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英
(新疆哈密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新疆哈密,839000)
头道白杨沟水库位于哈密巴里坤县莫钦乌拉山北坡头道白杨沟流域,水库总库容421万m3。水库为Ⅳ等小(1)型工程,多年调节水库。水库枢纽主要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右岸侧槽溢洪道、左岸导流、放水隧洞+涵洞、古河槽防渗段等组成。水库最大坝高79.8 m,属于典型的小库高坝。笔者主要就工程中古河槽的发现、勘察、处理方案设计进行介绍。
古河槽是由于构造运动,原河段地面抬升或降落,从而使河道发生了改变,原河道废弃形成了古河槽。古河槽河床往往伴生砂卵石沉积,垂直剖面为底部颗粒粗、上部颗粒细,纵剖面为上游颗粒粗、下游颗粒细。新疆古河槽主要为地面古河槽和埋藏古河槽,地面古河槽可从地貌上明显看出其形态和沉积物性状,埋藏古河槽一般位于阶地以下,不能明显地看出其形态和沉积物性状。古河槽对水利工程产生的主要影响是绕坝渗漏问题。
头道白杨沟水库坝址区域位于莫钦乌拉山北坡低中山地带,河谷类型为“U”型谷,由于地壳抬升,沿河发育2级河流阶地。现代河床为第四系冲、洪积物沉积。工程区地层主要由泥盆系地层、石炭系地层和第四系地层组成。工程区新构造运动表现形式近代以大面积的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形成了本区一、二、三级阶地。
头道白杨沟水库坝址上游130 m左库岸段的古河槽,在本地区水库枢纽坝址中属首次发现。前期勘察中未发现,后随着工程勘察工作的深入,该古河槽逐渐被发现。通过现场勘查,发现在库区上游左岸Ⅲ级阶地堆积厚层洪积卵砾石,阶地与河床高差约50.0 m,左岸山坡底宽约70.0 m,上口宽约160.0 m,表层卵砾石堆积,勘察判定为古河槽。追踪调查发现古河槽于下游800.00 m处汇入主河道。
为了进一步探明古河槽形态特征、埋藏深度、物质组成等各项工程地质条件,笔者在古河槽段布置了一定量的勘探工作,主要为:
(1)钻孔:古河槽段共布置钻孔9眼,其中沿Ⅲ级阶地布置钻孔4个、在阶地面布置钻孔3个、古河槽下游布置钻孔2个。
(2)探坑:在古河槽进口Ⅲ级阶地阶面不同位置、高程处布置探坑8个,深3.0~5.0 m。
(3)探槽:在古河槽进口Ⅲ级阶地阶面,沿坡面布置纵、横探槽70 m,探槽深2.0~5.0 m。
(4)现场试验:在古河槽进口处不同位置,开展现场容重试验4组、注水试验4组、颗分4组。
本工程古河槽阶地堆积物表层为0.5~1.0 m厚土夹砾石,下部主要由卵砾石组成,杂色,密实,卵砾石磨圆度较差,多为次棱角状,地层年代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PL),洪积为主,最大颗粒直径40 cm。古河槽下伏基岩主要为泥盆系下-中统莫钦乌拉群头道白杨组第一亚组(D1-2ta)黑绿色、深绿色凝灰岩、晶屑-岩屑凝灰岩。坝基岩体强风化带厚4.00~6.00 m,弱风化层埋深在基岩界面以下18.00~22.00 m,呈镶嵌状结构,岩体工程地质分类AIII2~AIII1类。以下为微风化带,岩体完整,呈次块状结构,岩体工程地质分类AIII1类。
古河槽组成物质均以第四系中更新统(Q2PL)卵、砾石土为主,该层渗透性好。根据现场容重、注水、颗分试验,阶地堆积卵砾石2.5 m埋深以下干容重 2.10~2.12 g/cm3,相对密度 0.72~0.75,密实度较好,不均匀系数为28.5~111.7,曲率系数为2.1~5.8,渗透系数为4.0×10-2cm,属强透水层。允许坡降J允=0.113,属管涌型渗透变形型式。根据钻孔资料,下伏基岩弱透水上带q<10 Lu埋深在基岩界面4.00~12.00 m;弱透水中带q<5 Lu埋深在基岩界面9.0~22.40 m以下。因此,古河槽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就是渗漏及渗透稳定问题,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
针对水库上游左库岸古河槽存在的绕坝渗漏问题,初步选择了三种防渗处理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一:槽孔混凝土防渗墙方案。在左库岸Ⅲ级阶地古河槽处设置槽孔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混凝土防渗墙长181.9 m,最大槽孔深度59.5 m。混凝土防渗墙厚1.0 m,底部嵌入古河槽基岩以下1 m,混凝土标号为C20W8。对混凝土防渗墙底部基岩进行单排帷幕灌浆,帷幕灌浆孔距1 m,灌浆深度深入基岩透水率为<5 Lu区域。混凝土防渗墙与防渗帷幕组成连续的防渗体。混凝土防渗墙方案估算建筑投资为2 292.11万元。
