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宝琴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辽宁抚顺 113006
神经性耳鸣耳聋与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仇宝琴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辽宁抚顺 113006
目的探讨降耳聋药物联合降脂药物在神经性耳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5月来该院诊断、治疗的200例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降耳鸣耳聋药物治疗,实验组联合降脂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其血脂等指标。结果实验组95%患者对治疗方案给予肯定评价,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患者对治疗方案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实验组TC指标为(4.32±0.87)mmol/L、TG指标为(1.11±0.52),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 SOD为(105.33± 16.12)U/mL、血小板为(240.88±89.11)×109/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性耳鸣耳聋合并高脂血症发病率较高,患者在经性耳鸣耳聋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降脂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神经性耳鸣耳聋;高脂血症;血脂
神经性耳鸣耳聋和高血脂都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神经性耳鸣耳聋的病因复杂,医学界尚在讨论中,但高血脂已被公认为导致神经性耳鸣耳聋的原因之一,神经性耳鸣耳聋与高血脂之间存在密切关系[1]。为了探讨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血小板水平的变化以及降脂干预对患者治疗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对2011年2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200例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血脂情况的分析探讨神经性耳鸣耳聋和高血脂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来该院诊断、治疗的200例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有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为41~65岁,平均年龄为(56.5±0.8)岁,患者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3.5±2.4)年;对照组有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患者年龄为40~66岁,平均年龄为(56.7±0.8)岁,患者病程为(1.2~6.5)d,平均病程为(4.2±3.1)d。患者均符合《神经性耳鸣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以及《高血脂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降耳鸣耳聋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采用右旋糖酐加ATP、辅酶A以及细胞色素C治疗,连续使用10 d,休息5 d后继续第2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
实验组联合降脂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口服100 mg/次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51022603),患者3次/d,连续使用3个月。患者口服1.35 mg/次多烯康(国药准字H20051408),3次/d,临床使用3个月。治疗前两组抽静脉血送化实验室测脂蛋白、SOD、血小板等[2]。
1.3 统计方法
对相关资料进行SPSS16软件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将得到数据通过t方法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n表示,并进行χ2检查,实验结果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中,实验组95%患者对治疗方案给予肯定评价,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患者对治疗方案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该研究中,实验组TC指标为(4.32±0.87)mmol/L、TG指标为(1.11±0.52),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OD为(105.33±16.12)U/mL、血小板为(240.88±89.11)×109/L,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表2 两组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TC(mmol/L)TG(mmol/L)SOD(U/mL) 血小板(×109/L)实验组(n=100)对照组(n=100)t P值4.32±0.87 4.79±0.70 20.32<0.05 1.11±0.52 1.54±0.45 19.81<0.05 105.33±16.12 87.12±14.32 20.58<0.05 240.88±89.11 189.22±98.34 23.51<0.05
内耳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气质性病变均可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信息传递,由此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称为感音神经性聋。耳鸣产生于皮下听觉中枢对末梢微弱的神经活动的信号处理过程,最后被大脑颞叶皮质察觉而表现为耳鸣。神经性耳鸣耳聋是耳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耳鸣耳聋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人群中17%有不同程度耳鸣,老年人耳鸣发生率可达33%。高血脂对听力的影响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高血脂会加大血液的粘度,危害循环系统中的微循环灌注[3]。体内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与乳糜微粒在血液之中游离并沉积。降低血液的流速,增大血液的粘稠度,使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淤滞,并降低红血球的电泳能力、变形能力。人体血液中如有大量脂质物质游离和沉积,会增加机体耗氧量,并通过氧化作用,形成脂质氧化自由基,游离在血浆中,侵害机体细胞,使细胞死亡、衰老,导致细胞功能损伤。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神经性耳鸣耳聋和高脂血症正在年轻化,并且发病率有升高趋势[4]。
近年来,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降脂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该研究中,实验组95%患者对治疗方案给予肯定评价,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患者对治疗方案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5]结果类似。神经性耳鸣耳聋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治疗时更多的以营养神经改善内循环治疗为主。但是,高脂血症也可以影响血流并引起缺血进而引起神经性耳聋耳鸣。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脂蛋白是动脉硬化斑块中的重要脂质成分,在动脉硬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利用与纤溶酶原结构相似的特点,抑制纤溶酶原与血小板结合,从而抑制血栓溶解,使全身及耳部血液循环障碍,耳神经缺血功能障碍引起耳突发性听力下降。同时血栓的形成又消耗了血小板使其减低。该研究中,实验组TC指标为 (4.32±0.87)mmol/L、TG指标为(1.11±0.52),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OD为(105.33±16.12)U/mL、血小板为(240.88±89.11)×109/L,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6]结果类似。而多烯康则能够降低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含量,具有抗血小板聚结,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结,与多烯康合用可使血流畅通,许多学者研究表明高血脂可使突发性聋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但是,患者临床治疗时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具体如下。
