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冯洁
浙江作为淘宝村大省,无论从淘宝村数量、涉及网店总数、就业人数来看,淘宝村都正在步入“大繁荣时代”。在“互联网+”发展战略逐步向农业农村深入的新时期,淘宝村已然“破茧成蝶”,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排头兵
“淘宝村”现象自2009年出现,短短6年时间,经历了萌芽、生长、大规模复制等几大发展历程。浙江作为淘宝村大省,无论从淘宝村数量、涉及网店总数、就业人数来看,淘宝村都正在步入“大繁荣时代”。在“互联网+”发展战略逐步向农业农村深入的新时期,淘宝村已然“破茧成蝶”,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排头兵。
义乌青岩刘村是浙中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村民1723人。经过近年的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目前已有各类电商店铺28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1.5万余人,电商销售额达35亿元。2014年11月19日,李克强总理亲自视察青岩刘村,称赞:“网店在虚拟空间服务实体经济,开拓巨大的市场空间,你们不愧是网店第一村”。
不同于国内其他县市农村电商的“一村一品”发展战略,青岩刘村紧紧围绕“网商黄埔”、“创业天堂”的“创业孵化中心”定位开展工作,比如设立青岩刘创业实验室、青岩刘创业论坛、电商嘉年华等等。总结青岩刘村电商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
领导和部门重视,不断出台各种扶持政策。近年来,义乌高度重视“电商换市”发展战略,出台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和举措。比如2年30万大规模电商人才培训的“230”计划、《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和举措。江东街道和义乌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合办了“青岩刘杯”网店设计大赛;义乌市电商办对青岩刘的电商规划给出专业意见并倾斜各种资源;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在新网商服务中心开通了咨询代办窗口等。
电商换市,不断提升创业保姆服务水平。对大部分农村来说,电商还是个新鲜事物,需要领导和部门扶上马送一程。一是成立组织,2010年,成立了义乌市国际电子商务城(筹委会);2012年,成立了村网商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办公室;开办了网商培训学校。二是提供专业服务。江东街道将妇女就业培训基地和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放在青岩刘村,引进专业社工机构,为电商开展特色社区服务,此外还引进了专业的第三方运营机构,提供创业团队服务。对网商进行星级评定,按星级享受相应的扶持及奖励。三是改善基础设施,实现了100兆光纤到户,免费WIFI覆盖全村等;主动参与义乌全省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建设了全省首家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浙江首个智慧数字村”,实现线上线下统一管理服务。
村校共建,不断创新创业孵化特色。随着电商产业的不断完善,电商运营方面的衍生服务越来越重要,青岩刘村联合义乌工商学院成立了15个电商创业实验室,也是中国首个大型电商创业梦工场,兼具科研、教学、培训等服务功能。成功举办青岩刘论坛暨全国高校电商创业基地建设研讨会,举办了大型电商嘉年华等活动,日均人流量近2万人次。与浙江工商大学等10余所高校签订了《青岩刘高校电商创业基地合作协议》,共同探讨“创业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青岩刘及义乌培育留住电商人才。
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地域面积12.4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有558户农户,共1541人。白牛村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来说经历了“萌芽期(2007-2008)”、“发展期(2009-2011)”和“扩张期(2013-2015)”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围绕传统特色品牌农产品-山核桃,由农村能人发起,并带动其他村民效仿,全村电商创业,自下而上的市场自发现象”向“以政府、村级协会、网商集聚共同协力,带动传统特色产业,朝着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构建白牛村电子商务良性生态体系”的过程。白牛村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美丽乡村建设夯实基础。从2011年开始,白牛村抓住美丽乡村、中心村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电商产业,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蓝海”,积极应用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增丽,促进了白牛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聚焦重点。白牛村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无论是村庄规划还是项目安排,都把电商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作为白牛村产业发展重中之重。一方面通过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农林业基地的培育建设,目前拥有山核桃基地1600亩、高山蔬菜基地260亩、笋竹基地3000亩。另一方面狠抓投入,加快路、电、管网、物流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协会组织建设优化机制。近年来,该村先后成立村级电商协会和电商党支部,旨在通过协会组织的作用,促进电商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通过电商行业协会,加强对电商企业的社会组织管理,重点强化对产品质量、价格、市场秩序、宣传等方面的协调、服务、监管,致力于打造一个“感情交流、资源共享、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的平台,加快白牛电商发展步伐。另一方面通过成立电商党支部,开展党员电商线上线下亮身份活动,旨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白牛村有党员87名,直接从事电商的有10人,占比11.5%;村两委班子7名成员中,发挥“双带”作用的有5名,直接从事电商的有3名,其中两家淘宝店铺销售额都在2000万元以上。白牛村还大力弘扬“好家风”,全力推进“诚信”建设,引导广大电商户“诚信做人诚信经营”,为电商创业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永嘉县西岙村位于“中国教玩具之都”的桥下镇,自2008年起,该村在部分电商创业青年带动下,紧紧抓住电商不断普及的机遇,依托桥下镇“中国教玩具之都”的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经济。2013年,全村已有150多户在淘宝开店卖教玩具,占全村户数65%以上,经营网店大约600余家,被成功授予全国首批“中国淘宝村”称号,成为温州首个“淘宝村”。西岙村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色举措:
强化上下联动,提供发展动力。积极实施“县、镇、村”三级联动,切实加强电商村组织保障,为电商村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一是县级层面。坚持政策引导和服务优化两手抓,一方面,在深入开展调研排摸的基础上,结合“淘宝村”认定标准,出台电商扶持政策,鼓励青年一代创新创业,鼓励农村依托产业优势积极发展电商,对企业开办、经营电子商务给予一定条件的经费支持,全力引导、扶持电商村发展。另一方面,建立电商村发展定期协调联席会商制度,积极联合经信、市场监督、质监、财税、交通、供销等部门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和规范网商经营,及时解决电商村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二是镇级层面。积极采取电商村推进与美丽乡村、五水共治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桥下镇政府积极牵头编制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切实谋划电商镇、电商村发展方向,明确各阶段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确保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目标、有步骤地顺利推进。三是村级层面。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引导下,成立村级联合组织,搭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行业自律活动,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改变以往企业“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实现淘宝村内企业、网店抱团发展。建立电商村“一对一”服务机制,指定村两委专人负责电商村日常管理和信息统计,及时汇总上报有关问题,并利用大学生村官入驻电商村,发挥大学生村官政策“宣传员”、政企“联络员”、网商“服务员”的“三员作用”,进一步强化联络指导。
