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嵱
一件看似普通的好人好事,一群看似平凡的好心村民,让紧邻210国道的陕西乡村—王家砭一夜之间火了。
专家说,捡橘子的事情看似寻常,实则难得,“是乡村道德建设的成功实践”。
“好人村”,这是王家砭的新名声。
5月6日,漆水河畔阳光明媚。这个紧邻210国道的普通乡村正在举行一场婚礼,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持续了一整天。
作为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会长,王江轩在现场忙碌着。他也是农民诗社的负责人,在这个喜庆的场合,自然不会忘记在贺诗中添上紧跟时事的内容:“咱村荣登好人榜,神州大地美名扬;维护荣誉最要紧,全国都学王砭村;好名来的不容易,崇德向善都有责……”
提起半年前42位村民帮内蒙司机捡拾橘子的事,王江轩笑着说:“那有啥呢,事发生在咱这了,帮个忙不算啥。”然而,这个“不算啥”的事情却让王家砭声名远扬。
今年4月,铜川王家砭村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陕西省惟一一个上榜集体。
一件好事引发的效应
“好人扎堆王家砭,好事多得成串串……”
这是王家砭农民诗社的王全林创作的快板,题目是《王家砭的好人夸不完》。快板中讲述了去年12月17日王家砭村民帮内蒙司机捡拾橘子的故事:“十二月,一十七,天寒地冻寒风起;厍月强,是司机,一辆半挂拉橘子。从湖北到陕西,一路顺利没问题……整整一车好橘子,侧翻倒地真可惜。司机一瞅眼瞪圆,咥下这活可咋办?”
这时候,一个叫朱北晨的老汉出现了:“小伙子,莫作难,有难你就开口言。我家住在王家砭,文明之村是模范,村民思想觉悟高,只要张声定支援。”
记者来到了快板中提到的朱北晨的家。时隔半年,回忆起事故现场大家伙热火朝天帮忙的场面,朱北晨一家人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做好事心情不一样。”老伴儿刘淑侠说。
“实际上,是王家砭的村民把厍师傅的致富梦重新捡回来了。”王江轩说。
那位内蒙古司机厍月强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人群中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不到20岁的年轻人,两天的拣装橘子,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两口子,他们没有拿走一个橘子……”
朱北晨的小儿子朱小伟记得,村民们捡拾橘子的过程中,前来帮忙的一个交警对大家喊:哎呀,微信上已经开始评论你们了,全国人民都看到了。一听这话,村民更积极了。
“我说这么快?我当时还不懂微信。”朱小伟笑着说。
看着整整一车摆放整齐的橘子,厍师傅激动地拉着朱北晨的手:“没想到遇见好人了……”“咱陕西人好,铜川人好,王家砭人好!”
这天傍晚,厍月强怀着感激的心情,踏上了返乡的旅途。平安到达包头后,厍月强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先后给陕西省、铜川市领导写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捡拾橘子的事件经过各大媒体的传播,王家砭村一下子火了。作为第一个赶到事故现场带头救助的村民,朱北晨一家也成了“名人”。
刘淑侠抬高嗓门告诉记者:“就连美国都知道了。”村上一个在美国的年轻人从网上看见新闻,第二天就从美国打电话回来问情况呢。
言传身教的美德传统
“本来我们一家人,心比较软,只要遇到别人有难,肯定会伸出援手。”朱北晨认的是最简单的理儿:“三个儿子在外面开车,咱做点好事,一辈子平安。”
其实,过去几十年,朱北晨一直在做好事。在他看来,捡橘子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件,没想到这事却火了。
朱北晨记得,有一年夏天沟里发洪水,当时是凌晨3点,他第一个发现情况,就跑到生产队敲钟,把人叫起来救生产队的牛。那时候,一头牛相当于一台拖拉机。
1979年,村民王都在饲养窑里修房子,突然窑洞塌方,王都和他姐夫、妻弟三人被埋在下面。朱北晨和父亲、弟弟一起,把人救了出来。
王家砭村百分之八十都是王姓人家,姓朱的只有朱北晨一家。朱北晨是河南洛阳人,祖父做打铁生意,落脚于此。他们家三代都是打铁匠。上世纪70年代,朱北晨在集体的农具厂上班时还带过学徒。
对朱北晨来说,助人为乐是先辈留下的美德,一辈传一辈。
1986年,附近孟家塬一辆拖拉机翻到路边的地里,司机昏迷不醒,朱北晨和大儿子朱建伟开着拖拉机路过,二话不说,父子俩把司机抬到自己的车上,送往附近的黄堡医院抢救。“我现在都不知道那人叫啥名字,拉到半路人才醒来。”
回家后,儿子问父亲:“万一人死在半路上咋办?”朱北晨愣了一下说:“咱为救人,还顾得上想那些?”
