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媛媛,姜卫兵,魏家星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市老城区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及优化建议
冯媛媛,姜卫兵,魏家星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对南京市老城区6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校园绿化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6所中学的校园绿化植物整体资源较为丰富,但绿化结构简单,景观特色不明显,绿化景观的文化教育功能有待挖掘。从4个方面提出了老城区中学绿化植物景观的优化提升建议:挖掘场地潜力,创新绿化模式;增加新优品种,注重生态效益;提高空间活力,体现人文特色;绿化结合教育,景观增益学习。
植物景观;校园绿化;中学;南京市
中学校园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其优美的植物景观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校师生的观念、行为。南京市自古以来教育繁盛,是国内的教育文化名城,有“天下文枢”的美誉,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学校数量多。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对南京市老城区6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校园绿化植物景观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提升老城区中学植物景观质量,进一步满足师生绿化环境需求提供参考。
截至2013年,南京市共有普通中学218所,在校生22.43万人[1],其中老城区内名校众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等已有百年办学历史,校园古树参天,环境优美。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加快,老城区内用地紧张,学校办学规模、教学条件和环境景观等都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一些中学在河西、仙林、江宁等新城区规划建设新校区,如已建设了南师附中江宁分校、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等;相比老城区内的中学校园,新城区的校园普遍规模较大,规划布局、功能分区、绿化景观、基础设施也相对更加完善。
笔者以老城区中学校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建校时间在50 a以上的6所代表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市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实地调查、记录校园内绿化植物的种类、数量、配置模式、景观效果等,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南京市老城区6所中学基本情况介绍
2.1 绿化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调查显示,南京市老城区中学校园绿化植物共有205种(含品种及变种),隶属于69科,136属,其中乔木88种,占42.9%;灌木61种,占29.8%;藤本11种,占5.4%;竹类及草本45种,占21.9%。含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有蔷薇科(10属21种)、百合科(6属10种)、木犀科(5属13种)、豆科(5属6种)、忍冬科(4属6种)、杉科(4属4种)、五加科(4属5种)及禾本科(4属6种)。总体来说,老城区中学校园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藤本和草本地被所占比例较小,配植时需要适当增加。
各中学植物种类组成详见表2。由表可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南师附中)、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园植物种类均超过100种,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为93种,其余3所中学均在70~80种。其中南师附中校园面积较大,校内保留了约2 600m2植物标本林以及十余棵古树名木,乔木种类达到了67种,明显多于其他学校;而第十三中学校园内乔木、灌木、草本的种类均较多,特别是藤本及草本植物的应用多于其他学校,增加了校园植物丰富度。
表2 南京市6所中学植物种类组成统计 (种)
2.2 植物应用频率及绿化结构分析
各树种的应用频率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园林绿化树种资源的应用情况[2]。从表3可以看出,所调查的中学校园中应用频率较高(80%及以上)的植物有43种,占各中学绿化植物总数的21%,其中香樟、广玉兰、悬铃木、棕榈、桂花、鸡爪槭、紫薇、珊瑚树、小叶黄杨、小叶女贞、迎春等植物应用频率达到100%,构成了南京市老城区中学校园绿化的主要基调树种,显示出这些树种对中学校园绿化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容易造成“千校一面”,绿化景观相似的情况。在应用频率较低的树种中,大部分在各校园绿地中只有少数几棵,对校园的整体绿化景观影响并不大;但也有一些树种形成了校园特色景观:如第十三中学的秤锤树、梓树;南京市外国语学校的香橼、油麻藤廊架;金陵中学的喜树以及南师附中的榉树、牡荆、杉木等。
