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杰鑫,牛莹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广东深圳 518055)
现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我国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2013年毕业人数达到700万人,面对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党的十八大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1]。努力实现大学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研究,为实现我国大学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于软实力概念,有如下界定: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他认为:“在世界变革的情况下,所有国家,要学会通过新的力量源泉来实现各自目标,使得全球相互依存,组织国际体系结构,共同享受人类文化价值。”[2]他称这种新的力量源泉为“软实力”,是相对于冷战期间大国对抗的轴心“硬实力”(HardPower)而言的。他认为,通过经济胡萝卜或军事大棒威胁利诱达到目的的是“硬实力”,而“软实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同化力,是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等方式,来说服其他人接受某些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3]。
他们在2010年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角度对欧洲4个国家(英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的研究生就业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此项研究主要从具体业务(硬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软实力)、工作经验和在工作中的学习能力3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得出4个国家的雇主都认为具备必要的软实力对于毕业生求职是非常重要的[4]。
他在《软实力在马来西亚高等学院建立》一文中提出人力资本的开发需包含7项软技能: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领导能力,且这几项软技能应引入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5]。
她认为软实力是指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软实力包括品德素质、创新意识和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要素[6]。
党的十七大将“软实力”概念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7]
第十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指出,就业能力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报告将软实力分为3个层次,即应用层、修炼层、天赋层。应用层软实力包括沟通能力、人际能力、分析能力等。修炼层软实力包括责任心、成就动机、服务意识等。天赋层实力是包括直觉、美感、个性特质、性格等[8]。
他认为“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最早都是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之后被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其中包括用来形容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说,特别是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其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硬实力”是相对于求职者所要应聘的具体岗位而言的,是指企业所设岗位的员工所必须具有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它是已经规定的,是一种相对固定、静态的存在形式,如专业技能和知识、岗位需要的职业资格认证、计算机与英语等级证书等。而“软实力”则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力量,是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具有很强的传导性、扩张性和可塑性。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思想道德素质、人际沟通能力等,它是隐性的,是一种潜在的作用力,是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和训练而培养的,是个人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9]。
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软实力研究渐成热点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与软实力有关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中找出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研究的历史脉络。2014年8月,笔者以就业软实力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4个数据库中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搜索题名包含“就业软实力”的文献,并对所有文献进行整理和分类,剔除了一些与“就业软实力”主题不符的论文。最终搜集了相关论文67篇,包括期刊论文59篇,硕士学位论文1篇,会议论文1篇,报纸6篇。论文数量与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就业软实力论文数量、比例的年度分布情况
我国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研究始于2006年,近几年相关论文的数量持续攀升,研究的深度、广度也在不断深入。自我国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实行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企业招收员工也越来越难,摩擦性失业困扰着企业、高校和大学生毕业生,以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特别是软实力受到了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热点。
在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时,发现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几方面: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
综合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基本要素的研究成果发现,对于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基本要素的理解既有相同,也各有侧重。戴国强认为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10]。南宫鸿认为大学生应注重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创新精神等基本要素的培养[11]。李蕙羽认为大学生软实力是指除了学校、毕业证书等硬指标外的个人素质[12]。王刚认为软实力是指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就业起到重要作用,软实力主要包括个人的品德、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要素[13]。董辉等认为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包括职业操守、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耐挫能力、创新意识等非智力因素[14]。戚洪等认为软实力的要素构成涉及到人格素质、行为能力、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诸多方面的内容,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全面发展[15]。潘志辉等认为大学生应注重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操守、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创新意识等基本要素的培养[16]。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和创新为基本内核的关键资源,是毕业生成功获取就业机会、赢得企业赞许的比较优势和自身能力。硬实力主要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大学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基本条件,软实力则是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是就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对于学生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南宫鸿认为大学生应在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把就业准备重点放在软实力的培养和储备上,他认为软实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顺利求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1]。梁妙荣认为就业软实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17]。耿春玲认为大学毕业生大学期间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自身的软实力,包括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耐挫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要素,因为在就业竞争过程中,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18]。王丽媛认为就业软实力决定职业竞争力的形成,就业软实力影响就业硬实力的发挥[19]。
