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
摘要:八吉祥在藏族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作为艺术图形具有的审美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些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是为了启开人们内心本具的自性智慧。作为图像象征意义的引导,也就具有了佛学思想精髓——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两种思想时刻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既要从现实生活中认知事物的普遍意义,又要在此基础上认识一切现象本具的自性智慧。在文化群体共同的认知下,八吉祥图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把人们内心至善至美的意愿趋于圆满的境地,至此,也就无须再用图像象征语言了。
关键词:藏族;佛教文化;象征图像;八吉祥
中图分类号:J196.2;G122文献标识码:A
印度释迦牟尼佛的教证二法,通过莲花生大师等祖师完整无缺地跨过喜马拉雅山传入西藏一千多年以来,极其强烈的精神性充满藏族文化中并成为其显著特征。在这种精神中,佛教的教法研究、富有深邃的哲学洞察力、出世间智慧的静坐禅修和民间的朴素思想祥和地共存世间。围绕着启开众生之佛性的各种宗教活动和艺术图像延伸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仅在寺院之中,也在农夫、商人的房间,牧人的帐篷中进行。这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氛围,有一种难以描述的、独特的气氛笼罩着整个藏地。为了能使众生开启深邃的精神层面,智者运用了种种方便,藏族象征图像的兴起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在众多图像符号中,八吉祥图像的应用尤为广泛。
一、象征图像的基本意义
虽然象征图像符号的范围极广、种类繁多,但在藏族文化中用得最广泛的象征图像就属八吉祥徽。这些图像最初源自印度、中原,而后又与藏族原有的雍仲等原始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之后发展起来。藏族人以吉凶相互更换的意识,在寺院、住宅、帐篷、走道、家具、器皿、饰物等上面绘制各种象征图像,是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包括蒙古在内的不少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也开始流传类似的象征文化。
藏族的象征文化,应该归属于藏族传统的五大明之一——工巧明当中。工巧明分为身、语、意三大系统。象征文化跟这三大系统有关,因此象征文化在藏传佛教和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藏族的象征学是用某种具体的物象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或者说是用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某种物象的一种象征主义学科。实际上藏族的象征文化这一学科的范围极广,种类繁多。
所有的象征图像由于其产生的根源不同,加之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不同的解释。比如同一象征图像所表达的对象不同,单从白色作为一种象征来讲,它既代表吉祥又代表痛苦。因此,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白色所象征的内容也不同,即离苦得乐和痛苦失乐的两种可能性都可以存在。因此,象征图像符号或象征事物本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约定俗成的内涵。
在藏传佛教密宗里,象征文化占据着不可或缺、至高无上之地位。例如,佛、本尊和眷属,他们的手势,以及瑜伽行为的种种总别有了义和不了义的深广释析。是否通过幻想虚构或者经得起分析,只有在这方面分析透彻才能领略象征图像的真正含义及规则,否则对于藏传佛教与文化了解甚少的人来说,有可能把某些象征图像所包含的一些世俗观念的内容作为理由,将所有象征图像都归于自认为迷信的范畴。这是过分的蠢相寓言的可贬之处。不通过三清净观察的辩证圣言,即使引用千万条经教和道理都无济于事,自然也不会明白象征图像符号所包含的真正含义。
