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张颖
在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人力资源会计体制不完善等是当前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开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如何寻找改革出路来提升人力资源会计工作质量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此,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困境与出路进行分析。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人力资源会计的工作要比普通会计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就高很多[1]。然而,就当前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情况来看,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是影响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重大难题,而且,从大量的调查数据中显示,人力资源会计从业人员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共同完成任务的工作形式极为缺乏,从而影响到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制度进行。而在大量的实践调查中发现,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体制还不够完善,很多工作环节都无法达到普通会计体制的完善性,尤其是细节性问题的疏忽极为严重[2]。另外,人力资源会计体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虽然《会计法》主要是针对会计工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会计法》中,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法律法规极少,使得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受到了冷落,从而影响到人力资源会计的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将会对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需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更好的提升人力资源会计的工作效率[3]。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将会对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对当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再结合实际的情况对从业人员展开针对性的素质培养,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从而有效的提升人力资源会计的综合素质。另外,应不断的完善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对人力资源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坚决杜绝素质水平偏低的会计人员进入人力资源会计岗位,避免对会计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为了提升会计从业人员自身能力,应完善薪资制度,将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与工作任务、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质量等挂钩,通过对从业人员工作的综合评价来给予相应的薪资报酬,从而有效的激发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其终身学习意识。
人力资源会计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备等,都会对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开展造成制约问题,从而影响到其工作效率,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完善人力资源会计体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促进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法制化进程[4]。首先,应完善相关的体制,针对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现状展开全面的分析,对一些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弊端等进行全面改革,确保人力资源会计体制运行的有效性。另外,可以通过对一些先进的企业单位进行学习,了解他们所开展的人力资源会计先进体制,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将其有效的引用到自身的企业发展中,不断的对人力资源会计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其次,应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不仅仅是对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一种约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为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保障,因此,应对现阶段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排查,对一些不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同时可以采用模拟实践的方式,对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验校,了解其是否存在不妥的地方。另外,为了避免因人力资源会计从业人员的离职给企业造成损失,应落实人力资源会计人员的责任以及从业的相关条例,在离职时,必须要做好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交接,避免或降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比普通的会计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当然,由于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起步比较晚,还有依旧存在很多缺陷以及问题等待我们去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为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做好相关的保障。通过本文对人力资源会计困境以及出路的分析,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自身对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了解,主要对当前人力资源会计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人力资源会计体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两方面解决困境的出路,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提升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效率给予一定的帮助。
[1]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经济研究.2013(06)
[2]高翠莲,王莉芳.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05)
[3]朱惠芹.人力资源的特性对构建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4(02)
[4]张薇.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完善建议[J].金融经济,2015(02)
[5]刘大贤.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1999(07)
[6]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经济研究.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