此外,各中学校园中还较多地选择了盆栽植物对大门及建筑入口进行绿化,如苏铁、罗汉松、日本五针松、山茶、雀梅、米仔兰、非洲茉莉等;但校园立体绿化不足,只有南京市外国语学校进行了屋顶绿化,绿化品种为佛甲草、大花马齿苋和迎春3种。
总体来看,南京市老城区中学校园绿化植物中,常绿乔木种类比较单一;落叶乔木种类较为丰富,但各学校常见树种的应用重复率很高,喜树、朴树、榉树、合欢、枫香等一些优良园林树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常绿灌木资源丰富,落叶灌木品种相对较少,在绿化中可适当引进一些新优的观花、观叶灌木;藤本植物主要应用于廊架、墙面绿化,应用形式简单、绿化总量较少;草本类植物在各中学校园绿化中均比较缺乏,应增加多年生及一二年生观花地被、林下耐阴地被等,以活跃校园整体氛围。
2.3 绿化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按照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分类统计发现(见表4),中学校园中以观叶为主的植物最多,达到102种,约占校园植物种类的一半;其次为观花类植物,共73种,以春夏两季观花为主,秋冬季观花品种较少,且大多数为木本观花植物,观赏草花较少。校园中常见的观果植物只有枫杨、银杏、苦楝、枇杷、桑树、石榴、珊瑚树、南天竹、阔叶十大功劳等几种;果形特殊的喜树、秤锤树,叶、花、果俱美的栾树以及杨梅、香橼等果树只在个别学校出现,但具有较强的识别特征和科普教育功能,可增加校园植物景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观形、观枝干的树种共17种,应用较少。对比校园植物应用频度可知,除垂枝梅、铺地柏、对节白蜡、毛白杨、黄金竹外,其余植物应用频率均较高,只有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紫薇桩景、水杉林以及金陵中学的竹林形成了一定的景观特色。
表3 中学校园绿化植物的应用频率
表4 中学校园绿化植物观赏特性分类
与大学校园相比,中学校园占地面积较小,尤其是位于老城区的校园用地紧张,往往造成教学区、体育运动区与文化休闲区等功能区划分不明确,相互影响。大部分中学校园内用于休憩交流活动的场地较少,也没有系统的道路交通网络;因此,在中学校园绿化中更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较为有限的绿地空间,营造富有吸引力的绿化景观。
3.1 校前区植物景观
校前区是展示学校风貌和文化精神最直观的窗口[3],通常为校门连接道路或广场(包括小型绿地)两种形式。其中第十三中学校门东侧由孝顺竹、海棠、八角金盘、红叶石楠、日本五针松等组成的小型绿带,入口广场树立“世纪宣言”雕塑,用彩叶草、四季秋海棠花坛进行烘托,特色鲜明,文蕴和景观兼备;第一中学校门为民国风格、入口广场的校训景石搭配红枫、日本五针松较好的体现了文化内涵;第九中学校门以梧桐作为主景,配植棕榈、鸡爪槭、红花檵木、女贞球、南天竹及金边麦冬,雅致美观;南京外国语中学、南师附中、金陵中学校门主要通过盆栽及草花进行简单绿化。
3.2 教学区植物景观
教学区是中学校园中师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区域,建筑周围及中庭的绿化景观有助于形成幽静舒适的学习、教学环境,缓解疲劳和压力,是中学校园绿化的重点区域[4]。各中学校园教学区绿化质量整体较高:南师大附中教学区绿化面积较大,教学楼西侧为卵石铺砌的溪流水景,植物多为矮灌木、观花观叶植物,整体感觉疏朗、活跃;而东侧为植物标本林,保留了琅琊榆、青檀、丝绵木、喜树等古树名木,树大荫浓,林下设置曲径、座椅,空间较为安静、私密。第一中学教学楼外侧规则式种植较多,修剪整齐美观,入口处的圆柏、金边大叶黄杨绿篱修剪成书籍形式;而建筑中庭放置的各种地质山石样本与自然式植物配置相互映衬,颇有特色。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教学楼间保留了银杏、悬铃木、腊梅等古树,应用白玉兰、丁香、杨梅、锦带花、梅、菊花、凤尾竹等植物形成不同主题、精致美观的绿化带。
3.3 体育运动区植物景观
体育运动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可或缺,但老城区大部分中学的体育运动区面积有限,许多学校运动区分散,绿化质量参差不齐,多为上层乔木加下层灌木绿篱的绿化形式,且与校园道路共用的绿化带宽度通常较窄,隔离作用和景观效果一般。其中绿化效果较好的有:南京外国语中学运动场北侧通过一块条形休闲绿地与建筑之间形成过渡,并设置大量座椅供学生休息;金陵中学篮球场的绿化围合度较好,上层有广玉兰、白玉兰、香樟、雪松,中层为桂花、石榴、樱桃,下层为洒金桃叶珊瑚、海桐、小叶黄杨、麦冬,植物层次丰富,减噪隔音和景观效果都较好。第十三中学的运动区绿化形式比较丰富,东侧为浮雕景墙与抬高的绿化带,国槐提供一定的庇荫,毛竹、孝顺竹、红花檵木、红叶石楠长势茂盛,其间点缀紫薇、腊梅、樱花等观花小乔木;北侧栽植圆柏、香樟、雪松、水杉等形成优美的林冠线;此外还利用爬山虎、花叶扶芳藤对场边墙体进行了绿化。
3.4 文化休闲区植物景观
文化休闲区是师生休憩、交流以及展示校园文化特色的主要空间,应具有景色优美、亲切宜人的氛围。老城区中学的休闲文化区分布零散,往往与教学区绿地结合设计,主要有小游园、广场、休息廊架等形式。南师附中文化休闲区较为独立,集中在学校入口前区与学生宿舍之间,桃李阁前牡荆、白蜡两棵主景树作为“成人树”由学生认养留念,体现了浓郁的校园文化特色;未名湖中种植大片荷花,湖边植物配置丰富多样,主要有柳树、榉树、栓皮栎、银杏、枣树、桂花、南天竹、小叶栀子、杜鹃等,湖中假山旁种植香蒲、盆栽雀梅,湖景整体舒适宜人。第十三中学入口区世纪广场四周为诗园、英语角、石榴园、樱花园四块小型游憩绿地,另外在信息中心南侧设计了桃李园、如意池等休闲空间。南京外国语学校内专门设计了日本园林风格的小庭院,种植樱花、红叶李等营造氛围,升华园内白色雕塑下种植了大花六道木、绣球花、四季秋海棠等观花地被,与油麻藤廊架一起形成学校标志性景观。
