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谈为人

2015-01-17 01:01柯玉升
幸福·悦读 2014年11期

柯玉升

钱学森回国不久,国防部成立了第五研究院,由他担当院长职务。但几年当下来,他发现自己不适合继续干这个一把手:幼儿园要添购几张小板凳,要先由院长签字同意……一系列事牵扯了太多的精力。

以此为由,钱学森提出了当副职的请求。从此以后,他一直当副职,从国防科委副主任、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唯有中国科协主席是正的。

一次,一位下属来向钱学森诉苦。按现在的排位,那名下属可算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班长”了。班长说:“做什么事都是事事当前,可看不到一点好处,确得这班长当得有点亏了!”

对于下属的牢骚,钱学森总是面带微笑地认真倾听,从不插上半句话,等班长的“苦”诉完了,他才像做学问一样,给班长“东扯西拉”地说些听起来有点不着边际的话来。

“人字怎么写?”

“不就是一撇一捺吗?”

“我看呀!你就是那一撇。”钱学森一边心平气和地说着,一边用眼睛紧盯着班长:“那一撇再长,没有下面那一捺衬着,人字也就立不起来了。如果那一撇就算单独地立起来了,也成不了一个字,顶多也就是一笔划。”

班长的脸红了:“那是我的错……”

“人字的寓意还不只这些!”钱学森继续说道:“在人字里,那一撇确实盖过了那一捺,出头露面高过一筹!但也要知道,高过一筹的一撇,也要具备有遮风挡雨的作用。在困难来临时,就诉苦,这不是那一撇的风格!”

“那我该怎样?”班长看着钱学森。

“其实答案就藏在这一撇里!”钱学森越说越玄乎:“宋体的人字写法,那一撇的起笔就是一抹平下来,再略为拐个弯,就像一双鸟嘴。仔细看看,那双鸟嘴是紧闭着的,这就暗示着人们,为人处世要紧记——多干事,少说话的做人原则。”

班长被说“醒”了:“就是累死累活,也愿意跟您一起干!”

摘自《杂文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