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学,被忽视的归来游子

2015-01-14 10:24赵大因
出版参考 2014年24期
关键词:框框副刊澳门

赵大因

读罢王列耀、龙扬志所著的《文学及其场域: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1999~2009)》,感慨颇深。本书选择了从澳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澳门日报》入手,以报纸副刊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自1999年澳门回归以来的澳门文学历史语境转换过程。

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一次传入的起点在时间上是明末清初,在地域上就是澳门。”的确,澳门算是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桥头堡,它称得上是第一个开放的文化特区。在这里,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了密集的对话。从此以后,不仅是在政治和商贸往来中有了中西交汇,两种异质文化也在不断交流、碰撞,产生火花。

然而,同样曾是西方殖民地,香港和澳门的文学有着不同的发展,受到的关注也不尽相同。香港大学高级研究员郑炜明曾提过这样的观点:内地许多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台湾、香港和海外的华文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独独对澳门文学冷淡,即便有人写了评论或研究文章,也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失公允的。

笔者认为,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中文读者来说,提起港澳台及海外文学,印象更深刻的恐怕是金庸古龙的武侠、琼瑶的言情。澳门文学则处于一个尴尬的、毫无人知的位置,它更像一个远游归来的、外表时髦、内在古典的年轻人,在家乡的长辈与同样远游归来的同辈面前,却毫不引人注目。

事实上,在澳门400多年的历史中,作为一块殖民地,它与很多非洲、拉美、东南亚的殖民地(甚至是香港)的境况都不同——在文化上,它一直都与宗主国保持着疏远的距离,而与中华文化维持着“源”与“流”的关系。葡萄牙对于澳门的统治与渗透,仅仅体现在器物层面,如先进的现代工业、南欧的土特产以及各种西式建筑。现如今去澳门旅游,也会有这种感觉。《澳门日报》副刊编辑廖子馨曾说,澳门的建筑,大多是“中国人居住的简陋房屋,西人葡人的宽阔邸宅,葡人传统的广场、大街,聚集中国人的小巷”,而笔者漫步澳门街头,也确实对此景象印象颇深。澳门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活动,也都与西方拉开了不止一星半点的距离。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也扭转了自己的一贯看法,原以为澳门人的宗教信仰已是大大偏于西方基督教,然而被告知当地的华人普遍还是信仰佛教的,推崇的也是传统的儒家思想,讲究仁爱,崇尚淳朴。

即便是这样的澳门,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澳门的文化或是文学,依然是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甚至给人一种“既中又西,不中不西”的感觉。澳门回归后,虽然在政治上的身份得以承认,但是在文化上的身份,却依然犹如徘徊家门外的归来游子,迫切地想得到家里人的认可与肯定。

20世纪80年代,澳门文学曾掀起一阵寻求“自我认同”的浪潮,港澳诗人韩牧曾说过,澳门文学的形象,应有澳门本地作家、诗人等文化人支撑起来,郑炜明、张志和(香港三联书店编辑)都曾在不同场合提到过界定澳门文学的标准。而塑造澳门文学形象的“重要阵地”,就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中文报纸副刊。

可以说,中文报纸副刊对澳门文学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维系了大量的作者团队和读者群,另一方面,也帮助澳门读者极大提高了对中文作品的接受能力和欣赏水平。而在报纸副刊的文学创作,被报纸版面切割成一个个框框形成专栏,每一个框框所能容纳的文字有限,多则几百,少则百十来字。这种独特的“框框文学”,也规约了澳门文学的题材、体裁和主题的发展变革。在题材方面,现实类题材和情感类的文学发展得非常快。在体裁方面,与港台文学不同,澳门的诗歌、散文、戏剧发展较快,小说则发展滞后许多。

说到澳门的诗歌。澳门的新生代诗人的作品,让笔者颇为赞叹。有成长在“后回归时代”的诗人的感悟,有运用对照手法表达现实的压抑生活,有通过空间建筑感知澳门的历史变迁,也有回顾殖民地时期的风景并与当下生活构成拼贴交融的慨叹,更有对照历史后,更为自觉、强烈的现实反思……

猜你喜欢
框框副刊澳门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框框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框框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