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新、老城区中学校园对比发现,南京市老城区中学校园景观存在如下问题: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应用不鲜明,功能空间相互影响;校园绿地面积偏小,绿化发展空间有限;绿化配置模式陈旧,植物生态效益重视不足;校园植物景观同质化,绿化教育作用有待挖掘。
老校区校园由于建校时间早,校园内大树名木较多、成景效果较好,有些校园内还保留有一些老建筑旧址,这在体现校园历史文化内涵、树立学校品牌形象以及构建特色景观风貌等方面具有新建校园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作用。本着扬长避短、因地制宜、适度提升的原则,结合调研分析结果,对老城区校园的绿化景观优化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4.1 挖掘场地潜力,创新绿化模式
老城区中学校园建筑和硬质铺装密度较大,因此在校园绿化中需要因校制宜,在保证场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应用立体绿化、可移动式绿化等形式解决传统绿化对于土地的大面积占用,合理增加校园绿化量,提升现有绿化景观品质。具体来说,对学校围墙、建筑外墙、栅栏等通过爬山虎、五叶地锦、常春藤、油麻藤、藤本蔷薇、凌霄、牵牛花等攀缘植物进行绿化;在校前区、建筑周边、广场等硬质铺装上增加简便、灵活的移动花箱、花钵、盆栽等重点绿化;在建筑阳台、走廊等可以增加种植槽、种植盆,选择迎春、扶芳藤、花叶蔓长春等悬垂植物作为装饰;最后,着力开展屋顶绿化,设计校园屋顶植物园、种植园等,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同时拓展学生活动学习的新场所[5,6]。
4.2 增加新优品种,注重生态效益
据相关统计,南京市城市绿化树种有638种,其中乔木362种、灌木219种、木质藤本36种[4],所调查的中学校园绿化木本植物共159种,只占绿化树种的24.9%,乔木、灌木、藤本分别占各类型绿化树种的24.3%、27.9%、27.8%,而草本花卉和地被的应用更与南京市丰富的资源不相称。老城区校园在保护原生古树名木的前提下,应挖掘并合理利用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7],适当更新、补充一些新优观花、观果类或抗病虫害较强的树种;重视林下地被类植物,特别是大树下耐荫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同时增加绿化种植层次和物种多样性,注重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构建,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和功能[8-9]。
4.3 提高空间活力,体现人文特色
校园绿化旨在为师生创造自然、舒适、优美的绿色空间,满足其课间休息、放松、交流、活动的各类需求,因此在植物选择搭配上应重点考虑科学合理性和使用者体验感受[10-11],提高绿地的使用率和空间活力。如教学区绿化应增加花灌木、色叶植物等缓解学生视觉疲劳和学习压力;休闲活动区应保证通行方便、亲切宜人,其绿化密度不宜过密,植物配置可以落叶乔木为主,搭配低矮灌木或草本花卉,减少带刺、有毒植物,防止出现郁闭死角,造成不安全因素;体育运动区绿化下层合理配植灌木形成一定的层次和密度,达到隔音、防尘、阻挡夏季暴晒和冬季冷风的效果[2,12],尽量选择有较强滞尘效果、抗机械破坏力的植物,尽量减少飘毛、飘絮、易引起过敏的植物等。同时,植物选择应注意与校园人文景点和园林小品相互映衬,吸引师生驻足感受;而毕业时学生种植或认养树木作为“成人树”、“感恩树”,留下中学纪念也可以成为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的一种特色文化。
4.4 绿化结合教育,景观增益学习
“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一方面校园绿化环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暗示性、渗透性教育效果。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有“比德”思想,常把植物的某些特性作为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13],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高尚坚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中君子”兰花清雅高贵、竹子“高风亮节、虚心向上”等,学校师生在优美和谐、富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中接受熏陶,可以启迪思维、塑造品格、提升涵养。另一方面,校园内各种植物资源都可作为教学材料应用于生物、语文课程教学、课外兴趣小组及科普文化教育中来,例如对树木花草的科属种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季相变化的研究;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植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学习;校园古树名木所附加的爱国爱校主义教育等。另外校园内开辟种植园地、实行班级绿地认养管理等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吃苦耐劳的品质[14-15]。
