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追求人—物—地系统的最大和谐,创造“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是后工业社会设计责任的集中体现。和谐共融设计包括四个层面:以情感性设计实现人—物的融合,以文化性设计实现人—地的融合,以可持续性设计实现物—地的融合,以及以和谐共融设计实现人—物—地的融合。基于此,后工业社会的设计需明确以下目标:发展服务性设计,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创新设计模式。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和谐共融;服务设计;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21
设计作为技术与艺术、经验与实证、理性与直觉平衡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在当今以和谐和可持续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情势下,需要重新确立其在协调人—物—地三者关系中的作用,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来促进它们相互关系的构建。这是当下设计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对和谐设计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主要是关注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设计思想的挖掘,在实践层面上主要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产品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这些研究为和谐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基础,其不足之处在于对和谐设计的研究局限于产品与环境二者的关系分析上,以及物质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上。
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和谐的期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要求产品与环境相互融合,还希望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更关注人、产品、环境三者的和谐共融。
基于此,本文拟从构建人、产品、环境的和谐关系出发,提出后工业社会的设计目标,以期有助于设计更好地承担其社会责任。
一、当代社会语境与设计理念
就社会理念特征而言,传统的工业社会崇尚分析性思维和机械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立性的思维特征。这种思维倡导以生产与消费、欲望与财富为主要目标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以个体能否拥有、炫耀和消耗产品,以及能否自由选择、从而获得个人化的产品为指针的价值判断[1]。因而,在工业社会,人被物所包围,人的肉体与精神相分离,忘记了如何去触摸、感受和思考。
以传统工业社会为基础的设计,主要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注重赋予物品新的造型特征,从而引起人们对物的欲望,促进物品的销售。设计成为生产和销售的奴仆,侧重于考虑物品的消费、持有和使用[2]。因而在以消费符号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环境中,设计需要把人的需求转换成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以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而无视其他诸如环境、社会等价值体系。
然而,后工业社会重视均衡性思维,倡导以地域文化为底蕴的价值多样性,注重从宏观角度对彼此不同的系统、环境因素一视同仁的整体性思维[3]。基于此,人们的生活观逐步摆脱物质主义的价值诉求,进而关心知识的积累、文化的交融与思想的融合,追求自然保护、社区服务和社会和谐等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后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正朝着情感交流、合理使用、自然和谐的方向转变。
因而,在后工业社会,设计是技术革新、文化与情感交流的重要因素。设计的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及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要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合适的形式并协调其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平衡用户、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个人、集体、社会带来利益和自由,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可持续发展性。
由此可见,在后工业社会,设计要超越物质的硬件领域,将非物质、非可视等价值包含进来,由物质产品向非物质产品延伸,以追求人—物—地系统的最大和谐为目标,兼顾多元、和谐有序、包容开放。设计的目的应是追求功能性之外的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以期创造“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因而,和谐共融应成为后工业社会设计的核心理念。
二、和谐共融设计的四个层面
1.以情感性设计实现人—物融合
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工业就一直以大批量生产为基础,其基本构架也始终以规格化的量产作为根本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界不得不把社会大众都假设为特征相似的一个个消费群体,并以此满足其大规模经济发展的要求。消费者只能用规格化的概念去适应被标准化了的产品,被动地满足产业界大量生产所需要的条件。这种纯粹的理性化和经济性观点,建构了一套以实证主义、工具理性为特征的意义体系,完全忽视了人性的心理需求,遗忘了人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得对物性的理解逐渐淹没了对人性的自我理解。
从1960年代开始,平等和均衡的市场开始消失,进入了一个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时代。后工业社会多样化的市场反映出不同群体的价值要求和心理诉求,每个人都希望充分展现其个性,实现其自我价值,做一个有趣味的人,因此个人的独特性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依托。当日常生活产品变成一种仪式和欲望神话时,它们就成了表现个人生活风格的物质载体,因而,产品不再是为了生活的需求才产生的一种物质形式,而是为了取悦使用者而存在的符号,或让自己加入理想阶层的媒介载体。产品的形象解释它的使用者,或者说消费者通过消费产品而被识别。这样,产品就突破了对使用者身体功能延伸的固有理念,构建了满足使用者的恋物情结或欲望的市场根基。在一个物品控制的世界中,设计有着明确的任务——表现
现实社会关系和体现自我价值。因而,设计的职责是表达相互影响的文化、审美或符号上的价值,承载着个体的渴望、记忆和体验的任务。因此,设计需要重视与消费者之间的对话并通过对话产生情感交流。
