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忠的外债理论

2015-01-20 05:14刘志刚
人间 2015年26期
关键词:外债中华书局铁道

刘志刚

(陕西略阳职业中心学校,陕西 略阳 724300)

马建忠的外债理论

刘志刚

(陕西略阳职业中心学校,陕西 略阳 724300)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逐渐深入展开,一部分有识之士和清朝洋务派官员,觉察到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必要性,开始放弃“天朝无物不有”泱泱大国的自满心态,提出举借外债,发展近代实业,争取民富国强的主张。马建忠是当时主张举借外债最力,论述也最全面、最具体的代表人物。当然,这里所说的举借外债是指,主动引进外资,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摆脱落后面貌的一种努力。它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偿付战争赔款,有本质的不同。其中,他借外债的主张和方案比较集中地反映在《适可斋纪言》中的《借款以开铁道说》、《铁道论》、《富民说》等文中。笔者谨将阅读所思,拾零成篇,忝作札记。

马建忠;外债理论;进步性

一、借外债的必要性——“无已,则有借洋债之一法”

马建忠分别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阐述借外债的必要性。

从中国的情况出发,他认为,中国“所以立富强之基者,莫铁道若也。铁道之设,……不外乎筹款、创造、经理三大端”[1]。可以看出,马建中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中国“立富强之基”,而欲富强,他认为修铁道是十分重要的。而修铁道又要耗费巨资,巨资从何而来?国内的现实是:“民间十有九空,亦犹国帑千疮百孔。即有二三殷实有志举办,究之孤掌难鸣”[2]。且“民风未辟,集股唯艰”。马建忠的答案是:“无已,则有借洋债之一法”[3]。由于马建忠对欧美各国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所以他又着重从世界的角度论述举借外债发展经济是外国普遍的经济现象和历史经验。他说:“债者,所以剂盈虚,通有无,与市场之道并重”[4]。表明他认为借外债是一种调节盈虚的国际经济关系,与市场交易一样重要,是极为平常而又不可或缺的经济现象。而且“泰西各国,无一非债欠数千兆,而英、法、德、俄之称雄如故也”[5]。据马建忠援引的资料,到1870年欧美各国向外借债达

“九万七千七百七十四兆”,而“近今十年之际(接近1880年——引者)……积至二百万兆有奇”[6]。因此,在马建忠看来,举借外债绝不是洋务派所说的权宜之计,更不是顽固派讥讽的洪水猛兽,而是清皇朝“气数转移之机,国家振兴之兆”。

二、借外债的目的——“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

借债的用途是决定借款业务成败的关键。马建忠认为:“借贷之事,用之者善,则国受其利,不善则反受其害 ”[7]。毫无疑问,马建忠举借外债的直接和主要目的是修建铁路,他于1879年专门撰写《铁道论》和《借款以开铁道说》此进行充分的论证。虽然“借债筑路”差不多是近代有识之士如薛福成、丁日昌、刘铭传、李鸿章及后来的张之洞等的共同主张。但作为“借债筑路”的先导者,马建忠举借外债的目的却又超出了修建铁路的范畴。比如,他同样认为应借洋款以图商务的振兴,借洋款“不可不行之于军务,必不可不行之于商务”[8]。事实上,在《富民说》〈1890〉一文中,他更是提出一个借洋债以兴商务的全盘计划:创办商务衙门,向外洋借款二三千万,后按金矿、织布、丝茶三件大事,次第分办,以借款贷于公司,岁其息,以还洋款。显然,此主张的实质是借洋款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从而达到民富国强。他说:“如是数年之间,即可转贫民为富民,民富而国自强。”[9]马建忠的主张比起反对借款用于除铁路之外的其他经济领域的洋务派人士更进一步了。同时,马建忠还竭力反对以军务和赔款为目的的外债。他在《借款以开铁道说》一文中说:“借款以治道途、以癖山泽、以浚海口、以兴铁道,凡所以为民谋生之具,即所以为国开财之源,与借款以行军,其事迥不相同”[10]。这表明他已经认识到将外债用于生产性的公用事业,于用于非生产性的军事有很大不同,生产性借债可以成为国家新的财源,以及人们新的谋生手段。至于借债以支付赔款,马建忠是坚决反对的,他尖锐地指出:“夫借债以开铁道,所谓挹彼注此,非若借债以偿赔款而贻偿息之累”[11]。他明确地区分了实业借债与赔款借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外债,并阐明了两者截然不同的后果:前者“挹彼注此”,国受其利;后者负“偿息之累”,倍受其害。

然而,综观马建忠的论述,他所提出举借外债的目的无论是修铁道还是振兴商务,无论是反对军务外债还是反对为赔款而借债,其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民富国强的期待。

三、借外债的方案——“告贷有方”

关于借外债的方法问题,马建忠在《借款以开铁道说》中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要想取得借债的成功,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取信之有本也,告贷之有方也,偿负之有期也。此三者,借债之径,而行权之道则存乎其人。”

