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急性期ST段抬高形态的临床意义及机理探讨

2015-01-10 00:44:42褚庆民卿立金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弓背凹面心血管病

黄 颖 李 荣 左 强 褚庆民 卿立金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心电图ST段不同抬高形态的临床意义及机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60例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提示血管完全闭塞的AMI患者60例,入选患者均于发病12 h内入院,入院时心电图均表现为ST段抬高。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根据入院时第一份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将患者分为凹面型ST段抬高(A组)和弓背型ST段抬高(B组)。

1.2 观察指标

(1)发病前24 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2)胸痛发作至第一份心电图检查的时间。(3)入院时第一份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并计算平均ST段抬高幅度。(4)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I)峰值及 CK-MB回落至正常值的时间。(5)入院1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入选A组36例(60%),B组24例(40%)。A组平均年龄(56.6±12.9)岁,B组(59.5±12.7)岁。A组女性患者5例;B组4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A组中,发病前24 h内有心绞痛发作者23例(63.9%),B组10例(42.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与B组相比,A组胸痛发作至第一份心电图检查的时间较短,c TnI峰值及平均ST段抬高幅度较小,LVEF较高(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期ST段凹面型抬高的比例高于弓背型,且凹面型ST段抬高组患者胸痛发作至第一份心电图检查的时间较短。有研究者通过对家兔冠状动脉结扎的研究发现,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ST段抬高形态呈 “凹面型-斜直型-弓背型 ”演变[2]。CK、CK-MB、c TnI峰值及ST段抬高幅度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3],LVEF可用以评估左室收缩功能。受患者住院时间、抽血次数的限制,我们无法真正监测到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峰值,只能对比数次结果,取最大值代替,同时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回落时间。Demidova等[4]发现,ST段抬高幅度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ST段抬高幅度越大,心肌损伤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本研究发现,与弓背型ST段抬高患者相比,凹面型ST段抬高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较轻,且左室收缩功能较好,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1)心肌预适应的产生发挥了心肌保护作用。心肌预适应是心肌在受到缺血、缺氧等刺激后,释放触发因子及介质,如腺苷、缓激肽、内皮素、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通过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产生跨膜信号,最终激活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从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A MI超急性期心电图中形成的高耸T波,可能就是ATP敏感性钾通道电流形成的结果[5]。我们发现,在A MI发病前24 h内,凹面型抬高组有心绞痛发作的比例有升高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意义,推测心绞痛可能通过诱导心肌预适应的产生,使凹面型抬高组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降低。(2)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缩小了梗死面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可导致闭塞病变两端血管的压力差增大,通过增加侧支血管内的流体应切力促使侧支循环开放[6]。有研究发现,在A MI发病后第4周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凹面型STEMI存在更丰富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凹面型组中侧支循环建立者达41%,而弓背型组仅有11%,这可能是凹面型STEMI患者预后更佳的原因之一[7]。

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改变的不同,是造成两种ST段抬高形态的病理基础,也进一步证实两种形态ST段抬高的心肌损伤程度存在差异。ST段对应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的2相平台期,此时主要以钠、钙离子内流及钾离子外流为主。正常状态下,心内膜及心外膜无电位差,ST段位于等电位线上。当心肌细胞受损时,钠、钙离子内流受限,内向电流减弱,ATP敏感性钾通道的作用使钾离子外流增加,造成心内膜及心外膜电位差增大,导致ST段抬高[8]。当心肌细胞受损尚不严重时,钠、钙离子内流尚未完全失活,仅以钾离子外流为主,心内膜及心外膜电位差不大,故ST段呈缓慢上升,表现为凹面型抬高。随着心肌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钠、钙离子内流失活,加上钾离子外流,导致内、外膜电位差增大,ST段抬高速率更快,故呈弓背型抬高[9]。ATP敏感性钾通道的激活是产生心肌预适应的机理。ATP敏感性钾通道激活剂如克罗卡林、贝马卡林、吡那地尔、尼可地尔和扎考必利等,可通过增强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产生心肌保护作用[10-11]。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异氟烷等可通过激动阿片受体,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缩小心肌梗死范围[12],这为A MI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87.

[2] 傅绪杰,邵建华,李建文.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机制和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17(5):220-222.

[3] 邢欣悦,韩福生,马临安,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危险的多因素COX模型分析[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41(4):274-275.

[4] Demidova MM,van der Pals J,Ubachs JF,et al.ST-segment dynamics during reperfusion period and the size of myocardial injury in experi men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J].J Electrocardiol,2011,44(1):74-81.

[5] Meijs LP, Galeotti L, Pueyo EP, et al. An electrocardiographic sign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14,307(1):H80-H87.

[6] 沈 迎,吴宗贵,沈卫峰.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研究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40(5):265-268.

[7] 王 欣,李玉光,杨学萍,等.两种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8(12):74.

[8] Di Diego JM,Antzelevitch C.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ST segment elevation[J].J Electrocardiol,2014,47(4):486-490.

[9] Antzelevitch C.J Wave Syndromes: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J].J Electrocardiol,2013,46(6):510-518.

[10] 廖志辉.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在心肌缺血后处理保护中的作用[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64-66.

[11] Barsukevich V,Basalay M,Sanchez J,et al.Distinct cardio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immediate,early and delayed ischaemic postconditioning[J].Basic Res Cardiol,2015,110(1):52.

[12] Lu Y,Dong CS,Yu JM,et al.Mor phine reduces the threshold of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the role of opioid receptors[J].J Cardiot horac Vasc Anest h,2012,26(3):403-406.

猜你喜欢
弓背凹面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搜集凹面锥体
有趣的弓背蚁
有趣的弓背蚁
减压小心机
决策探索(2016年21期)2016-11-28 09:30:57
i弓背
i弓背
党的生活(2016年2期)2016-03-12 0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