人—物(产品)融合,一直是设计所追求的核心理念。在后工业社会,随着功能范畴的扩大,其已经扩展到使用之外的情感性领域。发掘情感体验的核心是理解人类如何和应该以何种方式生存。人—物融合,必须根据人所处的宏观与微观环境——民族文化、地域或群体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方式来思考和关照物的存在形式、内容与方式,从而揭示隐藏其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
2.以文化性设计实现人—地融合
以现代主义为潮流的20世纪,带来了思想的巨大解放与技术上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现代主义也消解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消除了多样性而追求均等性,剔除了特殊性而追求一般性。在一个全球化竞争和发展的时代,设计作为经济的产物与工具必然会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作为文化、艺术乃至生活方式层面的工具,设计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亦发挥作用和接受考验。目前,尤其是近现代,在国际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西方设计模式统治着世界范围的设计,设计的全球化、同质化掩盖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在不同时间的差异性需求。
在世界越来越趋向一体化时,地方的艺术形式、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等作为体现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将成为人们欣赏和消费的新领域。因而,各国或地区为了消除全球化的不利影响,正致力于保留其自身文化的特征。这需要在设计中发掘、发现和优化各种物质与非物质地方文化资源,寻找自身文化特质来彰显自己独特的人文特征和文化特色。
在全球化视野下,设计的文化性要立足于国际标准,不能只是基于怀旧之情而去保存那些有奇异风味的地域性显性符号特征,而是要重视个人与群体、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积极意义。唯此,才能保护和发展独特文化的存在模式,并使未来真正成为包括全球化与区域化两大趋势共同发展的时代[4]。
人—地(环境)的融合,要求人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开展有效的互动,关注地域物质资源,以及物产风俗、节庆活动、宗教信仰等非物质资源,以系统、多维的手法对其文化特色、生活方式进行挖掘与整理。这种对设计文化性的构建,需要探索设计的文化意义即其功能性之外的人文价值,以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质。
3.以持续性设计实现物—地融合
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或成员,其生存发展受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制约。但在工业文明语境中,人类出于对科学技术和理性工具的崇尚,把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作为其存在价值的体现。于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影响。因此在当前,人类需要协调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所有的生产、生活活动在生态平衡的要求下进行。为此,我们需要将以增加生产与消耗为目标的社会发展,转变成以减少生产与消耗、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共进的社会发展,建立一个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促进科技发展、实现自我更新的经济社会体系。基于此,设计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不提高生产的成本、不牺牲制造商的利益、不缩减使用的功能为原则,以实现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为目标。因此,在设计阶段就要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规划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设计的目标和出发点,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思考产品与环境的关系,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消极或负面影响达到最小程度,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要实现物(产品)—地(环境)的融合,就要使设计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特征。设计者要在广阔视野和社会责任的指导下,洞察社会发展与环境的承载力,使设计作品经受起时间的考验,产生持久的使用价值。
4.以和谐共融设计实现人—物—地融合
设计虽经历了从机器论、人机共生论到以人为中心、以自然为本的转变,但是其核心价值仍是将物质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物质来适应人的行为、情感,从而缓解人的身心压力、弥补人的知觉感受。从物质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社会存在,设计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难以跳出物质的思维局限,从而很难以多元化的角度来实现人、产品、环境三者关系的平衡[5]。人—物—地的融合,不仅要从多元的角度建立任何两者之间的文化性、情感性、可持续性关系,更应该构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见图1)。
人类社会不仅要发展经济,解决自身的物质需要,更要创造多元化的社会体系,努力使人、社会、环境形成相互支撑的共同体。如果要在社会结构、物质生活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求得科学的平衡,就必须用和谐理念去维持包括物质与精神在内的功能系统的长久运作,以保持生态环境的均衡。
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应满足社会、环境发展或以伦理为底蕴的世界普遍价值。好的设计不仅要使人从科技中获得巨大利益,让人的传统价值与内在体验得以增强,还要将美好的环境留给后代。设计师、制造商应该在人、物、环境中建立和提升新的联系,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
三、后工业社会的设计目标
1.发展服务性设计
要达到人、物、地的和谐,人类就要减少对环境有消极影响的行动,同时保证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人要自觉地从现有的生产与消费模式转向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换言之,若只是把现有的一切重新进行设计,并不能迈向和谐,而必须在寻求新的生活与商业模式基础上衍生出新的消费与消耗系统。和谐设计主要是针对整个生产、消费循环对产品与服务进行整合,以效用和服务去取代物质产品的生产,例如以洁净衣物服务取代对洗衣机的需求。这种能顾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设计创新,便是以“服务”为主的后工业经济模式,即以非物质的“服务”来减轻对物质产品的需求。服务设计可有效地改变现有市场经济化的运作模式和惯性的消费行为,不仅能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新的商业契机。
