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读报告:重申编辑的意义

2015-01-14 09:57宋焕起
出版参考 2014年24期
关键词:书稿选题图书

宋焕起

审读报告是实施图书选题的具体步骤和进行稿件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图书出版过程中最前端的质量把关口。保证图书质量对出版社而言,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使命。但是出版企业在加强质量管理与促进经济发展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淡化了这一重要的图书质量保障环节,让审读报告流于形式,甚至是缺失。正是出于这样的观察担忧,同时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2014年出版质量专项年活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主办了2014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旨在为我们出版企业从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找到一个切入口,使其成为出版企业提升图书出版质量,打造出版品牌的一个极其务实的抓手。

2014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于5月启动,截至7月中旬评选资料收集结束。组委会不断收到来自出版集团或出版社的反馈信息,大家都给予了活动极大的肯定与支持。在组织评审的过程中,各评审专家在评审会上更是表达了参加这个活动的激动心情,并充分评价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作为承办单位,出版参考杂志社也希望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为出版业服好务,为出版业贡献我们的微薄力量。当然,我们更希望能把活动组织好宣传好,使这项活动成为一个品牌,一个标杆。

接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来的红头文件,赫赫大字印着关于举办首届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征稿信息。先是未反应过来,再定神确认,果然如此。在还没有深入思考其中意义的时候,我已经为此举颇感欣慰。欣慰的是,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出版界各种评优评奖活动名目繁多,评选项目有选题的、栏目的、装帧的、营销的、印制的,还有评编辑人出版人的,不可谓不齐全;评选机构有政府的、协会的、群团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不可谓不精明。各种评优活动,总体来说是很好的,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但细细盘点发现,仍有疏失,就是忽略了对编辑审读报告的关照,没有设计推出关于评选优秀审读报告的。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领导和团队的作为,不能不说是个创举,开了一个好头,也带了一个好头。当然,活动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批准和授权,显示了政府的辨识力和权威性。

当我有幸应邀荣任评委并参与这项活动,经过实际审阅材料,与业界专家切磋交流,真正咀嚼其中滋味后,起初的欣慰即发酵为个人更多的感想和心得。《出版参考》的编辑约我写出来,恰好可以就教同仁。

审读报告不能小觑

众所周知,我国的出版业转型之后,市场化成为主导力量。近年来传统出版社又面临严峻的新兴介质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挑战,重视选题策划重视内容创新重视读者口味需求,绝对是对的,因为生存压力与内容要素大于天。没有好的精明的创意和策划,没有辛勤而富有成效的组稿,图书、刊物就没有存在的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问题是,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忽略了出版物,尤其是书稿和内容的编辑审读加工环节。谁都没有说审读加工不重要,也不可以这样说,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抓大放小”的做法。“大”即选题策划,“小”则是案头。各出版单位在经济效益驱动与压力下,树立的样板多是创利英雄,销售状元,获奖大户,而审读与加工排在了末尾。普遍的是嘴上说重视,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概言之,重策划轻案头是个不争的事实,其结果是审读报告环节掩盖在其他诸环节特别是选题与策划的光环里,黯然失色。

我们说,有责任的出版人、编辑人不能小觑审读报告。审读报告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选题策划打头,审读报告断后。到了审读报告的环节,编辑工作才算终结。重视显性光鲜的东西,忽视隐含幕后的角色,是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但是,审读报告再轻再小也很重要,况且它不轻更不小。

首先,报告标志“选择”的落实。选择,是编辑业务的本质要求。一个选题或者一部书稿,能不能出版,不是简单选题策划和论证会可以决定的,当选题列入出版计划和书稿进入编辑程序后,其“生杀权”,即选择的权利便理所当然地移至编辑的审读。如果整体达不到出版水平,可以整体否决;如果局部达不到出版标准,由审读提出退修,是编辑责任的应有之义。而修改与完善的工作是审读之后的加工。只有编辑通过审读的评判和鉴别,决定稿子可用,并完成后续修改,选择才真正落到实处,一部合格的、优秀的图书才可以付梓“问世”。当然,在实践中,有出版单位将审读与加工合二为一,糅合一体。做法上的分也罢合也罢,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审读报告形成后,选择,才最终落地。

