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港澳台

2015-01-14 15:10
小康 2015年1期
关键词:港人两岸关系澳门

台湾《旺报》

两岸关系前景“没那么糟”

近期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一行再深入台湾基层参访,与民众对话后可以发现,台湾民心拥护两岸和平发展,并不受到朝野政党政治立场或政党轮替之影响,原因何在?首先,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贸易关系要持续发展,台湾要融入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基本上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共识,更是台湾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方向。再从现实国际政治环境来看,改善并强化与大陆的关系,仍然是台湾和国际经济政治接轨的必经途径,企业家前往大陆寻找商机,台湾青年前往大陆进修深造,仍然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民进党对此即使不同意、不满意,却提不出具体可行的对案,第三,如果从长期角度观察民进党,就会发现该党是典型“机会主义”的政党,从历史来看,民进党在有胜选执政机会时,往往会选择采取政治战略上的急转弯,在蓝绿问题、两岸“统独”问题上进行路线调整,以胜选为最大考量。由以上几点观之,面对未来几年两岸关系的发展,非但没有悲观的权利,也没有失望、迟疑的必要,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开放与闭锁路线的矛盾,而是心理、社会、文化与生活层面的整合,远远落后于经贸关系的整合,这才是真正值得忧心的地方,也是两岸有识之士应该共同努力的课题。

《香港商报》

港青“向上流动”应放眼四方

近来部分港青愈来愈激进,除了不良政客作恶之外,其根源更多出自对现实不满,对前途失望。应当让港青得以各展所长,争取向上流动的机会,对香港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不少年轻人慨叹香港上流机会小,其实毋须自我封闭,世界尽是发展机会,当中内地发展势头强劲机遇良多,为青年人圆梦提供了更多选择。梁振英此前曾指出,香港的人才不到外地打拼,就没有横向流动;没有横向流动,就没有向上流动。部分港青喜欢抱怨社会上流机会小,“输在起跑线上”,但诚如中大校长沈祖尧建议,多游去不同的地方看看,池里不仅有大鱼(激烈竞争),某些地方还有珊瑚,有“正澫”可发掘的。青年人惟放开双眼,有自信,勇拼搏,不愁没机遇没前途。

《澳门日报》

回归15年 澳门民生福利居世界中上水平

澳门回归祖国后,为在二次分配中较好地体现公平,让市民能切实共享发展成果,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体系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成果。目前,澳门的民生福利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已领先周边地区,处于世界中上游。澳回归以来,随着澳门经济增长提速、就业人口大幅增加,失业率连年降低。目前,澳门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养老保障基本覆盖全体澳门居民,而仅现金福利就包括:现金分享、公积金账户预算盈余特别分配款项、社会保障津贴、医疗券、住宅单位电费补贴、学生津贴、持续进修计划、豁免房屋税和部分印花税、减免职业税和额外退税等政策。回归后,澳门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学有所教基本实现。2007年起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免费教育,比回归前延长了六年。

台湾《立报》

台湾博士过剩 引发就业前景隐忧

台当局“教育部长”吴思华说:“十年后流浪博士会比流浪教师还多。”台当局“教育部”现有资料显示,台湾每年可培养出5000名博士毕业生,估计有3500人投入职场,但每年至少有3000名博士找不到学术工作。面对问题,吴思华的看法是,大学聘用博士生时,不应只是把他们当学术研究的助理,还要培养他们进入业界的能力,否则就是学校和老师们失职。要解决博士毕业生过多的问题,正本清源还是一个总量管制问题。也就是“教育部”在源头先思考,台湾未来发展的策略与方向,推估10年以后可能发生人才短缺的方向在哪里,于是引导各校博硕士招生时,就朝未来发展方向前进,至于有人才过剩疑虑的科目,那就减少招生名额。

香港《大公报》

年轻人有三大人生挑战 供养父母压力大

最新“汇丰香港财富调查”显示,香港各年龄阶层港人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各有不同,年轻一族面对人生的三大挑战分别为供养父母、通胀和供楼。汇丰调查访问了1000多名年龄介乎18岁至65岁的市民,其中,年轻上班一族(25岁至29岁)的最大挑战为供养父母退休生活(49%),其次是通胀(48%)及供楼(44%)。而30岁至49岁港人的最大挑战,是确保拥有足够资金应付子女教育,至于准退休港人(50至65岁)面对的主要挑战为应付退休及医疗开支。

猜你喜欢
港人两岸关系澳门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港人北上吸毒活动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闽港人多语现象之初探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长水港人行景观桥方案设计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