打铁不挣钱了,手艺也失传了,但朱家助人为乐的美德却相传下来。
朱小伟当过兵,退伍后回到家乡,当上了货车司机。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有了自己的货车,每年送货能挣6万元左右。
前几年,村里停在门外的货车油箱频频被盗。朱小伟召集大家组织义务巡逻队,每晚在货车周围蹲守。终于有一天深夜,碰上一伙偷油贼在偷村民王飞货车上的油,当场抓住一人,其他的驾车仓皇逃窜,他们紧追不放,到黄堡才追上盗油贼,连人带车送到了董家河派出所。派出所的民警录完口供直夸:你们王家砭的年轻人,比我们警察还勇猛。
作为村里惟一的外姓人,朱家难免遇上一些坎坷不平之事。尽管如此,朱北晨给三个儿子时常念叨的是:“咱是外姓人,王家砭收留了咱,乡亲对咱不薄,咱才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咱要记人家的恩情呢。”
润物无声的民间诗社
“王家砭村民帮司机拾橘子的事情,是有一定发展由来的。”农民诗社社长王江轩告诉记者,王家砭自古到今村风就正,善良淳朴的村民有互助友爱的传统。
诗社成员王全林编辑的家谱中记载了祖父辈的家风家教,也辑录了当地的儿歌、谚语。其中有这样的谚语:“扶人家娃一把,自己娃长一拃。”“牌子倒,事难搞。”“人心要实,火心要虚。”这些谚语在王家砭几乎家喻户晓。
“在商品经济社会,实际上是顾了这边,失了那边,人的道德观念缺失太多。雷锋不敢学,老婆老汉不敢帮……为啥王家砭这个事能反响大,震撼力也强?就是因为有好多地方,车翻了,抢这抢那,警察鸣枪警告都难以阻止。”王江轩说。
王江轩的观点是:“教育农民这个事,光靠开会、说教真不行。”
2012年,王江轩从镇政府退休后,想创办一个群众文艺社。这年10月,“王家砭农民诗社”创刊号推出,在村民经常聚集的村中心广场、建材厂、一组、三组、四组的公布栏中张贴。这份农民自办的小报,印数虽只有五六份,受众却遍及全村。
王江轩认为,传统美德的代代相传需要一个弘扬的载体。这也是他创立农民诗社的初衷。他想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农民话,说农村事,议农村理”;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王家砭人富裕了以后,布袋钱满了,把钱要想办法花呢。你不正确宣传引导的话,他就打麻将、飘三叶,弄这些事去了。”
王江轩把诗社的作用概括为:扬新风尚,弃旧陋习。“你比如给娃结婚,歌舞队专门跳舞,农民诗社则编一些让大家乐起来的快板,主家高兴,大家快乐。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认同感,一种共鸣。”
王江轩喜欢用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来说明这种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
村里有一对孪生兄弟叫王团社和王迎社,两人相继辍学,无所事事,在村中游手好闲,打牌赌博,日子过得一塌糊涂。有一天,王迎社无意中看到诗刊上一篇小学生劝诫父母戒赌的文章,深有触动。王江轩乘机开导他,鼓励他给诗社投稿。没想到,几天后王迎社就拿着《我的忏悔》找上门,诉说了自己虚度光阴的经历和痛苦。诗社当即给予发表,村委会还将王迎社评为当年“创作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后来,王团社到新疆打工去了,王迎社因为黑夜勇擒流窜到村中的偷油贼,连续两年成为王家砭村先进个人。
诗社成立后,一开始村民投稿并不踊跃,王江轩骑着车到处去组稿,包括学生娃。“教育农民要趁小教育,就跟护树一样,护树要从小护,长成参天大树了,锯这个锯那个你就弄不成。学生娃投个稿,发个稿费,他就有了荣誉感,他爷他婆看了也蛮高兴。”
如今,农民诗刊已经出到第19期,累计投稿作者已有150多人。
