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华
(重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重庆 40004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配置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是目前我国发展成形、有国家级规划编制的四大经济区,①四大经济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是目前我国发展成形、有国家级规划编制的经济区。由于统计精确数据难度较大,所以本文中的长三角指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珠三角主要是指广东省;京津冀指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成渝主要是指重庆、四川两省(市)。是我国经济核心增长极,②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辐射范围基本全面覆盖我国东、南、北、西四大地理方位的广大地域”[1],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同时影响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
“资源配置问题实质上就是对稀缺资源使用的选择问题。”[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则是指“有关的部门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所投入的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进行分配和使用”[3],不仅指如何分配,还包括如何使用。分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现状,有利于了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配效果和使用效果。
一定区域的高等学校数量是该地区拥有高等教育资源数量多少的直观反映。高等学校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该区域内的适龄人口享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多少,并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区域科技文化水平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普通高等学校比上年增加51所,其中本科院校比上年增加17所,高职(专科)院校比上年增加34所。区域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同样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区域高等学校也呈现出集中分布的趋势。如表1所示,无论是从普通高校总数,还是从每百万人口高校数来看,区域间的高校分布差异大,长三角和京津冀具有相对的集中优势。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这种集中趋势和差异趋势也较为明显。相较而言,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地区的部属高校、“985”高校、“211”高校的数量和密度都高于珠三角和成渝两地区。可见,国家重点培育的高等教育对象(中央部属高校、“985”高校、“211”高校)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布局和发展极为不平衡。这种不均衡分布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和影响。
表1 2011年四大经济区普通高校分布情况
每10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承载能力。京津冀地区的在校生数最多,远远高于珠三角和成渝地区,具有明显的总量规模优势。不仅如此,从各类在校学生占全国比例来看,具有相同的差异趋势。如表2,从本、专科学生在校生数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总数比例看,京津冀比例最高,远远高于其他3个区域。从研究生在校生占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总数比例来看,京津冀和长三角水平相当,接近20%,而珠三角和成渝两区域均不到10%,差距较大。总体而言,京津冀、长三角具有明显的集中优势,也为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学术支持。
表2 2011年四大经济区普通高校在校生情况
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研究指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中的师资情况对区域大学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是影响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4]四大经济区域在教师资源配置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图1中3项指标的占比值最高和最低相差都约为10%。但不同的是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珠三角和成渝较高,京津冀最低。而副高及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比和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京津冀和长三角较高,而成渝区域最低。可见,在优质的教师资源上,京津冀和长三角具有相对优势。这与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图1 2011年四大经济区普通高校教师情况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区域高校的固定资产、占地面积、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投入均不断加强。从表3可以看出,区域间普通高校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图书册数、教学用计算机、语音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等方面存在较为一致的差异分布。除多媒体教室座位个数,成渝略低于珠三角外,都是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珠三角由多到少的梯度分布。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进步,计算机、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多少,同样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
表3 2011年四大经济区普通高校资产情况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职能。高校科研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果。如图2所示,四大经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从R&D课题数、论文数、著作数、专利数及专利转让收入占全国普通高校的总的比来看,京津冀和长三角领先于珠三角和成渝两地。尤其是专利发明和专利转让收入的占比,珠三角、成渝两地约为5%,而京津冀、长三角的最高值将近35%,相差近7倍。京津冀、长三角两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果的优势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资源的配置差异。明显地,这种差异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难以实现教育公平。
图2 2011年四大经济区效益结构状况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四大经济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历史背景以及政策支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存在较大差异。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区域性差异较大,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结构差距较大,且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共享机制,难以实现均衡、协调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国情,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缺乏。就我国的教育投资目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来说,也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所以,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分配和使用这有限的资源,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从前文对四大经济区的比较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出全局上的区域间的不均衡和局部上的效益结构非均衡两个问题。第一,从高等教育资源总体分布的角度看,区域间差异较大。无论是从高等教育质量还是办学水平和师资条件上看,北京、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高于重庆、四川等内陆地区。第二,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看,效益结构差距较大。从“985”高校、“211”高校、中央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上看,京津冀、长三角明显多于珠三角、成渝地区;从论文、著作、专利、R&D课题数等看,京津冀、长三角也同样优于珠三角、成渝地区;从教学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和教师结构上也体现了同样地特点。
简单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的重点院校往往拥有的高等教育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优,而且还能通过自己已有的资源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相反,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地区的普通院校获得的资源将只会越来越少。“多者更多,弱者愈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出现了‘马太效应’,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存在‘马太效应’。”[6]“这种不均的布局不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长期均衡发展,使‘教育机会均等’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难以实现。”[6]
