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刚 徐爱军 肖 月 赵 琨 单婷婷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191;3.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
国外健康产业发展的研究进展
邵 刚1徐爱军1肖 月2赵 琨2单婷婷3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191;3.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
健康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本文首先界定了健康产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的健康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就各国健康产业发展特点做比较,分析各自特点,得出健康产业的发展应注重政策支持,注重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根据国家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宣传,呼吁全社会参与,注重创新,提高研究能力,注重引进社会资本,实现多元化发展。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我国健康产业的布局与发展提供借鉴。
健康产业;发展;研究进展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健康产业也随之兴起,极有可能成为引领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全球范围内不乏健康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本文将对国外健康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在目前的研究中,健康产业有以下三种视角来进行分类[1]:一是以三次产业划分的视角,从大健康的概念去理解,认为健康产业是与健康紧密相关的制造与服务产业体系;二是从健康产业链的角度,将健康产业划分为前端、传统和后端产业,分别达到维持健康、修复健康和促进健康的目的;三是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认为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划分。
我国众多学者认为健康产业涉及健康相关的生产和服务产业。如宫洁丽等[2]指出健康产业是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的新兴产业,包括制造经营和健康服务两项活动。王波等[3]也主张广义的健康产业主要是指与人身心健康相关的产业的统称,是一个涉及制造业、服务业等门类广泛的产业类型。发达国家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正呈现出以制造经营产业为主向以健康服务业为主的转型,进而认为健康产业可以分为健康服务业和健康制造经营业。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于健康管理产业中诞生了现代健康产业的雏形。1969年,美国政府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1971年为健康维护组织提供立法依据,1973年正式通过了《健康维护法案》。在此之后,欧洲的德国、英国等国家也先后建立了此类的健康管理组织,1980年前后亚洲的日本等国家也开始试行健康管理法规[4]。
1984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性,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卫生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渐渐从政府层面布置促进国民健康的工作。如美国正在实施的第三个“健康人民(healthy people)2010”规划;欧盟国家正在实施的第二个“欧盟成员国公共健康行动规划(2008-2013)”;日本正在实施的第三个“健康日本21”国家健康促进行动规划等。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健康产业发展模式,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以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印度及日本进行详细阐述。
2.1 美国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服务业是美国目前生产总值最高的产业,健康产业在服务产业中所占比例最高。美国经济学家预测[5],到2020年,美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将占到美国经济的25%。美国的健康产业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制药与药品、医疗器械和健康服务业。其中又以健康服务为首,占65%,并且每年以70%增长。此预测可清晰得知,健康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本文将从传统的医疗服务行业、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等方面对美国目前健康产业的总体概况做进一步阐述。
2.1.1 健康医疗产业当前美国是健康医疗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健康医疗产业是现阶段健康产业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具有众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健康医疗产业主要有以下4个组成部分,一是医院等医疗系统,二是药品生产业、三是健康管理服务业,四是医疗器械生产业,健康医疗产业无论是收入与就业都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同时,美国不同级别间医疗机构具有明确而细化的分工,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健康服务,不同医疗机构间彼此竞争,促进了发展。在大型医疗机构的中心辐射下,健康服务业资源高度集聚。
美国医疗健康服务业集群形成机制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一是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美国拥有很多在全球范围内研究实力较强的高等学府、医疗机构、科研院,这使得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应充足,给该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优质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处于世界前列的研究机构为产业的创新、技术的完善提供了保障。二是科研项目实施政府采购,联邦研究补助对教学研究型医院研究的投入不断增长。三是政府的投入保障,政府不仅投入大量财政支持科研院所开展研究工作,并且对医疗健康服务业内的企业提供融资、税收、补助金等支持,全面满足企业需求,扶持企业发展。四是通过企业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基于当地科研成果,积极成立生物技术公司。五是产学研完美结合,使集群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2.1.2 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最早出现在美国,近三四十年里在美国的发展和完善日益迅速,形成了一种多方共赢的健康服务体系,健康管理每一个环节的参与人也都是管理者,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健康管理组织、医疗技术人员、患者均参与其中。
以服务内容的角度分析,美国的健康管理由医疗保障系统支撑,主要服务各类群体,大致有3种模式[6]:一是以医生作为健康管理的负责人;二是以雇主、管理者作为健康管理的负责人;三是私人、个人化的健康管理。政府制订健康管理计划“健康人民”,每十年一个计划、执行、评价循环,旨在不断提高全国的健康水平;微观上,美国健康管理公司的具体运营情况是:其服务对象是大众,但直接客户是健康保险公司。
