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霄男 苗国厚 李净
摘要:
全面认识和把握毛泽东的人民创造思想,首先要界定人民群众的范畴,因为这是理解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的理论基石。此外,还有必要厘清其发展历程,阐明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创造
中图分类号: A8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1000705
人民创造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贯穿毛泽东思想始终的红线,是一把解读毛泽东思想的钥匙。界定人民群众的范畴,是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的理论基石。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萌芽于五四运动时期,形成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成熟和发展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丰富和完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毛泽东为形成完整、系统的人民创造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这一理论在其晚年时期,由于误将知识分子归入小资产阶级,从而将其排除在人民群众的范畴之外而受到了严重的曲折,给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损失。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的主体;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变革社会的主要动力。总之,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一、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的理论基石:界定人民群众的范畴
毛泽东认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1]205他运用历史的、阶级的分析方法,科学界定了我国重要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范畴,为其人民创造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又称为“大革命时期”,指的是1924年至1927年间,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对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明确划分,指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具体要求我们认识到我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天然的同盟者是农民阶级[2]643;我们最可接近的朋友是小资产阶级以及一切半无产阶级;对中产阶级的区分,我们要坚持两分法,原因在于这一阶级在革命中是动摇不定的,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毛泽东提醒我们,要时刻提防中产阶级,不要被其扰乱了革命的阵线[3]9。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了其人民范畴之主体的基本思想,指明了哪些是我们需要依靠并可以联合、可以争取的力量,哪些是我们需要提防的阶级[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民创造思想的重要时期。“分清敌友”,能够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保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又称为“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指的是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所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将革命的动力,归结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我党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对内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外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军事侵略。与第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人民群众范畴界定不同的是,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这一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新的革命形势下,其为争取自身权益的动机、对民族大义的追求以及对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判定,使其有条件并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力量和依靠对象之一。毛泽东的这一划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再作为我们严加提防的对象,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这四股力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共同为革命的胜利贡献力量。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使用人民、人民大众的概念,来表述我党所依靠和服务的对象。他认为,占全国人口90%的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这四种人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5]855。他将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纳入人民的范围,这对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称为“解放战争时期”或“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为反对国民政府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我党就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赋予人民群众以更深层次的内涵。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指出人民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之所以要这样划定,是由人民群众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决定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具有坚定的革命性以及革命的彻底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比较坚定的革命性以及革命的比较彻底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毛泽东对人民群众范畴的界定,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已经较为成熟。将全国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就能够推翻腐朽、反动的国民政府。官僚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其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官僚资产阶级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欺压和剥削人民群众,这种阶级上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人民群众只有团结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获得新生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人民群众的内涵和外延作出了新的诠释。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1]205毛泽东在此拓展了人民群众的边界,延伸了人民群众的内涵。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包容性,不管某团体或个人在建国前属于哪一个阶级、那一个阶层、哪一个社会集团,只要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赞成、拥护并参加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属于人民的范围。所谓拓展了人民群众的边界,是指拓展了只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是人民群众的边界,但凡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个人和团体,都是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就包括了曾经作为革命对立面的官僚资产阶级,但此时的官僚资产阶级在本质上已与以往大不相同,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过的阶级,是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阶级。所谓延伸了人民群众的内涵,是指我们在坚持工农是人民群众主体的基础上,遵循历史进步的原则,不再将界定人民群众的范畴固定在某几个阶级上,而是以是否推动社会主义发展作为衡量标准。这样划分,就使得人民群众的内涵更富有动态性和灵活性,更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创造力。endprint
二、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的发展历程
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萌芽于五四运动时期,形成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成熟和发展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丰富和完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毛泽东为形成完整、系统的人民创造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这一理论在其晚年时期,由于误将知识分子归入小资产阶级,从而将其排除在人民群众的范畴之外而受到了严重的曲折,给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损失。
毛泽东有关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萌芽于五四运动时期。在此之前,毛泽东并未充分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而是崇尚具有崇高灵魂的个体英雄。他于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所做的批注中写道:“大凡英雄豪杰之行其自己也,发其动力,奋发踔厉,摧陷[廓]清,一往无前,……决无有能阻回之者。亦决不可有阻回者。”[6]尽管毛泽东此时尚未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正是源于毛泽东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渴望,才驱使他选择了与传统职业不同的职业,而这一职业就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求解放。毛泽东经过五四运动的精神洗礼,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有了新的诠释。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指出,人民大众的联盟是一切政治力量的源泉,被压迫者的数量是远远高于压迫者的,只要被压迫者开始觉醒,认识到团结起来有无穷的力量的时候,就一定会起来反抗。中国的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原因在于压迫者的军队自己也是被压迫者,他们一旦听到民众的呼唤,也会自觉地支持民众。毛泽东在此将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表明毛泽东有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已经开始萌芽。
毛泽东有关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形成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这一时期,通过解决我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最具代表性的两部著作,分别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分清敌友,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地主阶级划分为大地主和中小地主,将资产阶级划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毛泽东的这一划分,明确了哪些阶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哪些阶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对我们开展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民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认识到农民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毛泽东格外重视农民在推动历史中的作用,但也提醒我们要提防流寇主义。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毛泽东将历史上黄巢和李自成等农民战争的失败归于流寇主义,为农民阶级创造历史排除了思想障碍。
