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燕
在教学《“黑板”跑了》这一课时,我进行了一些尝试,通过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设计“名人档案”活动
课文第1自然段,用一句话介绍了安培。学生读完这段后,如果让他们就此谈谈对安培的了解,学生一定是照着书读,不能对课文中的信息进行内化。于是,我让同学们为这位物理学家设计“名人档案”。
我首先出示了“名人档案”的基本模式,接着,让学生为安培设计档案。对于这种实践性的活动,同学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能关注到安培的国籍、身份、性格特点,有的学生还补充用上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通过这样的形式,同学们对安培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二、 “小小摄影师”活动
我让学生做“小小摄影师”,穿越时空,来到法国,来到安培的身边,拍下最难忘的一刻。换了一种形式,学生兴趣高涨。他们一遍遍地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内容,有些学生还简单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时,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有的学生说:“我拍摄的画面是安培一边散步,一边思考数学题。街上那么热闹,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他可真专心啊!”(不光读懂了句子,还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有的学生说:“我拍摄的画面,是安培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粉笔。一般情况下,谁都不会把粉笔放在口袋。可安培却在口袋里装了粉笔,为的就是随时进行验算。”
同样的内容,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学生的表现很不一样。看来,关注学生的兴趣,设计语言训练活动,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 我的“座右铭”活动
故事读完了,我让同学们写一写自己的收获。同学们都能言简意赅地说出自己的收获,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语从学生的口中诞生:
“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专心致志。”
“当你聚精会神地做事时,你离成功就很近了。”
每一节课都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不可重复的风景,因此,教师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