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自觉

2015-01-17 18:31:55于品海
人民论坛 2014年37期
关键词:现代化

于品海

【摘要】 走立足中国思想传统和现代际遇的现代化之路,是中国现代发展的关键性和纲领性问题。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自觉有着比其他民族更深厚的传统与历史,它所追求的复兴和代表的思想价值也反映出更浑厚的文明底蕴。通过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现代化实践进程的认识重构,为建构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提供说明,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

【关键词】 思想自觉   中国议题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工业革命的独特历史意义,是它对人类生活形态产生的划时代影响,为人类社会从“前现代”转移到“现代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是西方文明内部不同文化之间碰撞的结果,人们从更多的层次和视角体验到了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博弈对人类发展可能造成的伤害。“冷战”至今依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近年来,乌克兰、叙利亚等国爆发的冲突和内战,很大程度上都是“冷战”时期造成的后遗症。历史是人类各种经历的叠加,文明是人类不同生活体验的升华,工业革命和冷战都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节点。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崛起同样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节点,它将主导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成就世界文明的一种全新形态和范式。

中国现代化的“现代性”批判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曾经是伟大的解放力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现代性”自身又有着历史和地域的局限性,它是包裹着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在现代主义推销“现代性”的过程中,人们逐步意识到它的虚假性和欺骗性,从而引发了种种理论矛盾和现实冲突。“现代性”所承诺的美好生活只可能是海市蜃楼,因为它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现代生活的物质意义,却无法将丰富的物质转换为丰富的人生。后现代主义学者很早就提出了这方面的质疑,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潮流,承载着人类为提升物质生活而获得的非凡成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对这个时代的文化要求的具体呈现。历史文化传统、国情、制度重构的历史轨迹不同,文明的追求和思想价值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国家或民族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路径差异。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矛盾无疑是这种差异的具体化。

中国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传统、政治命运和时代境遇。如何避免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陷阱”与“困境”,走出一条立足中国思想传统和现代独特际遇的现代化之路,开启中华现代文明的新形态、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是中国现代发展的关键性和纲领性问题。这一问题凭借中国思想的源发性和创生性,凸显了思想与哲学的批判力量。要正确认识中国的现代化,就应该超越当代意义上对待中国传统思想盲目和偏激的价值判断、对待西方自由主义中国化的无批判立场、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批判悬空。

中国议题的思想基石

“中国议题”不是关于“现代”的,因为“现代”只是现实的时间进程。“现代性”是建立在现代主义意识形态之上的具体规划,是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尺度。它以启蒙作为主题,反对愚昧、迷信、权威、专制,追求理性、科学、自由、民主,曾是这个时代的思想路标。西方的现代化追求就是展开和现实化了的、西方所习惯和认识的“现代性”,也是现代主义的实践指引和具体说明。

“中国议题”聚焦但不限于“现代性”,它的思想根基在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哲学反思和思想自觉。这是因为:第一,西方的“现代性”研究大都是以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视角展开,在哲学层面的认识不够充分。哲学作为研究“现代性”应有的学术主轴, 是“现代性”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讨论人类生活形态无法脱离价值观的主体意义,更无法离开现实世界,否则就只是在抽象世界中的呓语。第二,思想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现代化的文化底蕴最终只能在哲学思想中寻找。它是对“现代性”核心和实质的认识。只有哲学的反思才可能解开“现代化困境”的思想牢笼,而不是在技术层面对数学方程的左右移项,在笼子里研究小鸟的飞翔。第三,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后现代哲学已经对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批判和解构。这些成果为中国现代思想的重构提供了理论基础,或者说为中国“现代性”的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依据。第四,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为中国成为世界现代发展的主要动力提供了前期准备。关于“现代性”的讨论已经无法不涵盖中国的经验,它是当今世界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凸显出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推动着自身的现代化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结合时代的状况对中国思想进行崭新的研究和诠释,才能透彻地掌握时代的属性和它在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中国现代化思想自觉的世界意义

“思想自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基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发展要求,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前途命运的自我意识、信念、意志和信心。它体现在对历史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实践中,是对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根本意义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也是对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期许和实践追求。“思想自觉”,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前提批判与方法论反思,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民族复兴的世界历史意义,它必将开启中国的道路自信与挖掘中国问题的世界思想意义。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经验,它们所产生的思想自觉也不尽相同。中国的思想自觉有着比其他民族更深厚的传统与历史,它所追求的复兴和所代表的思想价值也反映出更浑厚的文明底蕴。

中西现代化进程的时间错位,延后了中国对“现代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但终究无法阻挡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对“现代性”问题的意识觉醒和对“西方中心论”迷思的破解。西方的思想理论已经无法满足这项任务的现实要求。中国需要构建自己的“现代性”理论,它将深刻阐释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历史合理性和中国现代文明的世界走向。

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现代主义有着更为审慎的认知,这与中国的哲学传统息息相关。如何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批判、通过马克思对“现代性”理论的考察、通过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现代化实践进程的认识重构来掌握和总结历史经验,为建构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提供说明,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

【参考文献】

①资中筠编:《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②胡治洪编:《现代思想衡虑下的启蒙理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责编/徐艳红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现代化之路:共和国70年特展
艺术品鉴(2019年7期)2019-09-02 01:50:36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18:57:09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中国新现代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