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民+王书挺
样章审读是《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明确要求的编辑工作流程【在《规程》中,样章称为试写稿(试译)稿,为表述简便,本文仍沿用业内的习惯叫法,称为样章】。《规程》虽然将样章审读列入责任编辑工作范畴的组稿流程,但同时要求“复审和终审人员也要参与审读、讨论”,这一方面说明样章审读的重要,另一方面也说明样章审读是涉及三级审稿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仅从责任编辑的角度,谈谈样章审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对于试写样章的审读工作,不少编辑只是简单地把它作为一项例行公事。只是告诉作者出版社需要试写样章,然后就静等作者提交了。这样做是有问题的。试写样章的审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责任编辑要综合考虑作者、编辑的各种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并逐步加以落实。
一、样章审读前要做好基础工作
1.编辑自身要考虑的因素
(1)编辑要结合自己案头工作、出差以及部门选题计划要求等情况,合理安排不同书稿样章的交稿时间和审读时间。避免作者不能及时交样章影响自己工作进度,或作者及时交来样章,编辑自己却没有时间审读造成空置时间过长情况的出现。编辑制订工作计划表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
(2)编辑要对书稿(包括样章)进行整体规划,包括书稿的章节安排、内容要求、语言风格、书稿的总体字数、是否有注释、索引、参考文献等,争取做到,虽无成稿,但书稿情况了然于胸。在此情况下,就能做到选择最典型的章节让作者去试写样章,试写样章的效果才最好。
(3)编辑要加强与作者的沟通,要把编辑对书稿的上述意图以及写作要求等,尽可能准确地“灌输”给作者,尽可能完整地落实在样章中,确保样章的质量。在试写样章过程中,与作者交流得越多,样章质量就越有保障。认为样章写作是作者的事,“放任”作者随意去写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4)针对不同作者的特点,采取合理的催稿方法和频率,确保作者及时提交样章。
2.针对作者要做的工作
(1)不同职业和年龄段的作者,其写作进度受家庭生活、工作(出差)、假期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编辑要针对这些特点,通过和作者沟通,预估出作者的写作速度,合理安排样章的交稿时间。例如,作者职业是教师,就要考虑其试写样章尽量安排在假期之前,这样,样章试写完成后,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完成整本书稿的写作。
(2)作者是否出版过图书,是否在本社出版过图书,其写作质量会有较大差别。编辑在安排试写样章时,要根据作者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是新作者,则编辑要花更大的精力与作者进行交流;如果作者之前在他社或本社出版过图书,则编辑只须强调本社的特殊要求即可。
(3)作者的性格特点,也是编辑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发现作者比较坚持已见,不易接受他人意见,则编辑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先期与其沟通,力争在试写之前达成共识,然后再安排其进行写作。避免未经充分交流,造成样章提交后问题太多,影响下一步的合作。
(4)多作者合作创作时,极易出现作者之间写作差异较大的情况。要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编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设立主编,不设主编的要设统稿人,样章试写完成后要由主编(统稿人)先行审读和修改,之后再送交出版社;二是要争取安排其中写作水平相对较差的作者试写样章,这样编辑审读样章后发现的问题较多,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之后的重复工作;三是编辑应要求主编(或统稿人)将样章和审读意见发给每一位作者,可以起到举一“儆”三的作用;四是如果书稿比较重要,或项目比较大,可以要求每位作者都试写一部分样章,必要时可以召开编写研讨会,最大程度地降低图书成稿存在问题的风险。
二、样章审读的操作方法
如果指定作者试写的样章比较典型,那么作者试写的样章基本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作者的真实水平和写作特点。因此,在审读样章时,花费较多的精力去审改样章,对于整体书稿的质量来说,确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点考查样章的内容质量、文字质量和格式规范质量
(1)内容质量
内容质量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内容问题(又称导向问题)。这是编辑把关的首要问题。二是科学内容问题,主要指学术观点不正确或存在专业内容差错。如果以上两类问题较多,会直接影响书稿的出版价值。发现此类问题,一定要高度警觉。要具体分析是作者本身政治观点不正确,或作者学术水平较低,还是作者敏感度不高产生偶发错误。无论哪种情况,编辑都要从作者的选题把控能力角度,考虑是否更换作者。
(2)文字质量
文字质量分为语言风格和写作水平两个方面。语言风格主要体现了作者的写作习惯和特点。但是对于书稿来说,语言风格一定要与书稿本身的特性相符合。学术类著作的语言风格要严谨、庄重,科普类著作的语言风格则以平实为主,而少儿类或文学类著作则可以依作者的习惯,语言风格既可以活泼,又可以平实。但各类著作的语言风格不可以随意调换,特别是学术著作不能失去其严肃性。同时一部书稿要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性,不能一章严肃,一章活泼,或前部分严肃,后部分活泼。写作水平是作者文字能力的体现。如果样章的语句不通,或不知所云,或错字连篇,编辑则要考虑样章是否有进一步编辑加工的基础。
(3)格式规范质量
格式规范主要指书稿中的图、表、注释、引文、索引、参考文献、符号、公式、量、单位、数字等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对于一般作者来说,特别是初次写作的作者,格式规范方面最易出现问题。编辑在审读格式规范方面问题时,可以逐项改正,要求作者按改正后的正确格式进行撰写即可。必要时可以给作者提供相应的模板。
2.样章审读要做到“三先三后”
(1)先通读,后精读
在经过通读,对样章有了基本的认识,初步判断样章具有采用价值的基础上,再开始精读。避免花费较多精力精读后才发现样章不具备采用基础,浪费时间和精力。
(2)先字句,后段落
在精读时,要对每一个字句进行审读,把所有的差错尽可能都指出来。这样虽然花费时间较多,但对指导作者进行后续书稿的写作以及后期的编辑加工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时,在经过字句审读后,对样章的了解会更透彻,再进行段落调整也会更容易。
(3)先分析,后归纳
对发现的问题,先分析其性质,然后进行归纳整理。为下一步撰写审读意见打下良好基础。
三、样章审读意见的撰写
在进行样章审读后,要给作者提供审读意见。由于在样章稿面上已做了标注,因此审读意见要尽量简洁明快、突出重点,只对大的问题进行评说即可,其他具体问题可参见稿面标注。
在撰写样章审读意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实事求是地对样章进行评价
对样章的评价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既不能以偏概全,因某方面存在问题而否定全稿,也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一味肯定,更不能因作者的地位(职务)高低而有所偏倚。
2.要尊重作者
不能因作者的学术观点不同而否定稿件,不能因作者的行文习惯而否定稿件。特别是在对稿件提出否定性意见时要特别慎重,避免伤害作者感情。
3.文字要平实
审读意见是对问题的客观描述,态度要客观公正,用语要平实简明,不要掺入个人感情,不要进行学术争论。
样章审读仅是编辑工作的一个很小的环节,但就是这个小环节却在很多时候左右了整部书稿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限于篇幅,本文未能对在线编撰系统下如何进行样章审读等更深入的问题进行探讨,只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单位系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