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说起南京的名胜,同学们一定背过这样一首唐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刘禹锡在这首《乌衣巷》里提到的景点都与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相继以南京为都城,时间长达 320 多年。东晋时,南京中华门内秦淮河段曾设朱雀航,又名朱雀桥。谢安做宰相时,在朱雀桥上建造重楼,并于楼上安置了两只作装饰用的铜雀,名为“朱雀观”,秦淮河浩浩荡荡经此由石头城流进长江。乌衣巷呢?现在夫子庙的文德桥南岸,与朱雀桥相距不远,三国时孙权的“卫戍部队”驻扎在那里,兵士们身穿黑衣,名为“乌衣营”,故驻地即称“乌衣巷”。
现在看到的乌衣巷和王谢故居是近年来重建的。重修后的王谢故居,有听筝堂、鉴晋楼和来燕堂等建筑。听筝堂是当年晋孝武帝到谢宅听谢安弹古筝之地。“鉴晋”则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意思。“金陵四十八景”中的第28景“来燕名堂”,即“来燕堂”。“来燕”取自当年谢安以燕传信的故事,匾额由当代书法大师沙曼翁先生用隶书题写。大堂正中有一尊王羲之铜像,院子里还有模仿兰亭的曲水流觞渠。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王献之等人在绍兴兰亭雅集,在溪水中放入倒满酒的杯子,杯子漂到谁面前,谁就要作一首诗,饮一杯酒,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正是这样诞生的。
王谢故居集中展示了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为代表的王、谢两大家族和古都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历史概况,展示了当年许多杰出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中所创造出的成就。王谢家族人才众多,涌现出不少名士大家,他们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形成王谢家族的独特门风。
谈到书法,王谢家人的书法成为六朝书法之冠,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其中最杰出代表。王导是王羲之堂伯, 擅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王导第六子王荟,书法笔锋挺秀,辽宁博物馆藏有其书法摹本《疖肿帖》《翁尊体》。书圣王羲之与其子献之并称“二王”。王献之弟王徽之、王羲之曾族孙王僧虔也是大书法家。谢氏门下也是多有俊杰, 谢安多才多艺,擅行书,通音乐,后世米芾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有《近问帖》《善护帖》《中郎帖》等存世。谢家后人均具有很好的文艺修养和“雅人深致”的高尚情趣,如谢灵运、谢朓(tiǎo)是南朝开创山水诗派的杰出诗人。故有“王家书法谢家诗”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