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影响下图书编辑应具备的能力

2015-01-14 10:11李玲洁
出版参考 2014年24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时代

李玲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出版产业带来众多影响,并由此对图书编辑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只有适应这些影响且具备相应的应对能力,才能顺应出版产业新形态的时代发展,履行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为: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在合理时间内无法通过人工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在总数据量相同的情况下,与个别分析独立的小型数据集相比,将各个小型数据集合后进行分析可得出许多额外的信息和数据关系性,可用来察觉商业趋势、判定研究质量、避免疾病扩散、打击犯罪或测定实时交通路况等,这样的用途正是大数据盛行的原因。

针对出版产业而言,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技术不断推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传统媒介的更新、阅读方式的改变、知识结构的升级都在潜移默化中使出版产业向数字化发展趋势蔓延。这就要求传统出版产业从以往以图书、期刊为纸质媒体的单一粗放型生产模式向以知识要素为单位的多元集约型生产模式转变。

大数据时代对传统出版产业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对传统出版产业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服务内容数字化

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时代下,出版单位将从出版图书转变为出版数据。庞大的互联网系统每分每秒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要求出版工作者对海量数据进行二次研究。在以内容增值为目标的传统出版模式基础上,加强对数据的整合、筛选和提炼,深入挖掘读者的潜在需求,融合用户体验技术,把出版看成是对读者提供数据内容服务的过程。

2.内容制定精细化

多元化的媒体终端阅读方式从书本阅读转变为知识要素阅读。这就要求出版工作者通过对知识内容、读者需求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将一个个高度浓缩的知识要素与终端读者的知识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看似碎片化、信息冗余的内容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组织在一起,让数据服务变得全面、精准和立体,从而形成一个大数据研究与学习的平台,推动出版产业向数字化内容服务型、精细化知识驱动型转变。

3.需求预测定制化

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核心功能是预测。大数据技术运用数学算法进行数据分析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读者的个性化内容定制是基于对读者阅读行为与喜好的分析,数字阅读工具可以记录读者在终端的一系列行为,如阅读时间、地点、历史阅读页码、每页停留时间等信息。出版工作者通过掌握读者的阅读行为趋势和偏好,对终端读者进行定制化的精准推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需出版和个性服务。这种为读者提供的优质、个性化的专属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付费的可能,为出版社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读者对这种有针对性的资源进行阅读可以说是深度阅读,很容易形成主题、专题,培养了阅读优质内容的习惯,在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参与感、互动感得到增强,大幅度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4.产品形态多元化

大数据影响下的出版产业强调跨学科、跨行业、多角度的多媒体展现,在形式上综合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软件模拟、数值模拟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技术和手段,为读者展现立体化、可视化、动态化的知识形态,把读者的思维带进无限的知识空间和想象空间。多元化的产品形态将推动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发展,使得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音乐等传媒领域因大数据趋势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应具备的能力

图书编辑作为新技术、新知识、新文化的传播者,必须认识到大数据对出版产业带来的影响,认清出版行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在数字化阅读对纸质阅读带来严重冲击的背景下,图书编辑应具备有以下几项能力:

1.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下,编辑要熟练地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从门户网站、手机应用程序、在线平台、电子书阅读器等多样化的媒介中能熟练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新闻和信息,并对信息的价值、市场和质量进行捕捉、判断和策划,培养编辑的职业敏感性。同时还要重新审视与作者关系的传统观念,突破以前靠出版社名气、作者投稿或是靠上级部门转稿认识作者的途径,应积极通过各种会议、论坛、博客、即时聊天工具等媒介与作者沟通结识,尝试网络发帖征集稿件、微博营销、朋友圈推荐等新技术方式,为传统出版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2.深度选择与精细加工能力

良好的文字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是编辑的基本技能,也是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但是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浪潮,编辑应该转变角色,快速融合到新媒体的环境中,以全新的理念来承担内容选择和信息加工的职能。面对海量的信息,没有编辑的选择与加工,就不可能为读者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和优秀的内容。在数字出版过程中,在保障编校质量的基础上,编辑要了解和把握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在面对复杂冗余的信息海洋时,充分发挥编辑的深度选择和精细加工能力,为读者呈现优质、精准的阅读资源。

3.需求预测与分析能力

出版工作的宗旨就是为读者提供知识资源服务,那么读者的需求就是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着手点。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的新媒体环境中,读者对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受到个人专业、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年龄阅历和个人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出版物有专业知识学习、业余扩展消遣以及精神寄托等多种心理需求的倾向,从而衍生出读者对出版资源多元化、立体化的需求。读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随着新媒体的渗入而深入,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和数量也有显著的递增。许多读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纸质图书中提供简单的知识和信息本身,他们会提出新的更高的知识和信息需求,迫切希望获得富有个性化的、最有参考价值的多样化阅读资源。编辑应针对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在工作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善于捕捉读者的喜好和倾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做市场调研,培养精准的策划意识,制定个性化的内容文稿,打造富有创意的产品形态,做新时代文化的推动者。

4.融合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切进步的灵魂。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创新才能带来经济的发展,出版社只有有高质量的图书创新品牌,才会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大数据时代使得信息传播出现了一种信息技术向全球加速传播方向演化的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了信息传播媒介特别是编辑这个典型信息传播工作者的理念,使得参与信息传播的主体、对象、场所、途径、方式和结果等都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为编辑理念的更新提供了可能和契机。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读者由单一的、传统的文字阅读变成随时随地、多样化的电子阅读,可以融合图片、音/视频、动画、跟帖评论、转发分享等多种形态的资源内容,颠覆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将读者、作者带到全媒体的阅读、写作模式中,增强编辑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二维码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图书、期刊等纸质媒介可以把出版社和编辑部的官网微博、作者和编辑的电子邮箱等数据信息制作成二维码,放在封底、勒口、腰封等位置,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方便其进行网上阅读和手机浏览,同时还可推送该图书的一系列衍生信息,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

结语

随着网络媒体及各种新兴媒体的发展,一场信息革命正悄然袭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编辑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环境,树立新型数字型编辑理念,处理好信息传播企业市场性导向与创意性导向之间的关系,突破传统编辑方式、传播模式以及盈利手段的单一局面,在出版发行过程中体现出个性定制服务、需求引导策划和创意融合理念,从而将信息传播的高附加值优势展现出来,做新时代的文化传播者和推动者。

(作者单位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图书时代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