毛泽东有关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成熟和发展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著作,分别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以及《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这样的社会里,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的阶级”[2]625。也就是说,工农是社会财富和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1031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毛泽东通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实质上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离开了人民大众的支持,我党不可能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华大地,没有人民大众的拥护,我党也不可能将统治中国多年的国民政府赶出大陆。而日本侵略者和国民政府之所以会失败,其根源在于违背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意志。历史活生生地证明了,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毛泽东有关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丰富和完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在毛泽东看来,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所谓的强大,是徒有其表、不堪一击的。历史上真正强大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毛泽东于1948年底正式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他认为,人民既然是历史的创造者,就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事务都应该由人民说了算。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毛泽东于1949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在毛泽东的主持下,我党还制定并颁布了《共同纲领》,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式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毛泽东有关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1957年至1976年间,由于误将知识分子归入小资产阶级,从而将其排除在人民群众的范畴之外而受到了严重的曲折。在毛泽东看来,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阶级或阶层,但是从他们的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和政治立场看,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多数是可以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的。既然是小资产阶级,就不是革命的根本力量,而是革命要争取的对象。继而,毛泽东又将知识分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进步的革命的;第二种是中间的左右摇摆的;第三种是反动的落后的。进步的革命的知识分子是团结的力量,中间的左右摇摆的知识分子是争取的对象,而反动的落后的知识分子是斗争的对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知识分子更是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严重挫伤了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三、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的主体,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变革社会的主要动力。总之,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的主体,这一观点在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所体现。毛泽东于1927年3月5日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的主体。他指出,农民革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四面八方如洪水般奔涌而来,这种力量无坚不摧,是任何反动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农民为了获得解放,可以冲决一切束缚自身的枷锁。一切腐朽的、反动的、落后的势力,如帝国主义、新旧军阀、地主豪强、贪官污吏,都将遭到农民的驱逐[8]。我国作为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将关注的焦点首先集中在农民身上,是有合理性的。农民是人民大众的主体,而其自身也是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主体。毛泽东怀着满腔热情,热情歌颂了农民革命。在他看来,农民革命可以彻底摧毁封建地主阶级在农村的统治,使整个农村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认为,一个充满革命意志的人,可以而且应该去农村里面走一走,感受一下千千万万的农民翻身得解放的快感。毛泽东非常赞同农民打翻吃人仇敌的壮举,他认为农民的行动好得很,是完全正确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通过革命,改变了摧残人性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生产关系,摧毁了一切旧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创造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新社会,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抗战时期,毛泽东主张放手发动人民群众,举全国之力,共赴国难。可以说,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毛泽东于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2]511正是人民团结一致,发挥了无坚不摧的强大伟力,才将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赶回了老家。毛泽东还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2]477,前线作战的战士和后方的人民群众同仇敌忾,是我们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endprint
(二)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
人民群众不仅仅是创造社会的主体,还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毛泽东指出:“社会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9]社会财富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还是创造精神财富的主体。
其一,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只有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维系其自身的生存,才能谈得上发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生产物质资料本身。物质资料不会自然形成,而要靠人类去创造,而创造物质生产资料的主体性力量,就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创造人类历史真正的英雄,没有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就没有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没有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的发展,也就谈不上人类文明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要在一片废墟中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上下一心、热血沸腾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事业中,较快地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较好地恢复了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其二,人民群众是创造精神财富的主体。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精神现象的总和。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物质财富的生产是精神财富生产的基础,精神财富的生产同样是基于物质财富生产而产生的。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能够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丰富的物质生活能够为精神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毛泽东认为,封建地主阶级尽管有文化,但其文化生成的根源,在于劳动人民的劳动。精神财富说到底,是由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毛泽东认为,人民生活中所蕴藏的文艺原料,尽管是粗糙的,但却是自然的;尽管是不加雕饰的,但却是生动丰富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切文艺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因此,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主体。
(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的革新、整个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生产关系的最终变革,都是人民群众共同斗争的结果。在革命战争年代,当上层建筑已经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了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革命是实现上层建筑革新、社会制度更替、生产关系变革的有效手段。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旧的统治阶级不会甘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为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固守落后的生产方式、维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新旧制度更替的时代,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辙、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是革命的主体,决定着革命的胜负。毛泽东认为,革命的主体就是中国的老百姓,革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去干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生活苦不堪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同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顽强的抗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自觉地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强调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对这种积极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相信并发挥好这种积极性。正是在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社会主义社会才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的全方位变革,进而构筑了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郑晓云.毛泽东的群众史观探析[M].贵州社会科学,2007,(5):13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湘湖文库——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51.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01.
编辑:黄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