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原部长吴波的“五子棋局”
北京,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4号楼1101室和1103室,这是吴波生前的居所。两套房子200多平方米,地处市区西四环以内,按照如今的房价,已值千万元。房改时,吴波不买。晚年,他又两立遗嘱,坚持归公。这,就是吴波的选择。
“我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我和我的老伴儿邸力过世后,这两单元住房立即归还财政部。”在秘书和亲属的见证下,2000年10月9日,94岁高龄的吴波立下遗嘱。
吴波会见世界银行代表团
2003年,老人对去世后房子交公的事放心不下,又将第二份内容一致的遗嘱写给时任财政部部长的项怀诚。2005年2月20日,吴波平静地走完了99年人生。去世3个月后,子女们整理搬走了两套房内的物品,把钥匙交到财政部。
尽管守着财政部这座“财神庙”,对“公家”的钱,吴波的精打细算却是出了名的。
困难时期,财政部打算用栅栏围块空地种菜。行政司准备花200元建竹篱笆墙,写报告请吴波批准。吴波却批示重新计算,看看是竹篱笆墙省钱还是拉铁丝网省钱。因为能省20元,最后选择了拉铁丝网。
曾任其秘书的陈纪祥说,国家每个月给吴老52块钱的保姆费,他全交了党费,保姆费则从自己工资里扣。他经常给社会捐款。家乡的人有困难,只要给他写信,他就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救济父老乡亲。吴波逝世后,孩子们清点了父母留下的遗产:父亲的存款是5.1万元,母亲的存款是5.9万元。除此之外,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据财政部退休老干部王韶光回忆,当年吴波每个月都要买一张月票,星期天到医院看病都挤公共汽车。有同志劝他说:“您也是国家的高干了,以后还是让司机送您吧!”吴波的回答是:“谁知道我是高干?我的脑门儿上又没有写着‘财政部部长’。”
1980年,为带头支持干部年轻化,74岁的吴波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主动给中央写报告“让贤”。据财政部办公厅档案处原处长冯润来回忆,中央任命吴波为财政部长不到一年,他主动请辞担任顾问。
项怀诚回忆说,1986年,吴波同志八十大寿。当时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建议,由他和几位副部长每人拿点钱,凑份子给吴波同志过生日,但吴老坚决不同意。到了生日那一天,他早早让司机开车去了西郊,据说在公园里躲了大半天。
吴波长子吴本宁,自1955年9月起报名去甘南支边,4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甘肃舟曲县,直至去世。吴波的老战友曾想帮他调到兰州市,被老人知道后拦住了,他说绝不能用自己的影响为儿子谋好处。
三儿子曾是国家经委的一个司长,上世纪80年代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组织上根据工作需要准备安排他担任副局长。吴波得知后坚决不同意,理由是自己在财政部工作,儿子就不能再到财政部归口管理的单位工作,最后硬是“否决”了组织的决定。
然而,严苛之下,并非无温情。让幼子吴本立难忘的是,有一年,他回北京看望父母,吃完饭后,大家都吃萝卜,父亲却给了他一个“国光”苹果。他说,父亲晚年越发怜惜儿子们,每次探望父亲要走的时候,老人总是送到大门外。
吴波的儿孙中,没有达官显贵,有的只是工人、农民和普通干部,从他当部长到离休、去世至今,后辈们没有找财政部的人办过任何事情,也没有一个在求职、上学、升职等事情上打过他的旗号。
(摘自《每周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