在最新一期《农民诗刊》上,“拾橘不昧”占了大部分版面。76岁的王振民用自己的画重现了捡拾橘子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位学生来稿则从侧面描述了这个好人群体的精神面貌:“听说发生翻车事故,父亲二话没说就去帮忙。整整忙了一个下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吃完饭后默默地休息了,什么也没说。直到第二天看到电视上播放这则新闻,全村人都轰动了。父亲却平静地说:‘出门在外,大家都不容易,车主也有孩子,孩子上学生活的钱全靠他了,我都能体会得到。”
王江轩认为,和过去的熟人社会不同,现在的乡村也成了生人社会。虽然彼此认识,但利益关系、价值关系不同,所以必须用一些规矩和制度来约束。“农民诗刊的内容可以形成一个舆论压力,让村民得往好的方向发展。”
眼下,王江轩正筹划着要把王家砭村的好人好事整理成册。“以前,王家砭的故事都靠口口相传,得有人把这些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崇德向善的鼓励机制
如今的王家砭,谁都能说上几件助人为乐的好事。“2010年拉煤货车的煤块把人埋了,几个村民硬是用手刨煤救人;漆水河上游木材厂被洪水袭击,村民跳进水里救人……”
王家砭村依傍漆水河,包茂高速和210国道穿村而过,过往车辆和客商川流不息。“从我记事起,不管谁在这里出了事,群众都热心管。”年近70岁的党委副书记王文涛说。
“群众自发捡橘子的事,说明咱道德已经形成习惯,习惯已经形成自然。这种民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不是说三五年抓出来的。”
村民们自觉流露的崇德向善的力量,让王文涛颇感自豪。他正打算把村里的乡规民约修改一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根据社会的发展,制定一些新的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向上,树立崇德向善的良好村风。”
“群众不文明,再富都不光荣。”上世纪80年代,王家砭村就树立了这样的治村理念。全村535户,2149人,党员103名,是陕西省为数不多成立村级党委的村子。每个党员都有党员承诺,年初确定目标,年终评比;6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中都设有“政治组长”;村上还组建了“村民代表理事会”,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你不搞就不搞,搞起来就要认真。”王文涛说。
地处渭北旱塬的王家砭曾经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王家砭,溜溜天,土地挂在山两边,拉煤换粮泾三原”;“出门不是上坡就是过河,种地不是人背就是驴驮。累死累活,不给王家砭人干活。”
但是,如今的王家砭人大多已告别恓惶的日子,生活过得红红火火。记者调查发现,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王家砭一直有一个稳定的领导班子。
1975年,王文涛当上村主任,和当时只有20岁的村支书王科一起,驾起了王家砭村的这架“马车”,这一干就是将近40年。
王家砭是从“黑白二娃”淘到第一桶金的。黑就是煤矿,白就是白灰窑。
王文涛介绍说,当年,一个青壮年劳动力给生产队干农活一天,仅挣10分工,相当于1毛钱。村里组织社员利用农闲到县办煤矿干活,一天能挣到12分工,还另外补贴5毛钱。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村里筹集到7万元资金,承包了县办煤矿,改名“王家砭村煤矿”。煤矿赢了利,村上又投资开发当地矿产资源,办起了村办白灰窑。
改革开放后,王家砭又办起了车队、沙发厂、挂毯厂、食堂、百货综合厂、油坊、面粉厂、石渣厂、耀瓷厂、砖厂等,一共有36家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各地村办集体企业纷纷转制,但王家砭的建材厂硬是坚持下来,至今仍是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厂长梁军民曾对媒体说:“王家砭的事业之所以能蒸蒸日上,关键在于我们集体的摊子没有倒!”