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发展潜力。一是强化电商培训。针对淘宝村当前地理位置较偏僻,人才难以引进的问题,结合各村实际,制定电子商务培训方案,由政府安排专项培训经费,邀请国内电子商务专家每年定期免费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同时加大县外电商领域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做好引进人才政策的宣传落实兑现。二是强化信贷支持。针对电子商务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由金融机构根据电商企业产品库存数量、数据魔方的经营数据、企业流动资金等情况确定授信额度的融资新模式,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对电商村内发展潜力好的成长型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大力支持企业发展。三是强化校企合作。积极对接大专院校,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商销售人才优势,结合学生电商实践训练,为淘宝镇内发展规模较大的电商企业搭建网上分销平台,突破淘宝镇电商人才缺乏的瓶颈。目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利幼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
强化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提升村内整体形象。根据规划安排,大力推进电商村卫生环境整治、形象环境美化、治安环境净化及文明环境创建等工作。共投入900万元用于电商村宣传和改建,标语制作,电商村参观线路设计和村电商文化礼堂建设,提升淘宝村整体形象。二是建立物流仓储中心。在西岙村高速大桥下建设了占地面积达17000多平方米的物流仓储中心,分设17个独立办公仓储场地,破解了仓储难题,同时也打破了该地区物流垄断现象,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有效降低了电商企业的物流成本。三是提升网络通讯服务。利用全县关于加快推进永嘉无线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西岙电商村无线网络建设,提升上网速度和移动、联通通讯信号强度。西岙电商村作为第一批完成网络光纤接入工程的村居,已完成村公共场所Wi-Fi网络全覆盖,并将互联网引入农村社区管理。
缙云县北山村位于壶镇镇以北,现有自然村3个,人口2256人。2006年,一直在外从事“烤烧饼”生意的年轻人吕振鸿回乡创办了第一家网店,并注册成立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带动了一批村民网上创业,逐步建立“网上网下”分销平台。在吕振鸿的成功示范下,全村网店数量从不到10家,发展到现在的300余家(其中27家皇冠店),直接从业人员500余人;销售额从原来的百万计,发展到2014的1.2亿元,全村物流费达500多万元,逐步形成了以缙云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个人、家庭以及小团队开设的分销店为支点,以户外用品为主打产品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被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总结为“北山模式”。
北山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的3311元增加到2014年13926元,“放下锄头,点下鼠标,生意做成”已成为许多村民新的生活方式,北山村也从昔日的“烧饼村”、“草席村”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村”,吸引了省内外多批专家和考察团到村参观交流,四上央视,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追踪报道,“北山模式”引起全国关注。2013年,北山村被评为全国首批14个“淘宝村”之一、丽水市第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
“北山模式”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启示主要有三:
政府的顺势而为是“北山模式”形成的必要条件。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北山模式”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切实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做到服务“不缺位、不越位”。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商家提供服务、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如成立电子商务集聚中心和电商协会;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专门信贷产品;采取育才和引才并重的方式,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引进急需专门人才;安排专项资金,积极鼓励缙云籍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等方面提供优惠,确保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留得住、用得上。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了“北山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北山模式”形成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农村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56亿,这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北山村所在的壶镇镇是丽水市传统的“工业重镇”,也是丽水市唯一一个入围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的试点镇。良好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财力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相比其他乡镇,壶镇的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县前列。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北山模式”的发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当村民发现吕振鸿的电子商务发展顺风顺水,便自发地利用良好的信息化条件参与到其中来,进而催生了“北山模式”。
创业带头人的引领是“北山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较晚,人们对其认识需要一定的过程,尤其是在信息化发展相对迟缓的农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多多少少存在怀疑、观望情绪,此时创业带头人的典型示范就显得尤为关键。事实上,不论是阿里巴巴中的马云,还是“沙集模式”中的孙寒,都是其所引领的商务模式中的关键人物,“北山模式”中的第一家网店创始人吕振鸿也是如此。北山村的网商也正是看到了吕振鸿的成功,看到了电子商务的便利性、打破地域限制等诸多利好因素,通过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授经验,完成了从技术指导、帮扶创业到货物分销、销售价格的统一,从而形成了“龙头带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青年互动”的北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