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学生街不灭定律﹂吗?
每个学校周边总会有一条学生街,这个名词永不过时,这种文化生生不息。
纵使时光如流水从一代代学子指缝中逃脱,但总有一些东西不曾被时光漏斗筛去,
永远印在一代代学子的心里,而学生街,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记不清是哪节课了,老师提到了曾经颇有名的学生街——厦大一条街,可惜的是,这条街已经在2008年拆迁了,如今的厦大学子们只能通过学长学姐、老师们的回忆,以及网上的历史报道来感受它曾经的繁华。未曾经历的厦大一条街让我有种神秘感和好奇心,想知道那时的学生街是怎样的,背后有哪些故事与文化,于是我动起了探寻厦大一条街的前世今生的念头。
兴起
从厦大南普陀校门出来,马路一侧是南普陀和高高筑起的围墙,而左侧的马路一直延伸到厦大西村公交站附近,不到2000米的小街就是厦大一条街——那个时代里厦大学生物质与精神生活资料的直接来源地。现在看过去,这条街只有绿色植被,宽阔的马路和地下车库,完全看不出昔日的样子,街道上方蒸腾着的浓浓市井味儿不知不觉已飘散好多年,想要在这打探出名堂看来很难。在学校乱转中我碰到了一位老人,他是厦大的退休员工,1970年代来厦大半工半读,以前在厦大的总务处工作,对一条街的情况比较了解,他从单一简陋的小店到五花八门的商铺,给我讲起了一条街30多年的历史。
文化大革命结束,厦大恢复正常办学与招生。彼时百废待兴,学校的经济条件,教职工、学生的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厦大总务处的几位老师得知深圳大学有一条学生街,办得很繁荣。商议之后,校方决定在厦大周边也办一条学生街:既能为学校缓解经济负担,也能方便学生的生活。学校组织几位老师和学生代表一同前往深圳考察学习,开始在南普陀校门外筹办学生街,也就是曾经的厦大一条街。
1980年代初,学生街上的店铺由厦大校方租赁给商家,或由商家承包经营,校方负责一条街上的卫生、安全的管辖问题。街上坐落着五花八门的商店,商店一般都只有一层,虽然只有二三十平方米,但街上小店经营范围相当丰富,有服装、饮食、医药诊所、理发、书店、文印、照相,甚至还开了一些学生辅导班。我后来跟一位在附近住了50多年的老奶奶打听,她微微眯着眼,说不上难忘的店铺,但却记得“店虽小,样样俱全,要什么有什么,学生可方便了。”
刚刚起步的厦大一条街年轻新潮,当时街上有两家店人气特别高。一家店的招牌菜是法国炒螺,吸引了很多厦门港的内行吃货前来品尝。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包店还比较时髦,学生街上开着一家“麦斯(音)”面包房,厦大的外教经常去店里买西点。校内的教职工甚至也以各种方式在厦大一条街经营起厦大民间产品。当时由于学校的后勤饮食做得很优秀,学校便在厦大一条街上办起一个厨师培训班,全国各地的优秀厨师都会来学习,也会做出一些花样来卖。一条街尽头的菜市场,更是为当年的教职工们采购食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因为厦大一条街所处年代特殊,正值经济改革大变动,中国的经济走向也缩影在这一条不到2000米的小街上。最早占据一条街的是酱油厂、饮食业公司等国营单位的门市部,到了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个体经营的时代来临。厦大一条街的气息更加活泼,一些颇具特色的个体店铺的出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人心目中对厦大一条街最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特色店铺
林家鸭庄——它对人们的吸引力或许是来自于其不同寻常的个性。它的名字就体现了两处“不寻常”。一是,老板是台湾人李先生,妻子姓林,命名为“林家鸭庄”;二是,虽名为“鸭庄”,但是很长时间,它的特色菜,其实和鸭子一点也没有关系。台湾人在厦门开饭馆,这在当时可是新鲜事,一时传遍了大半个厦门。店里还提供英文菜谱,因此那段时间里,它一直是厦大外国人里最具人气的餐馆。最让人惊讶的是,有几年林家鸭庄的营业时间紧跟厦大教学时间,厦大一旦放假,它也跟着停业。尽管暑假是旅游旺季,游人如织,老板照样眼睛不眨地关门,给员工放暑假。我在网上搜索林家鸭庄,发现它在2008年迁至文灶,当时很多学生在网上打听它搬到哪了。虽然需要半小时的车程,但仍阻挡不了当年的厦大学生前去,只为吃上最让人称道的菜肴——“生菜鸽松”。
除了林家鸭庄,当时餐饮店还有很多,海鲜馆、川菜馆、湘菜馆、云南过桥米线、陕西肉夹馍、麻辣烫等,麦当劳才开了没多久,又引来了肯德基、安德鲁森、特香包。一条街又成了荟萃全国各地、中西合璧美食的一条街!