(1)加强对饮食的控制。只有加强对饮食的控制才能有效的防治高脂血症。在饮食方面应尽可能的吃素,但不能长期吃素,因为长期吃素会致饮食成分不健全而导致人体内生性胆固醇的提高。不得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品。例如动物的脑髓、黄油、鸡肝和蛋黄等。每天摄入的脂肪应在30~50 g之间,不吃甜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在烹调动物性食品中,避免油炸。较适宜的方法是蒸和烤,这样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而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高胆固醇者,饮食治疗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营养。
(2)戒烟戒酒。由于香烟中含有一定的尼古丁,而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强心肌的应激性,在升高血压的同时引发心绞痛的发作。与此同时,饮酒不适当也会导致心功能衰退,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3)适量饮茶。主要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儿茶酸有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可预防血管硬化。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碱能兴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疲劳和具有利尿作用。适量饮茶能消除油腻饮食而减肥。但过多喝浓茶,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对身体有害[7]。
(4)适当的运动。控制肥胖是预防血脂过高的重要措施之一。除饮食控制外,提倡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五禽戏、太极拳、打乒乓球、老年迪斯科等。平时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有效控制体重的增长。
(5)对于血脂偏高但未出现并发症的多数患者,也可以通过坚持对饮食的控制、戒烟戒酒、适当身体锻炼来控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并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8]。
综上所述,神经性耳鸣耳聋合并高脂血症发病率较高,患者在经性耳鸣耳聋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降脂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1]杨桂先,傅小璇,吴凯玲,等.超激光配合针刺治疗耳鸣耳聋 98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下旬刊):60-61.
[2]张太.理气活血化浊汤治疗气血淤滞型高脂血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4):481-482.
[3]范郁山,农凤冠,伍丽蓉,等.电针配合艾炷灸与中药治疗虚证耳鸣3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4(3):105-106.
[4]艾炜,童步升,刘业海,等.双侧与单侧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7):307-310.
[5]倪茂美,李德宏,彭维晖,等.双耳突聋与单耳突聋的临床比较[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杂志,2010(2):74-76.
[6]薛洁,王燕,韩荣.新疆地区高脂血症中医症候类型因子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1):1169-1172.
[7]温群,赵军.针药结合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耳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4):17-19.
[8]郑伟莉.头针晕听区长时间留针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耳鸣 6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8-29.
Clinical studies nerve deafness and tinnitus hyperlipidemia
QIU Baoqin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Fushun Central Hospital of Liaoning,Fushun,Liaoning Province,113006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rop deaf drugs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drugs combined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in patients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MethodsThe author hospital diagnosis,treatment of 200 cases of neurogenic tinnitus and deafness patient related data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ill be divided into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o reduce tinnitus and deafness drug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drug therapy,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blood lipid index.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95%patients given positive evaluation on treatme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5%)(P<0.05);experimental group of 95%patients on therapy satisfaction,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5%)(P<0.05);the experiment group TC index(4.32±0.87)mmol/L,TG index(1.11±0.52),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SOD(105.33±16.12)U/mL,platelet is(240.88±89.11)*109/L,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Neuropathic tinnitus and deafness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hyperlipidemia,patients in the tinnitus and deafness based on drug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therapy effect is ideal,it is worth to promote the use of.
Tinnitus and deafness;Hyperlipidemia;Blood lipids
R59
A
1674-0742(2015)02(c)-0062-02
2014-11-28)
仇宝琴(1979.9-),女,山东嘉祥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