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溪北路
——东西文化之黄金通衢
水网密布、帆影点点、船舸轻漾,这样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景曾经是上海境域内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以徐汇区为例,历史上曾有大小河浜约五百条,主要有蒲汇塘、肇嘉浜、龙华港等,它们蜿蜒曲折,向东注入黄浦江。这些主河道与周边水系密如蛛网,构成四通八达的水运体系。清末至民国初年,由于人口剧增等诸多原因,过多的产业和社会活动使环境发生根本逆转,许多河道被填没。而在被在填埋的河床之上又形成许多新建的道路,漕溪北路即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条。而今,漕溪北路商业繁荣,又是海上电影文化的坐标地段。 文/沈思睿
漕溪北路的前身是蒲肇河故道,谈及蒲肇河,就一定要讲蒲汇塘和肇嘉浜这两条极为重要的河道。
蒲汇塘曾是横贯上海中南部的一条主干河道,西起松江蟠龙港,经七宝镇、虹桥镇至漕河泾镇,与龙华港相接汇入黄浦江。蒲汇塘是当时的地区干流,经由此水道,朱家角、泗泾等市镇可直达上海,沿途亦有七宝、漕河泾等重要集镇。它更是被誉为七宝镇的“母亲河”,七宝的雅称“蒲溪”(蒲的本意是河边的植物)便是由此而来。如今,蒲汇塘虽在,但早已既狭且浅。横沥北段被填,仅存南横沥一段,支河则大多被填没,水乡田园大多已不复当年。徐汇区境内的蒲汇塘路则是20世纪50年代由蒲汇塘故道填埋而成,而这段连接的正是肇嘉浜。
蒲汇塘和肇嘉浜皆为东西向河道,而它们在徐家汇地区的交汇段则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流,这段因西贯蒲汇塘东接肇嘉浜,蒲肇河之名由此而来。该河道在20世纪40年代彻底干涸,后于1945年填河筑路,1949年以后拓宽形成交通干道,因位于漕溪路之北并与之相接而命名。1950年漕溪北路被翻建成弹街路面,即用小石块铺砌的路面。1973年则再次被拓宽并建成钢筋水泥混凝土路面。
蒲肇河、漕溪北路周边的发展与徐家汇是一个整体,而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与一位伟人息息相关,那便是明末文渊阁大学士、伟大的科学家、西学东渐的先驱者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年),明代上海董家渡人。徐光启最著名的事迹之一是他与利玛窦合作汉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6卷,其中一些重要术语沿用至今。他在京去世后,归葬于蒲肇河与法华浜汇合处(现在的光启公园)。后来,他的部分家族由南市原居迁来此定居,因徐氏家族聚居在此,故其地名“徐家汇”。徐家汇在清代中叶,仍是人烟稀少的荒僻地区,有文载:“丛棘黄茅,为上海西区瓯脱之地,无所谓镇也。”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教士来沪传教,不久,通过中法签订的《黄埔条约》,取得保教权。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天主教江南教区选择徐光启后裔居住地建造耶稣会天主堂,咸丰元年(1851年)建成教堂,为中国第一座西方建筑式样的教堂,名为徐家汇旧天主堂,奉“圣依纳爵”为主保。后又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建新堂,宣统二年(1910年)竣工,全称“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这也就是现在的徐家汇天主教堂。
除了天主堂,漕溪北路两侧还有不少重要的宗教建筑遗存。徐家汇圣母院育婴堂于同治八年(1869年)由法国拯亡会修女创办于肇嘉浜东岸(今漕溪北路201号),育婴堂的男孩到6至7岁时转送土山湾孤儿院,女孩则入幼稚园。新中国成立后,市民政局接管育婴堂,改善哺育条件,抢救患病婴儿。
另一处是圣衣院。1873年,在蒲肇河东岸慈云街附近动工兴建圣衣会新会院,主体为一幢假四层砖木结构建筑(今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广场内)。圣衣院教徒过着与世隔绝的修道院生活。除进行常规宗教活动外,另一项主要活动是每周三个晚上“打苦鞭”,就是鞭打自己的肉体,代人“做补赎”。1953年,圣衣会被政府关闭并移交由徐汇区天主教爱国会管理。
在强调西方教义的同时,教会也注重东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耶稣会会长南格禄已开始利用教会辅助建筑从事藏书工作,这便是徐家汇藏书楼的前身。20世纪20年代末,徐光启后裔、耶稣会神父徐宗泽任藏书楼主任,藏书楼事业取得很大发展。现存的徐家汇藏书楼包括两幢建筑:一幢始建于1867年,原为耶稣会总院所在地,为四层西式建筑;与之相连的另一幢二层西式建筑建于1897年,是当时的藏书楼。1994年3月18日,徐家汇藏书楼(现为上海图书馆藏书楼,漕溪北路80号)部分建筑由市政府确定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漕溪北路的两侧还有许多与教会密切相关的科学文化机构。位于漕溪北路西侧,蒲西路166号的徐家汇观象台成立于1872年,为上海乃至中国最古老的气象观测站,号称“远东气象第一台”。现今,徐家汇观象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因其连续不间断的观察而被授予“世纪气候站”的称号,现在为上海气象局所有,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前文所提“土山湾”地名不仅曾是个地理概念,还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历史的代名词。