走在厦大的新学生街和附近的商圈,我希望能在这里寻到一些曾经的蛛丝马迹。在网上搜索资料时发现,现在大学路上的晓风书屋也是2008年从厦大一条街搬过去的,而这个书店我以前闲逛时去过,于是我来到晓风书屋,向店主打探起来。店主许志强是漳州人,1994年在一些厦大教师的鼓动下,在一条街上开起了晓风书屋,曾经晓风书屋的位置是紧挨着林家鸭庄。书店虽小,卖的可都是学术性用书。逼仄的空间,好多人一站就好几个小时。看到晓风书屋的风光,书店纷纷落户一条街,学人、晓窗、新青年、演武书店等等,一时间厦大一条街一度成了闽南书店最密集的一条街。在租金攀升的“浪淘”之下,也只有晓风书屋沉淀下来,一直坚持开着。现在大学路的晓风书屋一如既往地安静,一棵枝干舒展的大树遮挡了店名,不加注意就会与之擦肩而过。
海滨学生街和南光一条街,这两条学生街当年都是在厦大一条街的成功发展下带动起来的。海滨学生街在现在靠近艺术学院的环岛路上,这条学生街多以饮食类为主,也有一些服务类的酒店招待游客。原本海滨学生街上有一家华艺美术用具店,老板说以前艺术学院的学生一出校门就可以买到需要的美术用品。现在这家美术用品店也迁到大学路去,偏僻安静的环境多多少少对生意有一些影响。南光一条街主要为厦大学生提供修补类服务:修手表、自行车,修鞋,配钥匙……甚至还有裁缝店,专门定制成衣。如今,这些手艺都藏进了厦门的小巷子里,在南光餐厅附近,已找不到当年的任何痕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商铺前前后后换了好几拨,小店越开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然而到了新世纪初,南门前的那条公路已经变得拥堵不堪,车辆对开都十分吃力。旧时的道路宽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加之学校打算修建车库,厦大一条街面临着拆迁和易地重建。拆迁之前,学校为这些店铺另谋去处,安排他们搬迁至厦大西村教职工宿舍楼,专门设置两层楼为他们提供设铺点,以此来平衡学生的需要与学生街拆迁的矛盾。在拆迁的过程中,各种变数繁多。学校为此给一些早前签订租期合约的商家赔付违约金;一些小店承担不起租金便索性告别学生街,导致学校原本规划用来出租的地盘最后因为承租商家过少,只能另租给一些建筑公司。菜市场也在这搬迁浪潮中一会搬一会拆,对当时教职工的生活造成了不便。
无关他人的学生街定义
如今拆迁后的一条街早已看不见昔日的繁华,站在路口,一眼望去的是绿色的植物、宽阔的马路和看不见的地下车库,安静地发挥着公共交通道路所具有的职能。要说现在的学生街,倒也有一个比较标志性的商业中心——富万邦,但我们不想将它定义为学生街,因为它太过生硬,不具备学生那種温柔。在顶澳仔街道,虽然有很多文艺的小店铺,吃的小店也很多,卖水果的三轮车也有好几辆,但都是分散开的,不具备规模效应了。
一路探寻一路思,对我来说,了解当初学生街是怎样的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对学生街,有了自己的思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故事和青春,学生街贩卖的不仅是市场经济的成果,更是盛满了一代代人的回忆,它值得反复回锅,在温火熬煮中一品再品。在文化层面上,学生街是一个符号,它虽然不说话,但也和人们进行着种种互动。有人说拆掉学生街是对城市街道文化生态的一种破坏,我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是迟早的事情,街道文化生态总得适应大环境对它的要求。现在的厦大商圈虽然没有了热热闹闹、亲民的市井味儿,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给人方便;即使厦大商圈常常被人诟病太过商业化不显人情味,但人情味和青春并不是形式决定的,这些东西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一样的定义,彼时之人与现今之人怎么定义与学生街的“互动”更是不同。
责任编辑: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