方案二: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方案。在左库岸古河槽进口Ⅲ级阶面处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防渗面板段长190.5 m,趾板长300 m,上游阶地面岸坡削至1∶1.6。坡面采用厚30 cm无砂混凝土垫层,垫层上采用40 cm厚整体式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面板混凝土标号C30W10F300。将趾板基础置于弱风化岩基上,趾板采用平趾板,趾板宽度为6 m,厚度为0.6 m,趾板混凝土标号C30W10F300。对趾板基础弱风化基岩进行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孔布置两排,孔距2 m、排距为3 m,固结灌浆深度为10 m。帷幕灌浆为2排,孔、排距均为2 m,帷幕灌浆深度伸入基岩透水率<5 Lu区域。坡面钢筋混凝土面板与防渗帷幕组成连续的防渗体。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方案建筑工程投资为2 500.16万元。
方案三: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方案。在左库岸古河槽进口Ⅲ级阶面处采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段长218 m。上游阶地面岸坡削至1∶2.75,坡面铺设厚30 cm细砂砾料下垫层,垫层上铺设复合土工膜(300 g/m2、0.8 mm PE、300 g/m2),防渗膜上铺设厚5 cm水泥砂浆上垫层,上垫层上浇筑厚25 cm、3 m×3 m的C25W6F300混凝土防浪护坡。趾墩设置在面板与岸坡的弱风化基岩上,类似于趾板。土工膜底部与趾墩用螺栓锚接。趾墩上布置固结灌浆2排,排距3 m、孔距3 m,固结灌浆深10 m,帷幕灌浆2排,孔、排距均为2 m,帷幕灌浆深度伸入基岩透水率<5 Lu区域。坡面土工膜与防渗帷幕组成连续的防渗体。古河槽段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方案建筑工程投资为2 761.43万元。
图1 头道白杨沟水库坝轴线地质剖面图Fig.1 Geological profile of dam axis of Toudao Baiyanggou reservoir
通过对古河槽三种处理方案从工程布置、施工条件、防渗性能、对当地气候适应能力、运行维护、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方案一槽孔混凝土防渗墙方案,由于古河槽覆盖层最大埋深为59.5 m,防渗墙施工难度较大,且埋藏式古河槽底部可能会存在大的漂卵石,槽孔混凝土防渗墙的防渗效果不能保证,一旦出现渗漏,追查和检修困难。方案二混凝土面板防渗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方案,施工速度快、技术简单,防渗体位于表面,表面裂缝易于直观发现,处理检修方便。方案三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方案,从近些年本地区施工的土工膜坝经验来说,第一,土工膜坝主要为中、低坝,本工程古河槽段最大坝高为68.6 m,接近于高坝,目前高坝采用复合土工膜坝斜墙防渗很少,安全性、可行性需要专门的论证;第二,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机械、工具对土工膜的破坏难以控制,一旦出现渗漏后,发现和维修十分困难;第三,上游坡度较缓,工程开挖量较大,工程投资较大。通过综合考虑,在投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选择施工质量有保证、后期检修方便的方案,因此本工程选择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方案为选定方案。
选定的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方案,将古河槽沉积物看作坝体,按面板坝设计理念进行防渗处理。
