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观察

2015-01-19 04:52:38高军辉闫晓强刘蔚吴敬峰温志强白晓亮
河北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止血带氯化钠咪定

高军辉 闫晓强 刘蔚 吴敬峰 温志强 白晓亮

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观察

高军辉 闫晓强 刘蔚 吴敬峰 温志强 白晓亮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膝交叉韧带人工重建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30例。腰硬联合麻醉后注入相应药物,观察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 2组患者使用药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前相比,0.9%氯化钠溶液组平均动脉压在松止血带前上升,之后下降,心率在松止血带后1 min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平均动脉压在松止血带前下降,之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心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提高松止血带后的血压下降程度,因此在腰硬联合麻醉下采用止血带时不提倡采用右美托咪定。

右美托咪定;止血带;血流动力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保定市骨科医院、邯郸市第四医院和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膝交叉韧带人工重建术患者60例,本次研究已报批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入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无严重呼吸系统疾病。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右美托咪定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8±5)岁;身高156~179 cm;体重52~86 kg。0.9%氯化钠溶液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9±5)岁;身高 154~183 cm;体重 53~85 kg。2组性别比、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常规行血压、脉搏等常规监测,建立静脉通路后行腰硬联合麻醉,常规留置导管,待患者麻醉平面稳定后静脉分别注入右美托咪定或0.9%氯化钠溶液,注入药物:右美托咪定组药物注入速度为 0.5 μg/kg,0.9%氯化钠溶液组注入同样体积的药物,控制药物输入速度,确保8~10 min内输注完毕。2组患者输注完毕后开始行止血带充血。

1.3 观察指标[9]观察并记录给药前、止血带充气前、松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 1 min、3 min、5 min、10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使用药品比较 右美托咪定组有5例使用阿托品,2例使用麻黄碱;0.9%氯化钠溶液组无1例使用麻醉药物。2组使用药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使用药品比较 n=30,例(%)

2.2 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 0.9%氯化钠溶液组止血带充气前至松止血带后10 min,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松止血带后1 min与松止血带前相比,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之后逐步恢复至给药前的水平;右美托咪定组松止血带后1 min至松止血带后5 min,与给药前和止血带充气前相比,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在止血带充气前至松止血带后10 min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变化比较n=30,mm Hg,±s

表2 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变化比较n=30,mm Hg,±s

3 80.41 ±0.79 81.09 ±0.85 81.46 ±1.00 0.9%氯化钠溶液组 90.46 ±1.00 91.06 ±1.10 96.47 ±1.02 86.69 ±0.66 88.50 ±0.67 92.30 ±0.93 91.05 ±1.05 t值 5.647 12.365 11.584 12.658 11.544 9.687 12.445右美托咪定组 90.25 ±0.89 88.49 ±1.20 86.74 ±1.05 79.64 ±0.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2组患者心率比较 0.9%氯化钠溶液组松止血带前与给药前、止血带充气前相比,心率明显上升(P<0.05),其余各时间无明显变化,松止血带后3 min至松止血带后5 min期间心率逐渐下降,基本与止血带充气前持平;右美托咪定组止血带充气前、松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3 min至松止血带后5 min于给药前相比,心率明显下降(P<0.05)。松止血带后1 min与松止血带前相比,心率虽有上升迹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相比,0.9%氯化钠溶液组在止血带充气前至松止血带后1 min期间心率下降明显(P<0.05),松止血带后3 min至松止血带后5 min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心率变化比较n=30,次/min,±s

表3 2组患者心率变化比较n=30,次/min,±s

2 70.92 ±1.15 67.58 ±1.63 6.07 ±1.50 0.9%氯化钠溶液组 78.59 ±1.04 75.63 ±1.13 76.91 ±1.98 82.04 ±1.47 76.88 ±1.23 75.69 ±1.10 75.04 ±1.25 t值 6.471 16.254 14.568 15.327 14.477 13.487 16.5右美托咪定组 78.36 ±1.32 66.47 ±0.97 70.48 ±2.06 72.09 ±1.8 7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比较 0.9%氯化钠溶液组松止血带前与给药前和止血带充气前相比,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P<0.05),其他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除给药前、止血带充气前、松止血带前血氧饱和度有显著变化外,其他时间段均无明显变化,且2组间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n=30,%,±s

表4 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n=30,%,±s

6 99.01 ±0.68 99.13 ±0.44 97.03 ±0.43 0.9%氯化钠溶液组 98.59 ±0.32 98.60 ±0.19 98.56 ±0.43 97.75 ±0.51 99.02 ±0.65 99.18 ±0.27 99.89 ±0.50 t值右美托咪定组 98.55 ±0.23 98.17 ±0.28 98.22 ±0.22 97.76 ±0.3 4.685 5.942 4.843 6.412 5.457 5.674 5.48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止血带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关于止血带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机制却尚未清晰,临床研究发现,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升高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有关[10]。可乐定是一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减弱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强度,但是可能导致松止血带后的血压下降,右美托咪的作用机制相似,同样具有镇静作用,理论上也可以减轻血流动力学上升程度,或者加重松止血带之后的血压下降[10,11]。

