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标准体系》建设路线图
《中国航天标准体系》是中国航天标准的总体规划,是航天国际交流合作选用、制修订和贯彻实施标准的基本依据。标准体系发布之后,应按照急用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体系建设,促进体系应用。
在航天管理领域,首先,随着我国整星出口、对外发射服务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如何做好项目研制、生产、试验和运行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是新形势下航天国际合作项目中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其次,我国航天已经在中巴资源卫星、VDA项目等航天合作项目中应用了国际上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应及时将其固化为标准,提升我国航天管理水平;第三,随着我国航天国际合作的不断加深,应积极承担防止空间污染的社会责任,进一步规范航天行业的政策指令和程序要求,促进空间可持续性发展。
在产品保证领域,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产品保证标准体系,覆盖航天质量保证、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元器件、零件、材料、软件等内容,从而加强基础产品的质量控制,保证航天产品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型号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促进航天国际合作项目的科学系统推进,促进外方对我国航天科研生产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认同。
在工程技术领域,随着我国航天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和拓展,联合科研生产需要工程技术标准作为研制基线。航天产品是大系统集成的产物,跨企业、跨国航天产品的联合研制将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求参与各国、各组织之间都按照统一的基准、统一的原则、统一的要求进行研制,最终保证产品的顺利集成。
在运行服务、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领域,随着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迅速发展,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应用产业链也逐步向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迈进,我国在空间科学探索领域的国际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急需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市场准入、强化国际合作,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7年完成急需标准的制定发布,基本满足“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工程、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等重大项目建设需求。
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航天标准体系,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航天走出去,全面支撑中国航天强国建设。
重点领域
航天管理标准
优先开展顶层管理要求类标准(如项目管理九大要素顶层管理标准),命名、型谱等基础标准,空间碎片的碰撞预警与减缓等空间可持续性标准,航天科研生产许可、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等政策指令和程序要求类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产品保证标准
优先开展航天重大工程项目研制生产质量控制等质量保证、可靠性保证标准,跨行业研制、应用的元器件、原材料、零部件等基础产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工程技术标准
优先开展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系统、分系统、单机等的术语、接口要求,通用的技术要求和通用的试验方法类标准以及产品规范的研究与制定。
运行服务、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标准
优先开展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等卫星应用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接口要求、应用数据的预处理和质量评价等标准,空间科学的实验方法标准、空间环境标准,发射服务与运行服务的技术、接口、数据等方面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中国航天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实施路线(见下图)
借鉴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与应用模式,按照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推动体系中的标准实施落地。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一)统筹协调推进体系建设。
建立中国航天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实施滚动计划,严格节点控制,达到质量、进度、经费三要素整体最优,确保体系建设的系统、协调。
(二)提升国际影响。构建中国航天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推荐中国航天标准;与国家标准委加强沟通合作,推动中国航天标准的国际互认;在国际合作项目洽谈及协议制定中,优先选用中国航天标准;依托国际合作项目,组建标准战略联盟,共同推动中国航天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三)保持体系先进性。建立《中国航天标准体系》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和动态更新的工作机制,确保航天技术发展最新成果,在中国航天标准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