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鹏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1]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特色建设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线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其中专业、课程改革是关键,也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作者以质检类专业为例,开展高职质检类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与课程体系构建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下面就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这一名言推动了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追求与奋斗,也推动了人们对知识的重视与学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起了很大作用。知识确实很重要,发展科学,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都需要人们掌握大量的知识,因而教育学生,培养人才,必须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没有必要的、足够的、充分的知识,人类难以创造出如此绚丽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知识是这一切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能力是指他驾驭自身知识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的综合作用。当然,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单凭一种能力是远不够的,必须靠多种能力的结合。我们把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称为才能。说一个人有才能,即意味着他能将从事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运用,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说,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是知识发挥作用的实践条件。
说到素质,很多人会把它与能力混淆起来,其实素质与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就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道路很相似,它们都是在人的活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素质的特点是“内凝”,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所塑造成的内在升华,而能力则是“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实在的呈现。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的各种属性在现实的人(个体、群体和类)身上的具体实现以及它们所达到的质量和水准,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主体条件。[2]
综上所述,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息息相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知识容量越大当然越好,学会学以致用更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能力,而懂得把能力发挥在正确的事情上则更是一个人素质高的体现。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强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质量强企,是产业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质量监管,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质量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3]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质量专业人才是全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质检类专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质检类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产品质量检验及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具备产品质量的检验、控制、改进的能力,同时具备技术监督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质量专业人才。[4]
高职质检类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如图1所示[5]:
图1 高职质检类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图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方法能力素质等。
1)思想道德素质
理想信念:积极进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民族精神:热爱祖国,顾全大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有民族气节。
道德品质:懂得自尊和尊重别人,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讲文明、诚实守信。
民族法制观念:正确认识民主与自由、张扬个性与维护大局的关系,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守纪、用法。
奉献意识:清醒地认识为人应该奉献社会,在奉献中实现 个人的价值,用爱心去生活、去处事。
表1 高职质检类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体系表
2)科学文化素质
在科学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其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主要体现在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学等知识教育之中。
3)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坚持锻炼,身体强健,培养一定的体育爱好和特长。
心理素质:有信心、有毅力,乐观豁达,具有心理承受能力,能自觉有效地调适心态,适应生活。
4)方法能力素质
独立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确定学习目标,讲究学习方法,善于利用学习资源,自觉提高综合素质。
观察思维能力: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注重多角度、多次观察和换位思考。
综合表达能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强化口语锻炼。
合作竞争能力: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强烈进取心。
实践创新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必要的创新方法和技巧。[6]3.2 专业能力素质
质检类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数理统计应用能力、标准法规执行能力、质量管理能力、技术检测能力、产品检验专业技能等。
1)数理统计应用能力
具备综合运用概率分布、实验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正交试验、控制图、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等统计工具方法进行科学抽样,过程控制,针对检测结果给出正确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的能力。
(2004-北京-20) 给定有限个正数满足条件T:每个数都不大于50且总和L=1275.现将这些数按下列要求进行分组,每组数之和不大于150 且分组的步骤是:首先,从这些数中选择这样一些数构成第一组,使得150与这组数之和的差r1与所有可能的其他选择相比是最小的,r1称为第一组余差;然后,在去掉已选入第一组的数后,对余下的数按第一组的选择方式构成第二组,这时的余差为r2;如此继续构成第三组(余差为r3)、第四组(余差为r4),…,直至第N组(余差为rN)把这些数全部分完为止.
2)标准法规执行能力
熟悉质检专业相关技术法律法规,并严格贯彻执行。具备针对实际检验产品,掌握与之全部相关的质量标准,制定检验或试验项目,明确检验指标要求,进而制定完善的检验方案的能力。
3)质量管理能力
具备强烈质量意识,能够熟练运用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进行产品质量巡查监督,过程控制管理,工序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运行、审核及改进等能力。
4)技术检测能力
具备综合运用感官、物理、化学、微生物分析及无损检测(核辐射、红外线、超声波等)、光纤检测、传感检测、计算机辅助检测等高新技术进行质量检测的能力。[7]
5)产品检验专业技能
任何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必须依靠具体、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来实现。高职质检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是教育教学的依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示范建设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开展专业及课程建设;树立全面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于日常教学各个环节中,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持续不断地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S]:2-6.
[2]谢祥清,杨曼英.素质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2012)9 号,2012-2-6.
[4]洪生伟.质量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10.
[5]卢红学.高职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合理结构探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93-96.
[6]白君堂.素质教育案例分析与指导[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7]洪生伟.质量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及其内容[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6):44-46.
[8]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 号,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