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渗透在现代学校德育实施中的有效途径

2015-01-08 15:28王雨
学理论·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有效途径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是社会的主体,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人的德行思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作为国家的明天,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希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以现代学校的德育教学的现实意义为线索,简要叙述当前学科教育渗透德育教学所存在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策略,以期有效促进学科德育教学的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内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52-02

中国古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其《师说》中指出,教师是向学生传教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即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和理论,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树立起正确的德行观念。在现代教学体系中虽然也有设立相关思想政治和道德培养的学科,且在平常的学科教学中也一直呼吁“以德治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學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学科德育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德育教学发展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德育教学的学科渗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就当前学科渗透现代学校德育教学的现实意义以及存在的一些难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叙述,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

一、学科渗透在现代学校德育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更新,德育作为我国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久不衰,在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后,对现代教学仍有着深刻影响,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德育教学是实现全民族素质提升的关键。德育的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素质对知识、能力所特有的催化和指导功能,使得其成为当前社会各国教育方针确立的主要依据。在某种程度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其二,德育教育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对于人生以及一切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只有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下,人才能积极地投身于生活实践,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三,德育教学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内心思想来改变学生的行为,即由内而外的教化学生,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更为深远和长久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它的影响,并且在无意识中将这些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使得学生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同时为学科教学的优化提供了条件。其四,正如上文所言,德育教育是以影响学生的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目的。因此德育也可以作为学科教学的灵魂与核心。正如行星围绕着恒星不停地运转一般,德育是学科教学的恒星,失去了这颗恒星,学科教学的意义也就丧失了,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出于对将来的美好愿景,如果是怀着一颗想要破坏的心,那么我们的学习和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因此德育对学科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科教学的基础。

二、学科渗透在现代学校德育教学中的难点

(一)德育观念狭隘

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同,将德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化为一谈,缺乏对德育教育全面深刻的认识,把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任务全部寄托于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的教育上,这是与德育教育的发展目标相悖的。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本学科渗透德育教学的难度太大,或者德育教学只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教学,与学生的升学就业并没有太大关系。很多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只是出于一种应付心理,敷衍了事,并没有将德育落到实处。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是课外的事,不应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导致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分离的现象。片面的德育观念制约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目标的实现,使得学科的德育教学效果不佳。

(二)德育方法单一

如果将讲台视为舞台,教师作为表演者,学生为观众,那么道德教育也可视为一种艺术。教师的艺术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决定着其表演的效果,也就是观众的反应和态度。将德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即所谓的德育渗透,教育家窦桂梅表示学科渗透是实现德育的最佳途径。然而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不少学校、教师在进行某些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着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方式和手段也不能幸免地简单而粗糙。比如不少教师在学科德育教学中采取的是“德育灌输”和“穿靴戴帽”式的德育方法,在这样的德育教学中,教师仅是将德育视为一项额外的任务,完成了就好,至于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能够接受、德育效果如何并不在教师考虑的范围之内。在如此生硬和简陋的德育方法之下,学科渗透只是表面的,对学生的德育效果自然不佳。

(三)德育内容残损

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来对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思想政治课是学生获得道德知识的主要来源,承担着主要的德育任务。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学,逐渐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然而,在其他学科的德育中,由于德育内容是零散地分布在学科课程内容中的,导致学生很难对学科中的德育内容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学习,同时也给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带来阻碍,学科渗透缺乏清楚的目标和明确的内容,甚至有时出现重复渗透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引起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

三、学科渗透在现代学校德育教学中实施的途径

(一)树立全面正确的德育观

要想有效实现学科教育渗透德育的目的,首先要端正教育者即教师的教学态度,施教的一方对德育要正确和全面地认识。其一,就学校方面而言,学校必须树立好大方向上的教育观念,明确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原则;其二,就教师方面而言,学科教师要能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渗透,清醒认识德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人,还要育人。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表示,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才是教学的最核心的目的。

针对上文所提到的德育观念狭隘、片面的问题,建议树立全面科学的德育观念,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同时将自己视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首先教师必须要清楚認知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教学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但是也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德育的全部。德育的内容远不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德育不仅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让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观念。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摒弃这种政治化的德育观念。同时每位教育工作者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德育并不是某一门学科教师或者某些学科教师的责任,而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教育教人、育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特点的时间和空间内。虽然政治课是德育内容中最系统、最具条理化的一部分,但是如上文所言,政治课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德育教育内容,而剩下的德育教育内容则需要通过其他的学科来补充,因此其他学科以及其他教师同样有德育职责。

(二)改进学科德育教学方法

实际的教学效果表明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而由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延伸出来的学科德育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中也是难以生存的,因此必须改变当前学科德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坚持将课堂作为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比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教学、生物化学课的实验教学、语文课的人文情感体验教学等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的熏陶。此外,鉴于上文所建议的树立全体德育的观念,承继其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同时将课堂之外的校园、社会、家庭都纳入德育教学实施的范围内。将德育渗透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以及各种服务性工作的领域之中,切实贯彻正确的德育理念,从书本中、学生管理中以及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构建全方面、立体化的德育体系,促进德育的落实与发展,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考察机制,对学校工作人员的德育进行科学系统地考核,进一步实现学科渗透德育的目标。

(三)深入挖掘德育教学内容

在上文中提到当前德育的教学内容残损不全,只有思想政治课的存在比较系统的德育教学内容,而在其他学科的德育过程中德育教学内容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学生很难把握德育教学内容精髓。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在于学科教师对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内容挖掘不够,在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时,存在一种偏向,认为德育内容仅存在于部分学科之中,或者只存在特定阶段的教材之中。其实不然,如果教师仔细研读教材的话就会发现德育内容是普遍地存在于各个学科、各个教学阶段的教材之中的。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就曾表示任何一门学科都存在德育教育的内容,都可以进行德育。因此实际上不是德育教学的内容残损不全,不是学科教学的内容不够系统,而是教师对文本教材的研读不够、挖掘不够,没有正确把握德育的内涵。实际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德育的内容逐渐被充实起来,德育所涉及的领域渐渐增多,很多教材只需要教师稍稍地挖掘和思考一下,就能发现其中隐藏着的德育因素,所以关键还在于教师是否对教材进行了挖掘,是否真正实践了“教书育人”职责。

参考文献:

[1]石建明.学科渗透德育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2]王海玲.立德树人观下的学科渗透德育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王红军.凸显教学本质功能增强学科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8).

收稿日期:2014-10-13

作者简介:王雨(1987-),女,陕西乾县人,助教,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有效途径
初中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花若芬芳,蝴蝶自来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的策略研究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