那么,象征图像这一学科用什么样的具体事物或图像符号来象征某种特殊意义呢?对这个问题,迄今为止尚未有过同一的规定,但是按照色彩、形状、姿态、数字、声音、功能、加持等作为定义的基础是显而易见的。
(一)色彩象征学
色彩象征实质上就是指借助色彩的媒介,表达某种与之相关的特殊意义。
如白色在藏族生活中运用的较广,白色的哈达如蓝色天空中的白云,是祥和、纯洁、清净、无污、吉祥的象征,又有忠诚、善心、善业的说法,无不象征吉祥和内心的纯净。由于民族、文化以及地域环境的差异,白色所象征的内含也有所不同,白色在某些民俗中又象征痛苦和不吉祥(如在汉族的丧葬习俗里,以穿白色衣服来表示戴孝)。白色又在佛五种智慧中是大圆镜智,净除阿修罗道中之嫉妒,断除争斗之苦。
黄色作为佛之增业的本色,是福、禄、寿、教证兴旺发达的象征。人们把黄色作为尊贵、高尚的象征,特别尊重。黄色是平等性智,净除天道中之骄傲及我执,断除堕落、变异之苦。
红色作为佛之怀业的本色,是权势、博爱、慈爱等的象征。红色是妙观察智,净除人道中之无明及贪欲,断除生、老、病、死、苦之灾。
绿色作为佛之事业的本色,是一切羯磨的象征。绿色是成所作智,净除饿鬼道中之悭吝,断除饥渴苦。
蓝色和黑色作为佛之伏业的本色,是凶恶、恼怒等的象征。蓝色是法界体性智,净除畜生道中愚痴,断除闇哑苦。
(二)形色、形状象征学
通过圆形、方形、半边月形、三角形等图像符号,象征佛之息增怀伏四业。八吉祥徽以及被佛陀加持的八瑞物、依佛陀功德所产生的七政宝、依佛陀因素所产生的六长寿等本身皆具有吉祥意义,是按照种种形状和本质加以划分的不同的象征图像组。其中八吉祥徽和七政宝等图像跟地势风景有关,如西藏拉萨,天是八轴金轮,地是八瓣莲花,周围是八吉祥徽,这暗示了天、地、人和谐祥瑞的自然环境。哲蚌寺周围群山是七政宝等等,其他地区也有类似说法。
二、八吉祥图像的象征含义
八吉祥这组图像在藏族和蒙古族地区是最常用常见的。人们用它来装饰宗教建筑和私人住宅,家具和衣物以及其他东西。此外,人们认为在某种地形上也可以找到它们的痕迹,比如在山脉中、旷野里、道路旁。公共和私人生活中有不可计数的形式都和它们有关。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一组就是八吉祥徽。
从印度宗教的初期开始,就有许多吉祥的标志和符号一直流传下来,而它们含义的起源、经历的时间和发展经常是无法确定的。它们通常是一些物品、动物、植物,因其价值或者是应用的方式,作为仪式用品、本尊的标志,或作为代表身份的标志。因为它们经常用于确定的场合,如用于日常生活的供奉或某些特定事件的典礼。因此,很自然地,将一些特定的重要意义(往往已超越它们本身的意义)赋予这些特殊的物品。八吉祥徽这组特别意义的图像在藏族生活中是最常用的,同时也是最早在正规经文中提到的图像,其具体是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白海螺、吉祥结、胜幢、金轮八种吉祥物。
八吉祥的绘制方式,可以八个组成一组,也可以分别绘制。当成组绘制时,可以组合摆成瓶状。在呈现瓶状时,就没有“宝瓶”这个图形,而其他七个图形呈宝瓶状的象征物代表着宝瓶所象征的财富。八吉祥的装饰方式,一般装饰在各种各样的佛教圣物和世俗物品上,如家庭如用品上,在盛大的节日中可以泼洒糌粑粉或彩色粉末的方式画在地上或用于庄重的佛教场所。
其一,宝伞。宝伞是印度皇族传统的象征物和保护伞,从伞的实用性看,可以隔绝酷热,深层的意义为遮蔽人内心的烦恼、障碍、疾病和邪恶力量。伞可以作为世俗地位的象征,撑伞的数量越多表明他的社会地位越高。印度传统上,规定国王可以撑用十三把宝伞。藏传佛教常见的佛塔设计上,把佛塔尖设计成由十三把伞轮构成的锥形塔尖,象征着佛陀一生中的佛行事业。印度大译师阿底峡尊者在公元11世纪复兴了藏传佛教,人们认为他有资格拥有表示荣誉和尊贵的十三把宝伞。 圆顶形的宝伞代表智慧,悬挂的丝绸帷幔象征着各种慈悲的方法或方便善巧。在唐卡、佛造像中有一尊大白伞盖佛母法相的标志就是有一把大白伞,白伞在这里主要象征着佛陀护佑着芸芸众生免于诱惑、克服恐惧的能力。宝伞不仅具有个人尊严的象征,更具有“遮蔽、护佑”意义。作为凡夫的我们,烦恼至盛之极,为了“让身心之中原本具有的深密智慧展现发光”[1],慈悲的佛陀运用智慧善巧方便之宝伞时时护佑着众生。
其二,金鱼。这一对金鱼原本代表着印度的恒河和嘉木纳河两条圣河。以两条金鱼的图像象征本意,这两条大河代表着人身体的左右阴阳两条脉道。两条脉道源自鼻腔,掌控着人的呼吸命脉。在佛法修持中,把呼吸命脉作为重要修行,以“调和心息气脉,现证光明”[2]。金鱼在水中自由游动代表幸福和自在。在印度教中,是女性性器官的象征,意义在于金鱼可以繁殖迅速,多子多孙。在汉字中,鱼和“余”有双重含义,具有年年有鱼(余)之吉祥意义。