进入后工业社会后,从欧洲开始,一场用设计重新思考现代商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制造体系的设计变革正在兴起。它通过修正甚至颠覆现有的消费观念,寻求以最低程度的资源消耗与循环利用来创造产品与服务。而且,这种变革已经由理论变为商业设计实践,如“在家办公”“弹性上班”等工作模式,直接影响了当今西方社会的消费价值观。服务设计倾向于用合理的社会服务取代盲目的商品消费,以降低甚至不消耗能源的创新技术来革新生活模式。
2.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
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创新。要把地域文化融入到服务设计的理念中去,或形成一套符合地域文化的服务理论与实践策略,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这关系到设计思想中不同文化的相向交流、选取、嫁接及再造。未能跨越主体文化意识障碍的外来理念,极难融入本土社会并成为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二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传承。传统的文化资源不仅体现为一种对过去历史的怀旧情结和记忆,而且也体现为一种精神传统、价值体系和展示某种能够体现自我、民族和国家身份的文化表征。虽然所有这些在现代化的历程中有所断裂,但它们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和形象体系,却不断地浮现或隐藏在人们的情感和心灵深处,成为一种血脉性记忆。
以文化为本的和谐设计,就是要从现存文化、传统文化在物质、制度、思维等层面进行地域性文化链接。现存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横向上表现为有关社群与社会人文资源的关系整体,在纵向上表现为有关传统与民族智慧的传承与开拓,在物质层面上表现为地域再造物特色或地域性物质资源,在制度层面上表现为地域性的习俗、习性或制度,在思维层面上表现为物质与非物质生产背后的思维与哲学思想。原则上,以文化为本的和谐设计是讲求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人文资源、建制经验和哲学思想的利用与再创,目的是在宏观层面促进资源(物质与非物质)的善用,保持人类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持续性发展;在微观方面使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更易生根于日常生活中。
3.创新设计模式
在后工业社会,消费者已逐渐倾向主动,期待拥有个人化的产品,期望能依其使用习惯或生活需求,自行调整产品而获得与产品互动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以满足个人独特的创意需求。鼓励消费者提出主见、参与产品发展过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客制化趋势,能满足个体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此种现象已成为一股新兴消费潮流。为最大程度实现消费者对个性生活方式的追求,需要改变设计的着眼点,创造出一整套新的设计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应将设计从强调产品外形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强调产品与消费者互动的新模式。因此,产品不再仅仅是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实体,更是一个使消费者进入更高层次生活体验和表达个性的形式。
新的设计模式能使产品及其使用环境具备像生物一样可持续性成长和进行自我进化的特征。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已经不再是一种消费,而是由消费者把产品从生产商那里接过来,进行持续生产的行为,即设计、制造、组装、配销皆可由消费者自行决定。当产品交付给消费者之后,经过消费者对产品的再设计或再创造,能满足消费者多变的创意需求,使该产品的形态、功能、用途、操作方式等发生改变[6]。这样,消费者可逐渐取得对其生活周边产品之创作主导权,发挥其创意,自行设计、改造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所扮演的是一个对“自我生产的申请者”(即那些想自己配置自己特殊的生活空间或环境,而不是服从一个从市场上选取出来的生活风格的人)起导向作用或教育作用的角色[7]。于是,产品的生产制造与消费使用的出发点将逐渐趋于一致,制造商更注意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将其作为产品开发的源泉。
新的设计模式将使现代工业化以来一直处于对立关系的制造商与消费者融合而成为共同体,并发展出协作研发的全新关系。适度放开产品设计权,可以让消费者发挥其创意,由他们来决定产品的功用、外形和意义,使消费者成为产品设计的一分子。企业及设计者应提供给消费者合适的工具或方法,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方便地实现特殊的创意需求或理想的产品形式。
四、结语
在设计领域,构建人、物、环境的和谐关系,符合后工业社会中人们对文化意义和沟通的要求,也符合社会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倡导人—产品—环境系统的和谐共融,协调科学、艺术、经济、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设计实践,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人—产品—环境的开放体系中,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体验、一种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得到升华。设计的责任就是对人类变化着的需求做出敏感的、智慧的、富于想象力的回应,以使其进入文化的、经济的、生态平衡的境界。履行好这一责任,设计就能达到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梁町.持续之道:中国可持续生活模式的设计与探讨[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20.
[2] [美]维克多·马格林.设计问题——理论、历史、批评[M].柳沙,张东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8.
[3] 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编(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30.
[4] [日]黑川雅之.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M].王超鹰,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49.
[5] 张学东.设计的当代语境与发展趋势[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7.
[6] 陆定邦,张嘉玲.使用者接续设计之概念与设计流程[J].设计学报,2007(6):1.
[7] [美]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