从健康管理的策略上讲,美国的健康管理策略主要包含以下6类:一是生活方式管理,通过教育、激励、训练等干预手段矫正不良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二是按人群需要管理,针对不同特征的人群,以多种通讯方式使人群了解医疗保健信息,利用该信息开展自我服务,满足需求;三是按疾病分类,为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的服务及跟踪,以期提高健康水平,并降低医疗费用,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成本,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和指数;四是对重大疾病的管理,对于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支持服务;五是对伤残类的管理,帮助不同情况的伤残人士提高生活水平及能力;六是对于综合性人群的管理,针对个性群体提供不同的健康管理方式。
2.2 英国
2.2.1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模式英国是全球具有高福利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通过《国家健康服务法》确立国家卫生服务保障体系。以国家健康服务体系(NHS)为主导,社会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为辅助,见表1。
表1 英国健康保障体系的构成
NHS与私营医疗机构并存,群众可同时享受其提供的医疗及健康服务。形成了由医疗技术人员初步卫生保健服务、社区服务、医院专科医疗服务的三级体系。在政府的主导下,NHS覆盖全体国民,经费由国家列支,其中84.9%来自政府税收,11.5%来自社会保险基金,患者个人负担仅占2.9%[7]。NHS由政府直接组织实施,国家财政出资购买,免费医疗服务覆盖全民,充分体现了医疗服务的公益性。
英国政府拥有大量的卫生资源并拥有与之相应的资源配置能力,它的医疗保障范围十分广泛,从预防、初级保健,到住院治疗、长期医疗保健、护理康复,以及眼科和牙科,甚至还包含了各种疾病造成的损失补贴。最重要的是,它的项目都保持着极高的保障水平。
2.2.2 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虽然NHS几乎包含了所有国民,但随着其几十年的运行,其作为一种纯公共产品所具有的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日益显现,部分群众开始尝试私营医疗服务。英国政府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支持、帮助和发展私营医疗保健服务。
商业健康险是支付私人医疗服务费用的主要方式,集中在45~54岁的高学历、高收入阶层是其主要客户人群。商业保险是英国医疗保险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呈现出较高的增长趋势。
随着近年来医疗费用的持续上升,保险业相关公司开始注意健康管理的潜力。因此,健康险公司通过保健教育、疾病防控等方式控制疾病发展情况,以期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保险赔付率。同时,为了增强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许多健康保险公司加强与NHS的协作,整合其服务资源。自办医疗机构等方式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
2.3 印度
2.3.1 健康产业规模及发展情况印度健康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印度人口数的快速增加,预计2030年其服务产业规模将超过中国。随着产业规模和就业人数的快速增加,健康产业已成为支撑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据分析,人口数量增加,传染性及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患病人数的增加是印度医疗服务业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根据印度联邦政府工商部国家健康产业委员会(FICCI)与普华永道国际咨询公司的联合研究结果,2012年印度健康产业价值7000亿,预计2015年可达到1万亿卢布(约合974.9亿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5%~17%[8]。2015年健康产业将为300万印度人提供就业机会。
报道分析了2012年印度医疗美容业总价值为2900亿卢布,瘦身和减肥业为6000亿卢布。这两个领域市场以产品为主(60%)。根据预测,2015年印度健康产业的龙头领域将为美容业(4900亿卢布),约占产业总额的50%,其余主要的领域还包括替代医学(2100亿卢布)和保健食品饮料(2700亿卢布)。
告诉发展下的印度健康产业缺乏大量医疗技术人才,同时也缺乏人力资源的培养、准入、认证和管理标准。印度国家健康产业委员会(FICCI)建议应尽快培养技术人员,同时建立稳定人才队伍的相关机制,以确保健康产品和相关服务的质量。
2.3.2 主要医疗服务业发展政策及措施①发展制药业印度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制订国家药物政策。在本国仿制药业的发展方面,通过简化注册审批,仅对生产制造工艺流程的专利实施保护,在控制药价的基础上由政府买单,实施国际药品标准、加强质量控制及鼓励海外批报注册,以及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等措施推动了本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将印度从制药业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印度药品市场2000~2005年之间年增长率为9%,2007~2012年间年增长率为13%~14%。麦肯锡公司预测分析表明:到2020年印度药品市场价值为5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其销售量将居世界第二,略低于美国。②鼓励医疗服务出口印度联邦政府通过促进医疗服务接受国际认证和扩大对外业务、提高保险封顶线和鼓励医疗旅游等政策措施,支持医疗服务向国外输出,吸引国际患者。印度政府认为:国际认证,如JCI(国际联合委员会)认证,可帮助印度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成为欧美国家医保公司定点机构,同时还可帮助卫生监管者减少评审次数,节约行政资源。近年来印度政府积极与英国NHS开展对话,探讨印度医疗机构承包NHS的网上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服务的可能性。同时携手欧美发达国家努力构建南亚区域卫生港,发展预防和治疗服务咨询服务,并推广医疗旅游服务。联邦政府针对医疗设备及配件实行零关税,以鼓励医院配备进口高精尖设备,提高总体技术水平。邦政府采取免除医院(包括高端专科医院)营业税及设备采购入市税的方式鼓励它们出口医疗服务和承接科研项目。③鼓励私营部门进入初级医疗保健市场近十年来,印度各邦通过服务外包、社会连锁经营、改善公共部门绩效等举措极大鼓励了私营资本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4 日本
日本近年来将大健康产业列为重点投资对象,健康产业规模提升。日本从1979年开始倡导中老年健康运动,开展国民健康运动,药品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发展迅速。
2.4.1 药品健康产业日本是目前国际上健康产业发展较为迅猛的国家,药品市场位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健康产品市场。日本药品健康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品质,加强产品的多元化,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二是注重研发,增强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民众健康需求;三是关注生产企业形象,充分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四是注重市场拓展,并购或投资海外市场[11]。