本结果显示,0.9%氯化钠溶液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松止血带前和给药前、止血带充气前相比,虽有上升,但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可能与止血带持续时间较短或麻醉不当有关。相关研究发现,止血带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不同麻醉方式会有不同的表现,一般全麻的表现更加明显,而且要远远大于蛛网膜下麻醉和硬膜外麻醉[11]。从表2可以看出,右美托咪定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松止血带后与止血带充气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之后基本逐渐上升,0.9%氯化钠溶液组在松止血带后5 min时,与止血带充气前基本持平,但是右美托咪定组从松止血带后1 min至松止血带后5 min,始终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右美托咪定可使送止血带之后的血压下降程度加大,虽然2组使用麻黄碱的例数相近,但是右美托咪定组中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这一表现与右美托咪定导致血压急剧下降有关,应当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表3中,0.9%氯化钠溶液组的心率在松止血带前与给药前、止血带充气前相比,上升并不明显,但是松止血带后1 min与之前相比,上升显著,之后逐渐下降,在松止血带后5 min与止血带充气前基本持平,右美托咪定组在止血带充气前、松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3 min~10 min均持续下降,虽然在松止血带后1 min有上升迹象,但总体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一结果说明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心率,送止血带后出现的心率上升可能与血压下降引起的代偿性反应有关。由于右美托咪定组的心率升高程度小于0.9%氯化钠溶液组,而且2组在松止血带后1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右美托咪定可抑制代偿性反应,这也是其加重送止血带之后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表4可以看出,2组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右美托咪定不会影响正常呼吸,或对呼吸产生抑制作用,但是0.9%氯化钠溶液组松止血带后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但是之后逐渐恢复,右美托咪定组的无此变化特点,可能与下肢缺血造成的肺损伤有关,肺损伤后正常的气体交换收到影响,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但是患者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其逐渐恢复正常,右美托咪定的镇静作用使得血氧饱和度持续较低。

综上所述,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止血带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不明显,右美托咪定可导致送止血带后的血压下降程度加大,导致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的波动,这一点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不利,因此在腰硬联合麻醉的情况下,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可加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不建议采用下肢止血带方式。

1 钟和英,李文辉,田刚,等.右美托咪定对下肢手术使用止血带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096-2099.

2 李永华,陈巍,羊黎晔,等.右美托咪定抑制全麻下止血带相关反应的临床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18-121.

3 李正钢,吴秀英.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988-991.

4 任志明.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麻醉药对止血带应用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19:125-129.

5 莫伟波,黎必万,梁军,等.右美托咪定对应用气压止血带行下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218-1220.

6 李正钢,吴秀英,孙震,等.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下肢止血带手术的效果.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914-916.

7 张传骧.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对气压止血带反应的效果比较.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7-28.

8 任志明,周峰,杨海涛,等.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麻醉药抑制止血带引起的高血压的临床观察.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69-173.

9 赵虹茵,钟慧娇,王小玲,等.下肢止血带使用时间对血流动力学及组织代谢影响的研究.护理研究,2012,26:3209-3210.

10 单立新.肌肉注射甲氧明对下肢手术松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202-204.

11 夏德国,杨柳青.右旋美托嘧啶对止血带引起的高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吉林医学,2013,34:7174-7175.

R 605.972

A

1002-7386(2015)21-3261-03

10.3969/j.issn.1002 -7386.2015.21.020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骨科医院骨科(高军辉);河北省邯郸市第四医院麻醉科(闫晓强),透析科(刘蔚),外二科(温志强);河北省保定市第四医院骨科(吴敬峰);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五科(白晓亮)

止血带是一种用于四肢出血止血的有效方法,借助外力压迫作用阻断血行,达到止血的目的,但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就会导致远端肢体缺血性坏死,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1-3]。为有效抑制使用止血带时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要使用一些辅助药物来达到缓解、镇痛的作用,消除止血带带来的不良反应,镇痛类药物在阻断血流动力学上升的同时,也有可能造成血流动力学下降,因此,需要谨慎选取镇痛类药物,消除止血带对血流动力学的不良影响[4,5]。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几乎无色的透明液体,主要成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和氯化钠,可用于全麻或机械通气患者的全身镇静[6-8]。为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本文选取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膝交叉韧带人工重建术的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2015-04-11)

猜你喜欢
止血带氯化钠咪定
战场上的第一救生器材:止血带
军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34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一次性TPE止血带
现代塑料(2018年5期)2018-06-05 08:03:49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奥秘(2016年12期)2016-12-17 15:48:57
氯化钠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1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