古河槽段坝顶宽度10 m,坝顶上游设2.4 m高的C25F300W8钢筋混凝土防浪墙。参照SL 228-9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的规定及古河槽的地质情况,将上游坝按1∶1.6削坡至趾板高程。在坡面上铺设30 cm厚无砂混凝土排水垫层,排水垫层上浇筑40 cm厚C30F300W10整体式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为了防止死水位以下趾板周边缝张开、面板裂缝,在死水位以下趾板及面板上铺设铺盖防渗补强区,采用粉土、粉细砂填筑,起到淤堵裂缝、实现自愈的作用。铺盖上设置盖重区,上部水平宽度3 m,坡度1∶2.5,料源为爆破石渣料。详见图2。
防渗面板厚度根据计算结果,结合本地区已建面板坝工程经验,且考虑施工方便等原因,确定防渗面板为40 cm等厚、12 m宽的C30F300W10钢筋混凝土整体式面板。面板配筋采用单层双向配筋,配筋率各向均为0.5%,在周边缝和垂直缝(压性缝)侧面设置挤压钢筋。
图2 头道白杨沟水库古河槽处理典型剖面图Fig.2 Treatment profile of buried channel at Toudao Baiyanggou reservoir
趾板基础坐落在古河槽下伏基岩弱风化层上,趾板线长300 m,趾板采用平趾板。趾板宽度按允许水力梯度确定,且满足灌浆孔布置的要求。确定趾板宽度为6 m,厚度为0.6 m,趾板混凝土标号C25F300W8。趾板钢筋布置在顶层,单层双向配筋,各向配筋率0.4%,在周边缝侧的趾板混凝土中设抗挤压钢筋。趾板用锚杆锚固在基岩上,锚杆直径ϕ25 mm,深入基岩锚固深度4 m,孔、排距均为1.5 m,呈梅花形布置。
4.4.1 周边缝
面板和趾板之间的周边缝设置顶、底两道止水,缝宽20 mm,缝内采用L-1600型高压闭孔板作为填缝材料。顶部柔性填缝止水预留梯形断面凹槽,上口宽80 mm,下口宽60 mm,深80 mm,采用弹性聚氨酯填塞。底部止水采用F形紫铜片止水,铜止水底部设置宽60 cm(300 g/m2)无纺布。
4.4.2 面板间垂直缝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面板板间垂直缝采用硬缝结构,缝间采用2 mm沥青油毡隔缝。设置顶、底两道止水,顶部柔性填缝止水预留梯形断面凹槽,上口宽80 mm,下口宽60 mm,深80 mm,采用弹性聚氨酯填塞。底部止水采用W形紫铜片止水,铜止水底部设置宽60 cm(300 g/m2)无纺布。
4.4.3 面板与防浪墙间水平缝
缝宽20 mm,缝内采用L-1600型高压闭孔板作为填缝材料。设置顶、底两道止水,类型同面板间垂直缝。
4.4.4 趾板伸缩缝
采用硬缝结构,缝间采用2 mm沥青油毡隔缝。设置顶、中两道止水,顶部柔性填缝止水同面板间垂直缝,中部止水采用W形紫铜片止水。
4.5.1 排水设计
考虑古河槽纵向基岩埋深不能确定,面板和板缝渗漏水可能会存积在古河槽内无法排出。水位变动时,古河槽内的水会对面板产生反向水压力。因此在死水位高程处坡面无砂混凝土下设置DN200镀锌排水钢管,排水管通过导流隧洞边壁通往下游坝后。
4.5.2 主坝与古河槽段防渗体连接设计
古河槽段趾板与主坝连接处山体较单薄,为了使趾板与主坝沥青混凝土心墙防渗体形成完整的封闭体,清除山体强风化基岩后浇筑C25F300W8混凝土连接体。连接体最大高度8.2 m,沥青混凝土心墙接触面坡度为1∶0.36,下部与沥青心墙灌浆盖板连接,古河槽段与趾板相连。连接体同趾板、灌浆盖板伸缩缝设置紫铜片止水。
古河槽趾板防渗帷幕、坡面防渗面板、主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及底部防渗帷幕共同形成一道完整的防渗体。趾板线选择在古河槽开口处,根据地质钻孔初步确定趾板基础的位置,施工中根据古河槽削坡开挖情况,二次定线确定趾板基础的位置。趾板基础坐落在古河槽下伏基岩弱风化层上。为了提高趾板基础岩石的完整性及趾板与基岩接触面的抗渗能力,对趾板进行固结灌浆处理。固结灌浆孔布置2排,孔距2 m、排距3 m,固结灌浆深度为10 m。帷幕灌浆设置2排,孔、排距均为2 m,帷幕灌浆深度伸入基岩透水率<5 Lu区域。
目前新疆的古河槽处理,多采用坡面贴防渗面板和槽孔混凝土防渗墙这两种方案。各工程的古河槽处理方案可参考本工程古河槽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施工水平,因地适宜地选择可行有效的处理方案。
[1]蒋国澄,傅志安,凤家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77.
[2]陈晓,杨文鹏,王旭红.古河槽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研究及处理[J].四川地质学报,2011,3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