明清年间,因疏浚河道,将挖出的淤泥堆积于蒲汇塘转弯处,积泥成阜,故名土山湾。同治三年(1864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将土山铲平,建土山湾孤儿院,同时创办土山湾孤儿院工艺场,下设五金、土木、绘画、雕刻、印刷、照相、镀金、制鞋、成衣等部,由中外传教士教授工艺操作知识和技能,组织生产和销售。很多新工艺都发源于此,土山湾对中国近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土山湾制作的彩绘玻璃以及“海派”黄杨木雕等均名扬中外。土山湾孤儿工艺场于1960年关闭,众多文化遗迹也在之后数十年间遭到破坏,其历史价值长期不被重视。2000年以后,政府逐渐加强对土山湾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开始着手建立土山湾博物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开馆。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电影事业基本上集中于上海。作为电影主体的制片公司就有近二百家;其他各种机构更是数以千计,其中不少集中在徐家汇、天钥桥路一带。
1949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在上海的中央电影企业管理处及其一厂、二厂和上海实验电影工场等机构,由夏衍等负责在此基础上筹建电影厂。同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静安区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618号正式成立。1950至1952年,上海长江电影制片厂、昆仑影业公司、文华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等8家私营电影企业联合组建为国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1953年2月,上海电影制片厂与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合并,沿用上海电影制片厂厂名,迁至徐汇区漕溪北路东侧的三角街(今影业街)30号,该址抗战前为联华影业公司的徐家汇摄影场,抗战后为昆仑、文华影业公司厂址。1957年4月,上影厂一度改组为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下设三个电影制片厂:江南电影制片厂(大木桥路40号)、海燕电影制片厂(三角街30号)和天马电影制片厂(漕溪北路595号)。次年公司改为上海市电影局。1959年初为了支援外省办电影厂,撤销江南厂建制。1976年,海燕厂(当时名为红旗电影制片厂)和天马厂(当时名为东方红电影制片厂)重新合并为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初,上影厂占地仅1.3公顷,仅有三座简陋的摄影棚和一幢砖木结构的创作生产楼(即前文提到的圣衣院),建筑面积不足4000平方米。1954年由国家集资,建成当时国内最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摄影棚。1979年再在原址扩建,建成洗印车间、摄影棚、录音棚、外景摄制场地及相应的配套设施。1996年2月与译制厂、美影厂等组建成上海电影(集团)公司。2009年9月改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2008年该厂搬迁,原址旧厂房拆除,改建上海电影博物馆暨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业务大楼,2009年4月,经徐汇区地名办批准命名为上海电影广场。
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确定,要把以中山环路为边线,位于市中心城南分区西南部的徐家汇地区,建成市级综合性公共活动副中心。为此,以肇嘉浜路、漕溪北路为重点进行综合性区域改建。这一地区由徐家汇沿漕溪北路越沪杭铁路(现轨交3号线)向南延伸到龙漕路、漕宝路。区域范围南北长约3500米,东西宽约1200米,总面积350.68万平方米。经过全面改建,形成以商业、办公、旅馆、文化、科技、体育为主,与高层住宅群、绿化、雕塑组成的新型综合性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上海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华亭宾馆(漕溪北路1200号,1986年建成)、上海最大的无立柱网架屋盖建筑—上海体育馆(俗称万体馆,漕溪北路1111号,1975年建成)、1949年后上海第一批高层住宅建筑群之一的漕溪北路750号至1000号(1978年建成,共六幢),以及在其裙楼之中的上最早的台资百货公司——中兴百货商店(漕溪北路718号,1993年成立,现已歇业)等。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徐家汇及漕溪北路周边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建设,从那时开始徐家汇就逐渐变成一张名副其实的“财富地图”,而漕溪北路也早已脱胎换骨成为黄金通衢大道。
日月如梭,三百多年前,一位名垂史册的上海学者溘然长逝,安息于此。而今,这片融合了徐光启英灵的土地有了与以前不同的内容,它目睹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又将迎来新一轮令人期待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