[1]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014.
[2]方敏.南京市仙林大学城5所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3]刘蔚,刘蕾.南京高校校园绿化调查及分析[J].绿色科技,2013,11(11):104-106.
[4]张海霞.南京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
[5]李曙婷,李志民,周昆,等.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究[J].建筑学报,2008,8:76-80.
[6]王玮,董靓,王喆.国外中小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主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40):302-305.
[7]张雪艳.保定市三所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D].河北农业大学,2013.
[8]闫计春.苏州市高中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12,39(1):35-37.
[9]倪穗,周乐斌,黄左安,等.宁波市高校校园植物现状调查与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2(1):138-142.
[10]夏如子,吴爱国.城市中学校园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14(28):11417-11420.
[11]陈杰.中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变迁[J].山西建筑,2012,38(12):18-20.
[12]高敏,刘建军.园林树木安全性研究概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4):278-281.
[13]陈一颖.基于生物教学的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
[14]邱志敏.中学校园绿化与校园文化[J].广西林业,2005,(03):62.
[15]梁虎,葛新驰,陈莺娇.从育人角度谈校园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77-7078.
(责任编辑:吴 婷)
Survey and Optim ization of Plant Landscape of M idd le School in Old Town of Nanjing
FENG Yuan-yuan,JIANGWei-bing,WEIJia-xing
(Horticulture Colleg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PRC)
A comprehensiv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campus greening and plant landscape of 6 representativem iddle schools in the old town of Nanjing.The resultsshowed thatthese schoolssurveyedwere rich in the resourcesof greening plants,but thegreening structure was simple,w ithout significant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so the func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needs further development.There were some suggestions to optim ize thegreen plant landscapeofm iddle schools in the old town from 4 aspects,i.e.firstly,to develop the potential of ground and innovate new mode;secondly,to increase new and excellent varieties and putmuch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thirdly,to improve the vitality of space and embody humanist featuresand fourthly,to combine greening w ith education and promote study w ith landscape.
plant landscape;campusgreening;m iddle school;Nanjing
S737
A
1006-060X(2015)01-0087-04
10.16498/j.cnki.hnnykx.2015.01.029
2014-10-22
冯媛媛(1989-),女,山西晋中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造景与应用。
姜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