2.4.2 养老产业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率最高、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推动养老产业的迅猛发展。“养老产业”是将老年群体作为服务对象,以满足高层次生活及文化需求为目标,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民间营利事业活动的总称,也被称为老人福利产业、老龄产业、银色产业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制订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大体经历3个发展阶段:一是初创期(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制定《生活保护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和《国民年金法》,为老年人晚年生活安定提供了制度保障。本阶段日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3种形式,分别是以普通劳动者为对象的健康保险、以公务员和私立学校教职工为对象的被雇佣者保险和以自营业者和无职业者为对象的国民健康保险。二是扩充期(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老年人福利法》,随后颁布“收费养老院设置运营指导方针”,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规范对于养老机构的属性问题、养老设施的质量标准、养老机构的人员配置、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标准以及优惠贷款制度等均做了明确的规定,与此同时,规定养老机构每年向政府提交报告,并接受政府监督。三是政策转换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该阶段日本政府研究制订“银色标志制度”,并成立了“银色标志认证委员会”,并行使职能,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养老机构、老龄服务和产品及其厂商等进行认证并公布于众,有效缓解了养老机构及养老产品混乱局面[9]。
政府保障日本老龄人的生活质量除了以上国家政策外,还是基于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上实现的,日本国家医疗保险成本由个人、雇主、国家共同承担。
日本养老产业涵盖的内容丰富,其中涉及房产、金融、器械用品、家政服务、文化生活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等6个方面。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养老服务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甚至要求每一个细分的领域均有特设的企业进行提供,并且要有较为严格的硬件作为基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通过考核持证上岗;同时,教育领域开设老年福利、社会工作等学科专业,旨在为养老服务业持续供应相关人才。
健康产业作为近年来崛起的新兴产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其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国际健康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政策支持,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美、英还是亚洲国家的日本、印度,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相应政策的支持;二是各国全面发展健康产业,但又基于国家实际重点突出,例如美国健康管理、日本的养老产业及英国的保障产业在各自的健康产业体系中特色鲜明;三是注重宣传,呼吁全社会公共参与,如日本的全民健康运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注重创新,提高研发能力,如在美国,优秀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的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和人力资源,为创新提供了基地;五是引进社会资本,实现多元化发展,鼓励与支持民营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以上特点,为我国有效开展健康产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1]焦旭祥.从文献研究看健康产业的概念与分类[J].浙江经济,2013,(16):32-34.
[2]宫洁丽,王志红,翟俊霞,等.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河北医药,2011,(14):2210-2211.
[3]王波,甄峰,沈丽珍,等.健康产业发展与健康城规划探析—以秦皇岛市南戴河国际健康城为例[J].规划师,2012,(7):36-40.
[4]吴静娜,卢建华,王福影,等.论健康管理的历史和现实[J].医学与社会,2008,(21):31-32.
[5]张艳,王卫红.美、日等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商业,2012,(13):64-70.
[6]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之经验借鉴[J].浙江经济,2013,(16):75-78.
[7]张瑶.英国商业健康保险经验借鉴[J].保险研究,2010,(12):77-80.
[8]McKinsey&Company.India Pharma 2020:Propelling access and acceptance,realising true potential[R].New Ddlhi:McKinsey&Company,2012.
[9]田香兰.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比较研究——以日本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为例[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29-36.
Research progress on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dustry in foreign countries
SHAO Gang1XU Aijun1XIAO Yue2ZHAO Kun2SHAN Tingting3
1.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Jiangsu Province,Nanjing210023,China;2.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RC,Beijing100191,China;3.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Shandong Province,Weifang261053,China
As an newly-rising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dustry has broad prospects and huge market potential.This paper firstly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health industry,then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dustry in USA,Britain,Japan and India,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ountries by comparing their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dustry.Through this analysis,we can find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dustry needs the support of policy.It should conform to national reality and stress the key point while making integrated development, focus on advocacy to appeal the whole society to participate;focus on innovation to enhance research capacity;focus on the social investment to achiev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layout and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ealth industry;Development;Research progress
F426.82
A
1673-7210(2015)06(b)-0147-04
2015-02-13本文编辑:张瑜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药管理学)开放基金项目(ZYYGLX-12)。
邵刚(1990-),男,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卫生政策。
徐爱军(1973-),男,博士,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