“协调是指为实现大系统总体功能与总目标,各子系统或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内嵌与耦合而形成的一种均衡发展状态。”[7]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发展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科学的功能,它的发展有助于整体和谐发展观与全面教育观的实现。资源共享是一种有效配置和利用有限资源的方式,对于高等教育资源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从前文四大经济区的比较分析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政策较少支持和鼓励。目前,区域战略的推进,政府区域合作的意识增强,但是跨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合作意识还不强,如京津冀和长三角以成渝地区为对象的交流合作,可以说要建成一个具有带动力的辐射网,政府首先要起到牵头的作用。第二,学校之间的自主合作相对较少,除了一些区域内的高校的合作,如大学城、区域联盟的形式,跨区域间的合作还相对较少,已有的形式也相对较为单一。第三,学校与社会缺乏共享机制。目前,比较时兴的就是产学研合作,虽然由政府的鼓励支持,但多流于形式,合作缺乏法律条文等有效形式的保障,使学校与企业发展的不协调,不利于学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上,虽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四大经济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作为区域战略发展的重点,各区域合作共享、携手发展,必能起到辐射全国,带动各方发展的作用。
1.政府应实行分类支持,对弱势地区实行适当的政策倾斜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区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要结合各区域历史经济文化差异,给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关注和支持。在发展目标确定上,结合区域特点制定,不能一刀切,如不能用衡量长三角和京津冀的标准去衡量成渝地区。在资源配置上要有针对性的分类支持。相较而言,北京、上海等地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资金和人才都相对比较充足,政府应该把支持重点放在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专业院系的调整上;而重庆、四川等地的高等教育规模状况和办学条件较差,应该在资金和人才等关键因素上进行政策保障和支持。而且,对于弱势地区,还可以实行“适当放宽自主招生权限”“设立高等教育特区”等政策倾斜来协调区域间的差距。
2.政府应成立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协调机构,主管区域合作事宜
我国部分高校对战略合作联盟进行了有益尝试,如C9联盟、①C9联盟成员有: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哈工大、南京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中国科技大,原则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来源于http://baike.so.com/doc/5705902.html,2013 -9 -4。卓越联盟②卓越联盟成员有同济、重大、天津大、哈工大、西北工大、东南大、华南理工大、北京理工大、大连理工大、湖南大10所,原则是“追求卓越、共享资源”。来源于 http://baike.so.com/doc/5421739.html,2013 -9-4.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了许多工作难以深入或实质性开展,高等教育资源有效共享的目的难以实现”[8]。因此,要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共享,政府应该做好牵头工作,各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共同携手,积极开展研究与合作,建立一个高效运转的协调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如“建立区域教育厅(局)长联席会议制度,目的是借助行政的力量,增加解决区域教育合作协调和重大事宜推进的力度,并着力推进区域教育合作平台的建设”[9]。
1.结合区域实际,实施区域高等教育特色战略
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各个地区有着各自的水平和特色,所以要结合区域实际,保证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有限的高等教育的资源在各自存在的区域能得到更优化的配置,协调区域的关系,逐步降低高等教育在各区域的差异。各地高校要结合所处区域的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特点,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建立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高教体系。如四川、重庆地区,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史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需要;该区域很多地方经济发展还处于早期的工业化阶段,结合基础产业比重较高的特点,应培养更对的技能型人才。如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应培养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综合型、复合型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区域高等教育特色战略不仅能有效配置区域内的资源,更能为区域高校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
2.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区域协同创新(或者区域创新协同)是一种高效的创新”[10],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第一,在各种重点项目和课题上实现区域间的合作,实现重点带动全部的功效。第二,区域大学联盟的成立可以说是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的一个有益尝试,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优势教育资源,开展区域合作,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带动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教师互聘、学分互认、暑期学校等多种方式实现各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互补。第三,区域内高校应积极开展和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实现跨界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高校与地方、企业、其他科研院所的资源共享。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美国圣地亚哥的“创新集群”,③创新集群是指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产生创新聚集效应进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平等开放的创新网络组织形式。它不仅包括同一或相关产业、企业,还包括促进知识转移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公共和私人地方性机构(大学、科研院所、知识密集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等)。参见文献[11]。它是整合与协同作用的典范。“集群内相关行为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协作过程,通过各要素的整合与协同提高区域的创新效率和持续创新能力。”[11]这正是国内区域发展中所缺少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将区域协同创新束之高阁而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到实处才能见真效果。
3.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化合作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崛起,它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挑战,带来了机遇。身处信息化社会,我们的高校若是一成不变,必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所以更应把握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首先,高校应构建数字化校园,使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信息网络化和公开化,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高校间可以建立高等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区域各省市资源及时、全面的沟通交流。最后,应积极打造本校的网络公开精品课程,不仅要利用本校优势专业、优势学科资源,更应积极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优质网络公开课程资源,为本校学生、外校学生或是校外人士提供便利。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长久以来社会关注的焦点。“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和战略性任务”[12]。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有序、持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互关系问题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1] 余川江,邓玲.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类别特征研究[J].江淮论坛,2012(4).
[2] 王善迈.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周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周妍巧.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积聚配置研究——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安排、技术支持视角[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 陈寒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5).
[6] 王又花,盛正发.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6).
[7] 崔玉平,夏焰.区域高等教育联动改革与协调发展的经济意义——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1).
[8] 王成端,谢华,孙山,等.川渝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问题及共享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2(6).
[9] 吴玫.构建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初探[J].天津经济,2010(11).
[10] 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软科学,2013,27(1).
[11] 赵新刚,郭树东,闫耀民.美国圣地亚哥的创新集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8).
[12] 陈雪.促进高等教育公平[EB/OL].[2011-09 -03].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57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