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环境空间中的艺术语言

2015-01-17 12:58
设计 2015年10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艺壁画

【策展人说】

朱乐耕是中国推动环境陶艺和生活陶艺发展的最重要的陶艺家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开设环境陶艺和生活陶艺的课程。他和清水六兵卫一样,出生在传统的陶瓷手工艺城市——景德镇,受过高等教育,但也有自己的家族传承。他的父亲朱明生前是景德镇非常有名的陶瓷美术家(所谓的陶瓷美术家就是在陶瓷上进行装饰的画家),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链接、转折以及进一步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方陶艺家和西方陶艺家的最大不同就是,他们艺术的根一直伸展到历史的过去,包括家族的过去。朱乐耕学习陶瓷艺术的初期也和父辈一样,是从绘画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他曾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师从祝大年先生学习装饰绘画,后来成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的首届硕士生,师从曾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施于人教授。受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风格的影响,他将装饰画与陶瓷五彩装饰结合进行创新,获得了同行们的认可,他的这些作品曾多次获全国陶瓷艺术品评比金杯奖、一等奖等。1991年他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际陶艺研讨会,1992年他到日本参加美浓国际陶艺展,在这些地方他看到了許多与传统不一样的当代陶瓷艺术。他开始思索泥土与火的陶瓷语言,筹备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建立自己的窑炉,决心要走一条与自己的祖辈、父辈不一样的当代陶艺之路。在创作中,他开始与泥土对话,感受泥土的呼吸,体会窑火的温度,关注釉汁的流动及不同肌理的表达。1997年他带着他的这些与以往传统不一样的陶艺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自己的第一个陶艺展“走过千年——朱乐耕陶艺展”,这个展览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的中国美术星空栏目为他做了专题片,不少媒体也对他加以了报道。同时引起了韩国人的关注,展览的全部作品被韩国亚洲美术馆收藏。

后来,他有机会到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家交流、学习与举办个人陶艺展,还有机会被邀请到美国肯塔基大学做一年访问艺术家,他在那里认识了许多美国的陶艺家,和他们一起创作和交流。并应邀到阿尔佛雷德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哈佛大学等大学做讲座。在这期间,他还自己开车从美国肯塔基大学到加拿大的拉瓦尔大学做交流及讲座。这些交流、学习和讲座,极大的开阔了他的眼界,激发了他的艺术创造力。

2002年,他被邀请到韩国首尔,花了四年的时间为麦粒音乐厅的内空间,外空间做了十几幅系列的陶艺装置壁画,代表性的壁画有“生命之光”、“时间与空间的畅想”、“黑与白的对话”、“灿烂时光”等,用了一百多吨瓷泥,整个面积近干平米,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陶艺装置壁画之一。最后这座建筑被命名为“陶瓷宫殿”,成为了首尔的一道重要人文景观。其中音乐厅内部用高温瓷做强面装饰,在世界是首例,不仅具有艺术效果,声音的反弹效果也达到了最佳。后来,他又在九江市民广场做了系列以“莲”为题材陶艺装置壁画和雕塑,在天津瑞吉酒店做了装置陶艺壁画“流金岁月”,在上海浦东机场做了装置陶艺壁画“惠风和畅”,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门口的广场上,做了系列的大型装置陶艺雕塑“中国牛”。近期又在韩国济州岛的肯星顿酒店完成了他两幅大型的陶艺装置壁画:“生命的绽放”和“天水镜像”。自此,朱乐耕的陶艺作品融入了城市景观,成为建筑及广场的公共艺术的一部分,他曾参加过由文化部举办的中美论坛,中韩论坛,亚洲论坛等,在这些国际论坛上,他表达了一个艺术家对社会发展,对当代城市发展空间的关注。2014年他应邀参加了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的国际会议,会议以“艺术与公共空间”为主题,就“艺术家们如何使公共空间充满生机”、“如何体现参与公共空间设计与管理的艺术家”等方面的议题做了讨论,朱乐耕在会议上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做了主旨发言。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艺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北朝、隋唐壁画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帮壁画“治病”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