2002年,唐宋瓷厂承包了王家砭原村办企业耀瓷厂的车间,开始生产工艺瓷。厂长梁亚萍告诉记者,厂里102名员工,百分之八十是王家砭村民。“当时承包就是考虑到村里有一些做过陶瓷的工人,他们都干过,上手快。”
12年过去了,如今的唐宋瓷厂已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名窑之一。
记者了解到,王家砭有750名村民都在当地各类企业就地就业,占全村劳动力的50%以上。
“说句心里话,乡亲们有了钱是好事,但光有钱还不行,富起来很不容易,富起来的问题并不比穷着的时候少。”王文涛说。
大约从20年前开始,每逢重阳节,王家砭村都会为70岁以上老人披红戴花,发放养老金;年年开展评比竞赛活动,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每年都要评选十大孝子,还办起了道德大讲堂。“你不认父母,不养父母,社会上谁跟你交往?你已经缺乏做人的基本常识了。”王文涛说。
村里还成立了管弦乐队、篮球队、锣鼓秧歌队,每月一场电影、每季一场诗会、每年一次农民“春晚”。一年四季,村民每人按时领到12斤菜油。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奖励1000元,给父母披红戴花。
王文涛说,这几年,王家砭每年都不遗余力地帮助周围村子协调修路、建窖、引水等项目。“咱富而思源。”在他看来,“一个村好,只能红一点,周围十个村、八个村都好了,咱这片的经济条件、村民素质肯定就不一样了。”
道德建设的成功实践
据王文涛介绍,王家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砭”字,过去曾写作“匾”。传说村里出过一个名医,助人为乐,崇德向善。“我小时候记得我房前那一溜溜子匾,有的年头久了,跌下来,村民拿去做其他用途。”后来改成“砭”字,意思是“可以治病的石头”。
“去年,咱村工农业总产值接近3亿元,人均纯收入16500元。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小康村等荣誉称号。”王文涛说:“这些荣誉是鼓励也是鞭策,拿这些牌子要对得起这些牌子。”
2014年大年初一,王家砭村委会在中心广场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对参加“12·17”捡拾橘子的42位村民进行了隆重表彰。“这次戴上红花以后,人的觉悟更高了。没戴上红花的村民就说,再遇到啥事了,你也给咱说。”朱北晨笑着说。
铜川市也对王家砭村的好人群体进行了表彰。朱北晨一家六口都戴上了大红花,儿媳妇的手机里还保存着当时的照片。
表彰会结束后,铜川市成立了“12·17”先进群体事迹报告团,在全省巡回宣讲。朱小伟跟着副书记王文涛从年头跑到现在,虽然生意耽误了不少,却乐此不疲。
“你一辈子能遇到几回这种事?花钱都买不来。”朱小伟说,过去的战友给他打来电话:“七班长,你上电视了,干嘛呢?还戴个红花呢。”
每到一地,观众反响强烈。“底下的观众都说你们咋不像农民,也不怯场,气场挺好的。你们这绝对是受过专业培训了!”朱小伟笑着说,“其实咱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不怯场是因为在铜川先讲了好几场,慢慢适应了。“第一次上也紧张,大冬天头上直冒汗。”朱小伟的笑容里满是幸福感。
不过,对于突如其来的宣传攻势,王家砭人也曾经不知所措。一位村民对记者说,“电视台来采访的时候,有人给记者说,他一个月挣7000块钱,实际上他在砖厂只拿2700块。”
慢慢地,大家都意识到,“吹的有点太大了”,“不敢那么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能夸大,人家一核实,对你这地方会有另外的看法。”
无论如何,王家砭火了。巡回报告的效果立竿见影,给王家砭村争足了光。老领导王文涛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荣誉背后的压力,并深谙转化之道。“鞭策鼓舞就是拿鞭子打着赶呢。咱为啥要表彰村民?是给他们施压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康认为:捡橘子的事情看似寻常,实则难得,“是乡村道德建设的成功实践”。尤其难得的是,“这是经济发达村落涌现的道德模范群体”,“它用事实说明,只要处理得当,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不但不矛盾,而且完全可能相互促进”。
如今,王家砭的村民又编出了新的快板:“挣钱不出去,离土不离乡,务工又务农,走的水泥路,住的小洋楼,喝的自来水,吃的供应油,月月有钱领,养老不发愁。”
这不就是一幅走向富裕文明的当代中国乡村的小康图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