其次,报告承载编辑活动纪录。选择的落地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留下“痕迹”,痕迹就是“立此存照”,就是一个选题一部书的“史记”。通常讲编辑工作重要。怎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编辑的审读与加工,包括三审,选题价值的研判和确认,书稿的科学性、学术性、阅读性、艺术性,以及各个方面的出版因素都将通过审读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包含修改加工的编辑含量,这个选题和这个书稿为什么可以出版,怎样出版;或者不能出版,以及经过了怎样的处置才得以出版,其中来龙去脉,个中缘由,不能空口无凭,都要言之凿凿,都要通过记录的环节表明出版者的责任和意义。

再者,报告体现编辑的价值。业界有俗语,“编辑为他人作嫁衣”,指的是为书稿作者,学者、作家、艺术家、科学家,总之为出版物的原创者服务。这是对编辑工作状态与属性的形象表述,是有道理的。但必须看到,本质上编辑工作也是一种创作,是一种隐含在原创之下,不为人知,默默耕耘,发挥评判、品鉴、修改、完善的再创作功能和价值。每一位友善正直明理的原创作者都承认并感激编辑的这种无名英雄作为,他们隐形自我、奉献智慧、成就书稿。只有读过编辑的审读报告,才可以看到这种工作的重要性和再创作的伟大:原本属于作者光荣的一部著作,其原始创作尚有如此这般的捉襟见肘,甚至硬伤,是有了编辑的才智,才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光鲜的嫁衣是编辑裁剪的。

最后,报告折射编辑水准与责任。编辑的劳动犹如巧手裁缝,其创造力和贡献,既是整体编辑工作的记录亦是个人专业水准、文化素养、文字和审美功夫,包括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一部审读报告可以清晰地、完整地折射一位编辑人的业务品质。艺术上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之说。实际上,审读报告亦“报告如人”,或犀利锐气,或温而敦厚,或赞叹激赏,或扼腕痛惜,殷殷之心及其修养积淀皆在字里行间。

重申审读报告的意义

审读报告的意义可能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温故而知新。疏失的东西被捡拾回来,剥去附着的东西,还它应有的色彩,重申审读报告的意义,首届评优活动功不可没。实际上,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图书出版(期刊报纸媒体亦如是)作为产品形态,它们是一个整体。本人一直认为并在很多场合强调,书籍是一件作品,犹如一件艺术品,有特定的丰富多样内容,有装帧设计的美妙形态。它们是紧密融合一起的,生产制作的过程,也是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而购买和阅读书籍就是一次愉悦的鉴赏活动。从这样一个视角看,可以形象地说,图书选题策划的前提性工作,好比艺术师在纷繁的石料中发现一块优质的璞玉。璞玉再好也是璞玉,同理,再好的选题也是璞玉。选题和选题策划,包括组稿的价值是选择和提供了优质璞玉,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但不是全部。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雕琢与打磨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过程。对于图书而言,雕琢与打磨就是审读与加工,包括作为最终“结项”的标志与记录的审读报告。可惜的是,很多好玉未遇上雕刻高手,“雕工粗糙”毁了一块好玉。粗制滥造的情形在急功近利和鱼龙混杂的工艺美术界十分普遍。那么,我们的出版业,我们的编辑工作,我们的审读加工又是如何呢?前面已经涉及,用类比的方法说,存在相同的情形。一方面,必须承认,作家、作者的选题与书稿,绝大部分是好玉,名家大家的手笔不凡,注定图书的核心价值。但是,一部优秀的原稿,在未经出版,主要是未经编辑加工之前,仍然是璞玉,是优秀出版物的可能性条件,不是必然条件,必须经过雕琢与打磨。雕琢与打磨普遍适用于任何作者和其书稿。鲁迅是大作家大文毫,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他深知作者作品存在瑕疵和不足,因此对于编辑的辛劳,对于经过编辑审读加工,使一部书稿臻于完善,甚至提升,是充分肯定的。几乎所有的大师们都是如此认同编辑工作的。容不赘述。

本人当编辑时,曾参与策划过当代学术名家自选集丛书,有幸担任冯友兰、费孝通、邓广铭和张岱年等大师巨著的责任编辑。审读加工的过程,是一次求师问教的过程。首先是拜读,其敬仰之至,难以言表。其次也是秉持编辑神圣职责,发现疏失与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的过程。对于一些文字和表述上的微瑕,我还是诚惶诚恐、审慎地向大学问家们提出来,与他们商议核对。令人感动的是,在交谈中,他们每一位都是胸襟博大,虚怀若谷,坦然正视,都是提携后学,尊重编辑,一一改正。尤为难忘的是,他们还不吝赞扬,肯定一个年轻编辑的真诚与尽职。举此例证,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雕琢”与“打磨”,对于出版而言,对编辑职责而言,著作人与编辑人是平等的。关键是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和出发点,都是为了打造一件完美的文化与学术作品,力争成为佳作和传世之品。