“取信有本”是借债的基本条件,他认为,有信用才能争取有利条件下的借款。那么,怎样才能取得信任呢?“取信之道,在有所取偿,取偿之道,在有所指名,无所指名则取信不深,取贷不广。”如果国家借款用于开辟财源,则有款可抵,有息可偿,故人人争输,不召自来。具体到铁道借款,他认为,其一,中国铁道是“为民谋生之具”,因而即为国家“开财之源”,而不是非生产性的军务外债;其二,中国铁道通瞿南北,将来所获盈余必甲天下,只要派一精练监工细为勘估,以示洋人,必可取信;其三,先筑一条由天津至北京的铁道,“用人宜专,用法宜善”,以此示范,洋人见中国铁道有成效,即可消除对政府“官饱私囊,政出多门”的顾虑,“异日借用巨款,其息必可大减。是津、京铁道足以取信者远也”。同时,他反对以关税担保来取得信用,中国贷款应该类似西方国家的商人互贷,不必国家担保。

“告贷有方”,马建忠从历史上不同的借贷方式的比较中得出结论:其一,须“自行承办”,直接前往英、法商业都会,与官方和私人银行当面洽谈,“由我定息,由我定价,一杜居间把持之蔽”,防止外国在华银行乘借债机,抬高利息,从中渔利。其二,在外国直接筹款,并直接用“外洋之银购洋之物,既免折耗之费,复无垄断之虞”,这样,既省去了在中国汇款往外国之镑亏的折耗,还可免于受外国在华银行的箝制。其三,可采用商业信用的方式,向外国大机器厂家赊买各种铁道所需,完工后,按年拨还其款,这样可以减少转折之耗。但可虑的是外商或抬高物价,或阴为主持,反不若借银偿银较为直捷,要在通权处理。其四,在不赞成向政府贷款的同时,他极力反对招洋商入股修铁道。“偿负有期”,即偿还债务的期限。他认为,这是称贷之初就应商定的,关键在于“予留清还之地”。为此,马建忠把利息分为常息和余息,并倡议用商业信用的偿还办法,或附于本息以摊还,或阉取债券以结清。此外,他还主张效仿西法“并五六年当偿之息,一气借成,以免异日腾挪无所,失信于人”。

四、对马建忠外债理论的评价

综上所述,从借外债的动议、目的,到借债的原则、方法,马建忠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方案。他的这一思想对推动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应有着重要的意义,标志着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的初步形成[12]。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坚决反对以关税担保和洋商入股中国铁道,明确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独立发展的意识,这是难能可贵的。马建忠所处的时代,一方面,正直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另一方面,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正举步维艰地向以民用工业为主转化的时期。这是一个既需要举借外债为我所用,又需要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充满着矛盾的时代。马建忠的外债理论既力主借洋债以修筑铁路,振兴商务,以谋民生之计,又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既要千方百计设法赢得洋人的支持和信任,又要谨防国家经济被外人把持和操纵;既充分展现了他对西方资本主义金融市场理论和业务的熟知,又清晰可鉴其拳拳爱国之心,淳淳赤子之情。因此,他的理论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我们同时也应看到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要做到平等合理地利用外债客观上是不可能的。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马建忠外债理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马建忠的举借外债以达到民富国强的良好愿望,在他的时代,仅仅成了一种永远的期待。

注释:

[1]马建中:《铁道论》,《适可斋纪言》,第11页,中华书局,1960年。

[2]马建中:《铁道论》,《适可斋纪言》,第17页,中华书局,1960年。

[3]马建中:《借款以开铁道说明》,《适可斋纪言》,第21页,中华书局,1960年。

[4]马建中:《借款以开铁道说明》,《适可斋纪言》,第18页,中华书局,1960年。

[5]马建中:《铁道论》,《适可斋纪言》,第17页,中华书局,1960年。

[6]马建中:《借款以开铁道说》,《适可斋纪言》,第19页,中华书局,1960年。

[7]转引自侯厚吉、吴其敬:《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第二册,第264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8]马建中:《富民说》,《适可斋纪言》,第9—10页,中华书局,1960年。

[9]马建中:《富民说》,《适可斋纪言》,第9页,中华书局,1960年。

[10]马建中:《借款以开铁道说》,《适可斋纪言》,第21页,中华书局,1960年。

[11]马建中:《铁道论》,《适可斋纪言》,第18页,中华书局,1960年。

[12]曹均伟:《近代中国利用外资》,第77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F019

:A

:1671-864X(2015)09-0070-02

刘志刚,男,汉族,(1964-)陕西略阳县人,天津职业中心学校历史教师,中教一级教师,长期从事初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外债中华书局铁道
铁道小卫士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荷兰咖啡吧里奇妙的“空中铁道”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跟着铁道达人微旅行探访台湾最美车站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