斗争的武器。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对无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意义。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无产者不要避开资产阶级革命,不要把革命中的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为了同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为了捍卫和实现一种明确的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3] 就必须与资产阶级争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他认为工人阶级不会自发的形成阶级革命的意识,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党的领导下用革命的理论来武装、激励、教育无产阶级,使他们团结起来发挥作为一个阶级的力量。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知识分子发展、传播、灌输到工人阶级中去,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 “科学的意识形态”,列宁正确地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列宁的意识形态概念和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不仅为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所继承,也为当代很多西方学者所引用,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重要推进和发展。时至今日,西方各国的文化批判依然可见这种阶级革命意识形态观的印记。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概要
无产阶级运动在经济发达的西欧各国屡遭挫折。卢卡奇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可以看作是对失败教训的总结与反思。卢卡奇延续了列宁对意识形态的描述性理解,也对意识形态附加了明确的阶级性。卢卡奇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历史的分析和批判,通过“物化”和“物化意识”深刻揭示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根源。他认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主要源于无产阶级没有建立起一套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新意识形态。无产阶级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培育其自身的阶级意识。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既不是固有的,也不会自发地形成,而是“输入的”,因此需要先进理论的“教育”。这与列宁关于外部灌输的理论基本一致。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讨论深深地影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个流派,从革命斗争的失败中,他看到了意识形态和文化问题在夺取政权斗争中的重要性,反对将意识形态仅仅看做是经济基础的附带现象或错误观念。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在艺术、法律、经济行为和所有个体的及集体的生活中含蓄地显露出来的世界观。”[4] 葛兰西最重视的是一种有实践意义的新型的“有机的意识形态”,这种有机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观念的表达,是很强的社会改造力量。这种新型的有机的意识形态需要“有机知识分子”来创造和传播。还指明了学校、教会、媒体等组织作为宣传意识形态的阵地。他将上层建筑划分为“市民社会”即民间团体和“政治社会”即国家机构,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他认为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通过暴力直接夺取国家政权即可完成,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争夺战。只有在市民社会逐步破坏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时,国家才会失去民众的认可,革命团体对于国家的正面进攻才会取得成功,才可能掌握政治社会的领导权。葛兰西的理论代表着20世纪意识形态研究的一大高峰。他提供了十分精微的意识形态观,成为后来许多意识形态理论的典范。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意识形态从广度和深度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形式日益隐蔽并同生活世界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法兰克福学派完全无视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全面激进的批判。他们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更多是从意识形态所发挥的操纵、欺骗、辩护等消极社会功能的角度进行的,不仅包括某种哲学、宗教等这些传统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批判,还包括对启蒙精神、科学技术这些被看成中立的,甚至具有肯定作用的东西的批判。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渗透到生活世界中的意识形态,它造成人的异化,造成革命感性意识的遮蔽,通过批判它们,可以祛除这种遮蔽。
五、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解构——后马克思主义“接合”的意识形态理论
后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在最狭义层面上专属于拉克劳和墨菲二人。拉克劳和墨菲认为意识形态不必然具有阶级性,强调意识形态的多元性、差异性、偶然性的接合。提出了非阶级的“接合”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们认为工人阶级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分化了,马克思生活年代工人阶级普遍贫困的状况得到改变。阶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由单一经济决定的。因而不是意识形态围绕阶级构成,而是阶级围绕意识形态构成。强调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多样化的对抗力量,这些对抗力量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连接起来的可能性。可以通过话语构成多元的“大众”联盟,建构一种无中心、无主体、无领导权的领导权。把各种不同的对抗主体和斗争形式连接在一起,使社会主义的政治斗争走向一种多元的、激进的民主政治。后马克思主义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招致无数的批评与指责。但我们也应看到后马克思主义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也是一种建构,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也是对它在当代条件下的超越和发展。
六、对意识形态的辩证思考
古今中外,对于意识形态,有肯定也有否定,有褒扬也有贬低。作为一种启蒙思想,特拉西用它与宗教、形而上学、权威性的偏见进行斗争;马克思赋予意识形态以阶级性,用它批判各种唯心主义与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为了无产阶级解放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赋予无产阶级以意识形态领导权;卢卡奇和葛兰西结合西欧的形势对它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法兰克福学派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深层的文化危机,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结果,拉克劳和墨菲不仅是批判,而且是颠覆,他消解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归属,重新定位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案。可见,任何理论的建构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实践斗争需要。那么在当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意识形态呢?我们也必须从理论和实践双重需要出发,阐发意识形态理论的意义。首先,在理论上,把握并研究意识形态理论将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撇开意识形态批判,批判理论就会丧失批判维度,退化为一种实证知识。其次,在实践上,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意识形态理论也呈现出双重特点。对它的理解应放在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中。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和思想体系,我们必须看到它的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我们应着重看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消极作用和虛假性。它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隐形杀手无时无处不在控制和扼杀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它不诉诸武力但比任何武器都更具有杀伤力。人们在无形之中接受了资本的统治,丧失了革命性,被资本同化。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必须启发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只要被统治的地位没有改变,富裕社会的奴隶就仍然是奴隶。无产阶级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促进本阶级的团结与阶级意识的觉醒,加强无产阶级对各种斗争形式的整合。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与科学性,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当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各种文化形态相互交汇、多元价值观念相互激荡,这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必须重视列宁的灌输思想,运用灌输的策略,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弘扬民族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以真去伪,以正压邪,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熔炼一条精神铸成的钢铁长城。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