其三,宝瓶。宝瓶是一个瓶体宽大、颈短而较细的瓶子,顶部开口处有个可以旋下的盖子,装饰着花纹。底座是圆形的,上面也有装饰。在瓶盖顶端镶嵌着一大块宝石。这种特殊的形状被看作是精神和物质需求的完美结合。宝瓶的象征意义也和储藏与满足物质需求有关。宝瓶在藏族是财富的象征,因为无论从瓶中取走多少珠宝,瓶内永远都珠宝满盈。藏族人依赖大自然而获得财富,而作为对自然的回报,会把封好的宝瓶埋在圣地、自然中,如山口、溪流、河流、海洋,其作用使周边地区富庶延展。从佛学深层意义老说,是指人人本具有的佛性究竟智慧本体之宝藏。
其四,妙莲。妙莲即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它象征着心灵纯洁与神圣的起源。佛菩萨端坐在莲花宝座上,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妙莲与佛菩萨造像的完美结合,映照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启迪着众生本具的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内在本质。佛菩萨虽在世俗间,但他们绝没有受到烦恼心障所污染。莲花生大师是从莲花中出生,象征着密乘的法源是来自极其纯净不被污染之处。当金刚杵与莲花结合时,象征着色与空或方便与智慧的双运,这种结合的内在层面含义象征着气渗入人体主脉并升腾,它会穿透并开启中脉中心轮上的莲花轮,智慧便被打开。
其五,右旋白海螺。右旋的白色海螺(顺时针旋转)往往要比左旋的罕见一些,因此,也就更加珍贵,最为吉祥。右旋白螺在古印度中是力量、权威和统治的象征。佛教用它作为佛法教义至高无上、延绵传承的象征。佛陀在宣讲佛法真谛时,声如法螺,宏亮无比,法音传遍四方,象征佛陀救度众生的无畏精神。海螺号筒般深沉有力的声音是佛陀三十二相好庄严之一。
其六,吉祥结。吉祥结是卍字形符号的一个变体。在印度和汉地佛像的胸部经常刻有吉祥结或卍字符,象征着吉祥圆满的内在思想。人们认为它会像卍字符一样旋转,被认为是“吉祥卍字符”,因此其意为“喜旋”。
在汉地,吉祥结是长寿、永恒、爱和和谐的象征。作为佛教思想的象征物,吉祥结代表着佛陀无限的智慧和慈悲。作为佛教教义的象征,它代表着“十二因缘”的延续性。对于藏传佛教来讲,吉祥结是吉祥象征“丹智”的一种古典符号,是诸法存在的方式。“丹智”意为诸事物皆依附于条件而存在,也就是说它们自身的存在是无法成立的。这就是佛教著名的空性学说。因此,吉祥结相互缠绕的线条结构提示我们诸事物是如何相互连结,并依赖于因缘关系。它自成一个封闭的没有缝隙的整体,显示了以最简单和充分协调的方式代表了运动和静止。在藏文化图像符号学中这种含义就极易被理解了。吉祥结在单独出现时,代表了最高意义上的吉祥如意。吉祥结的应用也有许多不同层次。由于诸事物都是内在相互作用的,因此,将吉祥结置于物品上则可以被认为是试图在赠予者和受赠者之间建立起吉祥如意的桥梁,同时也使受赠者的未来与一种吉祥的氛围相联系,并表明未来的好结果源于现在种下的原因;吉祥结无始无终的延展性,彰显出佛陀智慧的无限性。
在以“吉祥”而相结合之“结”中,每个个体之善愿成为点,点与点之善愿相连成为线,线与线之善愿相交织成为普遍之面,面之善愿成为整体,点点相连,环环相扣,使善念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趋入众人之本性,而成就社会之和谐。如社会中个体发自一个善愿之心,善愿之心相互影响成为纵横之交织,使之每人善而人人善,人人善而群体善,群体善而社会善,社会善而趋于大同之至善至美。这应是佛智显现吉祥结之本意。
其七,胜幢。胜幢意为旗子、旗帜或大旗,最初是古印度战争中的战旗。它的形状是从宝伞中发展演变而来的,有三层以上的圆柱状、层叠数目不等的丝织品制成的帷幔,帷幔上层以木架撑起,中间用一根木柱支撑着上面的木架,顶端点缀着四条绸带,形成一种旗杆的样式。旗杆上缀满珠宝,饰有月牙和太阳,还裹有三层三色丝绸,丝绸上装饰着三胜兽(八足雄狮、长毛鱼、海龙)。这种物品也经常用金属仿制,时常出现在寺院内、放置在屋顶四角或其周围作为装饰。它的象征意义是战胜一切烦恼,不和谐或是障碍的旗帜。
在早期佛教中,摩羯头旗幢最初是吠陀时期欲神的标志。欲神在印度教中与四魔的作用相仿,它试图阻碍佛陀获得圆满。这四魔是阻碍修行者精神提升的障碍者。四魔中占首位的是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的魔;第二位是烦恼魔,指贪嗔痴习气能恼害身心的魔;第三位是死魔;第四位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该魔王就是欲神。据说,在获得圆满之前的一个黄昏,佛陀通过修习“四无量心”战胜了天魔。清晨时,他战胜了五蕴魔和烦恼魔。在其长寿生命结束前三个月,佛陀最终战胜了死魔,凭借着大无畏的决断力,佛陀进入了大般若涅槃境地。胜幢的意义也就作为佛陀战胜四魔、一切烦恼障与蕴障之胜利的象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