审读报告——编辑“心灵手巧”的体现

当然,著作者的写作与创作水平有参差,选题和书稿的基础、底子也不齐整。水平高的基础好的,审读加工的任务即得心应手,反之就会投入较大的精力。也正由于此,越是繁难和问题书稿,越是编辑的英雄用武之地,审读报告便尽显英雄本色。

因此,做好审读加工案头工作,写好每一份审读报告,做一个“心灵手巧”称职编辑,是责任编辑的理想状态和样子。所谓“心灵”,是说编辑在进行案头工作中,必须头脑清醒,要对选题和书稿有导向的敏感,专业的把握,以及审美的直觉,本着对作者、读者和出版单位负责的态度,出于对学术文化的敬畏,进行一番审视、研读,进而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和选择:肯定还是放弃。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选题策划人是高明的,责任编辑的心理感应力和灵动性是前者的延伸与补充,一个好选题遇上好编辑才是“佳配”。《文化苦旅》当初就是被“心灵”的编辑从将要丢入字纸篓里捡来的精品力作。《白鹿原》也曾被一家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单位的编辑拒之门外,一部茅奖作品流入他社。“心灵”的编辑才可以将一个好的选题进行到底,将神圣的选择使命进行到底。

所谓“手巧”,就是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夫,有与作者沟通,提出修改意见,或根据书稿情况,遵循编辑改稿的基本原则,直接做出修改的能力。对于一些特殊书稿,有指导作者,主要是那些初出茅庐,有着写作和创作潜力,却仍不成熟,需要发掘和扶植的新锐作者,给予较多帮助的能力。包括如何控制作品结构,如何确定合理的篇幅,以及如何贴近读者和市场的需求;若是文学作品,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如何调整情节线索;若是学术著述,如何厘清观点和表述方式,如何删繁就简增强逻辑。不论哪类书稿,都要包括处理好图书版式、标点符号、文献注释、目录索引等一系列、一部完整图书印前所必须精准无误的“饰物饰品”。很多书稿就是依靠编辑的“手巧”加工,妙手回春,达到出版水平,甚至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论灵动还是愚钝,不论是巧夺天工还是粗制滥造,审读报告,都将作为一个编辑人“心是否灵”和“手是否巧”的业务记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呈现于斯的。值得同仁们在意。

审读报告不是单纯的报告

本届评选活动得到广大出版单位的支持,很多编辑积极响应组委会邀请,送上自己的报告成果,敢于亮剑。通过评选,通过对“审读”的审读,发现了不少好“作品”。这种参与性和成果反映了这些出版单位对审读工作的重视,反映了这些编辑同志的责任和水准。由于他们的态度和行动,也给予评选活动极大的信心。但在活动中也反映出一些不足,组委会所做的一个分析是中肯的。譬如,发动和参与的普遍性仍不够。客观原因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知照与宣传尚不充分。但我个人认为,主观上是很多出版单位不重视,以及编辑心理准备不足底气不足。譬如,参评的出版类别不平衡。社科类的多,科技类、少儿类的少。譬如,有份量有影响力的选题明显偏少。教参教辅的报告占了近十分之一,不是教参教辅不可以参评,是说结构上不合理。但所有这些仅是美中不足,评选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是挡不住的正能量,只要经过完善,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个生机勃勃,有个性有引领力的评选品牌出现。我们期盼着。

审读报告不是单纯的报告,不是为报告而报告。评选优秀审读报告也是同理,不是为评优而评优。审读报告评优的本质和目的是,拗住一个工作抓手,通过重视审读与加工,重视编辑工作,尤其体现编辑含量这个要素,实现编辑水平和出版质量提升,有更多更好的精雕细刻,甚至巧夺天工的优秀作品优秀图书出版,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需要。不仅如此,这些图书还能够在读者的阅读和把玩中,赏心悦目,养心养眼。

猜你喜欢
书稿选题图书
图书推荐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