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王俊聪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坐姿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不良坐姿呢?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样才够端正,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还是“坐没坐相”,喜欢歪靠、探身、翘腿等等不良坐姿呢?说白了,还是因为不良坐姿比端正坐姿更舒服。
虽然我们都知道端正坐姿有好处,但说实话,真的不好保持,需要经常休息,拉伸、放松肌肉,调整姿势,站起来活动。
而不良坐姿,更多的是靠舒适的大椅子(如沙发、椅子靠背),来充分支撑我们的骨架,节省肌肉力量。例如背部力量很差的人会喜欢含胸、驼背、弯腰、扣肩,而不愿意挺胸展肩;身体一侧力量弱的人,会喜欢向弱的一侧斜靠椅子,而不会向强的一侧斜靠;肚子太大的人,会喜欢靠卧半躺着的姿势,这是因为腹肌不能有效地帮助支撑身体重量时,腰部的压力就很大,而这个姿势可以帮助缓解腰椎的压力。
正是由于这些不良坐姿可以缓解自身体重的压力,放松肌肉,减少肌肉热量的消耗,让人感觉更轻松,能够坚持较长时间的工作,所以,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不良坐姿。
还有很多腰椎脊椎病变的患者为了回避疼痛,也愿意采取不良姿势,只为了身体感觉舒服一些。如腰椎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由于左右肌肉力量严重失衡,就会越歪感觉越舒服,可越歪脊柱侧弯变形就越严重,就成了恶性循环。
端正坐姿够“正”才行
端正坐姿有严格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正”字,必须够“正”才行。
具体来说就是,头正不能歪,挺胸抬头下颚平,双目平视;双肩放平展开,不要耸肩、高低肩;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中线垂直;骨盆摆正,不能歪;髋关节呈直角90度,膝关节呈直角90度,双脚平放地面;双臂肘关节自然呈90度。
简单地说就是:头正、肩正、脊柱正、骨盆正、腿正、脚正。
端正坐姿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可难,需要专门的体态训练。需要颈部、胸部、肩部、背部、腰部、腹部等部位的肌群有效配合,有意识地控制脊柱,保持正位,稳定身体姿态。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些属于不良坐姿
下面是比较常见的几种不良坐姿:
1.歪坐:斜靠在坐位上,身体偏于一侧,肩歪,脊柱扭曲、侧弯。
2.前探:身体向前,弯腰、驼背、含胸、扣肩、探头,易造成颈椎、腰椎变形。
3.“出溜”:上背部靠坐在椅子或沙发上,身体向下“出溜”,双腿伸开,成靠卧姿势,感觉很舒服,但脊柱变形严重。
4.叠腿:俗称“二郎腿”,即一腿搭到另一腿上,半个屁股在座位上,整个身体成S型歪曲。此姿势对膝关节、髋关节、脊柱都有不良影响。
这些不良坐姿在生活中很常见。采取这些姿势时,人的身体骨架靠椅子支撑,身体在座椅两侧交替承受体重,双腿也交替承重,的确会让人感觉舒服些。但不良后果就是造成身体骨骼、肌肉力量失去平衡,影响骨骼发育,造成关节、脊柱变形,肌肉劳损,甚至骨科疾病,其中最多见的就是各种脊柱变形,如下图所示。
从下图更可以清楚地看出,端正坐姿和不良坐姿时,人体骨架有巨大的差异和变化。
一旦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想纠正回端正坐姿,会很不适应,甚至疼痛不适,难以坚持。
为什么保持端正坐姿很困难
骨骼肌的功能是保护、支撑骨架,控制骨关节的运动能力;而保持端正的体态、姿势和运动能力,有赖于肌肉的能力。
端正坐姿需要肩背部和腰腹部肌群力量的平衡配合。要保持身体的端正坐姿,最少要有颈部肌群、胸肌、三角肌、肩袖肌群、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臀肌、腹肌等肌群的参与,所以,这些肌肉的能力至关重要,要获得这些肌肉的能力需要进行相应的锻炼,需要一些专业的指导。有些动作比较简单,在家就可以进行,有些则需要借助一些器械才能完成。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被要求头正身直的坐姿,甚至被要求双手背后,这样还不算是端正坐姿的训练吗?
问题是,有多少孩子能够坚持这样的坐姿呢?端正坐姿不算靠教育能教出来的,也不是靠毅力能坚持的,它需要身体肌肉能力的科学训练。很多孩子在小学时就缺少基础的运动和锻炼,运动能力在下降。目前,中小学生伏案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压力过大,每天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去运动。调查显示,以拉过下颚为标准的引体向上,体育学院的学生接近50%不能完成10个,对于其他学院的学生来说就更困难了,有的同学仅仅能做3个,这种状况怎么能够拥有强大的肌肉能力呢?
其实仔细想一想,学生们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的时间严重不成比列,其中真的有太多的无奈…….在长时间的坐姿学习中,任何人都无法保持端正的坐姿,只有使用不良坐姿,才可能坚持下来,这就造成不少人从学生时代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未来便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或疾病。
今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执行,这真是一个好的开始。
从现在开始,别总坐着了,投入到锻炼中吧!
北京市体育局运动康复专家 周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