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5-01-10 02:55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9期
关键词:馆员师生图书馆

张 辉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信息环境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人们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手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资源的丰富使网络用户数量激增。当前的网络环境以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为技术代表,为人们提供了无限搜索、网页数据、网络图书馆等技术服务,满足了广大用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面对当前信息服务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及用户需求质量的提高,图书馆作为传统信息服务媒介正在被边缘化,其单一、封闭的服务模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1 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思路

传统高校图书馆以现有馆藏为依托,在提供信息服务时需要用户的手动配合,这种服务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方式,网络技术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在实现服务模式改革创新之前首先要理清创新思路,也就是改革着入点。

1.1 创新服务内容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以现有馆藏资料为主,师生通过参考咨询、文献查阅、期刊借阅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传统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需要借助大量的人工操作,这也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过于单一、效率低下[1]。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通过建立数字化检索平台整合现有的资源,从而构建出一个自动化、多样化、智能化的网络服务平台。

1.2 创新服务手段

传统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是一种单一的服务模式,而且被动性很强,如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为整理现有文献资料并常规录入文献借阅信息,因此其服务对象仅针对高校内部师生,而且不会主动干预,坐等用户上门。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转变现有的服务手段,由既往封闭式的服务转为开放式的服务,不论是否是高校内部师生,只要登入到数据库获取权限即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3 创新服务范围

现有的高校图书馆其服务对象仅局限于高校内部师生,即使是内部师生要想获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图书借阅证之外,还要亲自到图书馆中才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因此,这种服务模式并不利于日常事务繁忙用户,对于一些特殊用户来讲也是十分不便的[2]。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其服务对象已不仅局限于内部师生,只要注册获得访问权限的用户都可以在任何网络场所登入到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中,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扩大使广大用户能够更加便利地享受到相应服务,而且也避免了身份上的局限性,仅凭一个有效的账户就可以享受信息资源服务。

2 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作用

2.1 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源是一个明确存在的物理实体,主要载体为印刷型文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动摇了印刷型图书馆的地位,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结构、文献载体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资源载体,如网络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印刷型信息资源等,而且前两种文献资源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3]。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一方面实现了现有馆藏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另一方面充分整合网络资源,使其成为本馆的虚拟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了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有机结合。

2.2 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影响

图书馆是高校提供基础性服务奠定知识基础的重要机构,因此,资源容量和服务是其工作核心。馆员作为图书馆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必然会对高校图书馆馆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过于单一,大多是被动服务,馆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成为主动组织、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联络站”,那么图书馆馆员的角色也由管理者变为“信息导航员”。现有的高校图书馆馆员普遍学历不高,专业知识匮乏,无法适应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对现有馆员的业务培训,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使其掌握数字资源的采集和处理知识,具备筛选有价值信息和混杂垃圾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图书馆更快、更好地实现改革创新。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具体路径

3.1 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改变现有的资源结构。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以纸质资料为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效率普遍不高,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整合纸质资源和网络资源,不断拓展文献资源形式,从而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要紧紧围绕本校的产业学科特色构建适合本校师生的信息内容,对重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提供专业的导航链接,以满足不同专业师生的检索需求。针对当前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孤立现状,高校之间需加强合作与联系,以本校学科建设为基础,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之间的共享[4]。

3.2 加强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系统,以此来满足师生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也要以此为出发点,脱离实际需求的服务模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要遵循简洁、直观、实用的原则,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处理,便于用户查询。此外,还要不断加强信息服务系统的安全性,将用户的信息安全作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建设的重点和出发点。

3.3 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

一些医院为了吸引患者往往打出“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的宣传口号,实践表明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效果比较显著,高校图书馆也应当借鉴这种成功的服务模式构建迎合师生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案”。在具体实现路径上,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校的学科建设任务、教学改革现状,在师生信息调查的基础上掌握个性化信息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文献资源,寻求一种满足个性化价值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这种定制服务应当具备以下几项特征:(1)可提供系统化信息服务。定制化服务的基础是设置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组织机构,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手段建立系统化的服务跟踪记录,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2)标准化的服务方式。定制服务的最显著特点是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由于用户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信息需求也千差万别,服务组织机构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为降低服务投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措施来减轻工作负担,如建立词表导航系统。词表导航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种针对性的检索帮助,用户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词表导航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检索词提供一些相关的词,从而简化检索难度。

3.4 转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馆员作为图书馆日常运营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创新的实际效果,因此只有转变馆员服务理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首先,图书馆馆员自身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服务理念,在提供服务时以师生需求为工作核心,提供准确、优质的信息服务,其次,现有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图书馆也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注入新鲜血液。

4 结语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范围,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对外部环境竞争,高校图书馆应当将服务模式创新作为发展切入点,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从而在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1]鲁霞,邓国勇,吴江.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2):41-44.

[2]蒋鸿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实现途径——以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5):65-70.

[3]周秀会,邹金汇.基于信息行为研究的虚拟知识空间——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新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3):9-12.

[4]袁静.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基于用户知识管理视角的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5):41-45.

猜你喜欢
馆员师生图书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