从已有的文章看,学者们在分析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时几乎都是分别从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视角来论述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培养途径。研究对象涵盖范围广,提升策略各具特色。研究对象涵盖各级各类高校的学生群体,如高职院校、独立学院、民办普通高校、师范院校、新建高校、地方高校以及农业院校等;涵盖的学历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研究的专业涵盖新闻、文科(高职)、理科、体育、音乐等。此外,有研究者还行文介绍创业教育[20]、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21]、职业生涯规划[2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23]、“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4]、社区义工教学[25]、毕业设计[26]、主题班会[27]等对于就业软实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在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时,发现实证研究的文章有5篇,都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进行实证研究。徐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访谈[28],约60%的受访企业在招聘时更看重大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实践能力等软实力。南宫鸿在界定大学生“软实力”基本要素以及梳理其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软实力进行了实证研究[29],问卷从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创新意识和精神、团队合作精神6个方面进行了设计,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群体样本抽取,较为成功地达到了问卷调查的预期目的,后期通过分析回收问卷得出关于大学生“软实力”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途径。王泉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针对山东师范大学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作了抽样调查[30],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和剖析现状,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相应对策。杨积芳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与职业生涯规划课关系模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皖南医学院1470名2010级本科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与职业生涯规划课之间的关系[22]。王静通过对邢台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软实力的实证分析,提出提高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软实力的途径[31]。
当前,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1)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不难发现我国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研究还不够系统完整。目前,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分析就业形势、强调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培养就业软实力的建议等问题,还有待更深入地进行探讨。
(2)我国现有研究当中多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较少。尤其对就业软实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等问题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缺少调查数据的支持。在实证研究方面,由于样本所限使得一些研究的代表性不强,存在以点带面问题。
(3)就业软实力是一种内外在能力组织协调以及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对于就业软实力的分析也要多维度、多层次开展更科学、更全面的研究。
(4)目前,我国对就业软实力的研究应从以高校(人才市场的供给方)为研究视角,转向以现代企业(人才市场的需求方)为研究视角,来构建就业软实力的体系,不能本末倒置。
(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手机、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已成为现今大学生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工具,对新媒体境遇下基于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软能力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综上所述,我国应逐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从关注就业转到关注就业软实力层面上,通过对就业软实力的深入研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提高当下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面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约瑟夫·奈.美国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M]郑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0.
[4] Jane Andrews,Helen Higson,Graduate Employability,‘Soft Skills’Versus‘Hard’Business Knowledge:A European Study,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8.
[5] Roselina Shakir.Soft skills at the Malaysia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9.
[6] 杨云英.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准备[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113 -114.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面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8.
[8] 万玉凤.《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建议大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软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0-06-18(2).
[9] 王世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软实力培养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4):100 -101.
[10] 戴国强.论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7-80.
[11] 南宫鸿.大学生就业与软实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5):46-47.
[12] 李蕙羽.大学生软实力与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
[13] 王刚.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若干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8-99.
[14] 董辉,赵玉华.大学生素质和软实力的培养与大学生就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3):96 -97.
[15] 戚洪,巩岩.论大学生软实力的提升途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122.
[16] 潘志辉,陈荟芳.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培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113-114.
[17] 梁妙荣.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问题的探讨[J].前沿,2010(12):176-178.
[18] 耿春玲.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2):182 -183.
[19] 王丽媛.论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3(13):82-84.
[20] 郄艳丽,白海琦.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7):110-111.
[21] 苗贵山.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软实力[J].河南教育(中旬),2011(4):3 -4.
[22] 杨积芳.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2):69-73.
[23] 王洪龙,胡爱明,黎红梅.就业软实力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2(4):46-48.
[24] 周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1):69-71.
[25] 柴潇妍.浅析高校社区义工教学与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培养提升——以浙江越秀外语学院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6):84-89.
[26] 杨素琴,韩念杭.毕业设计中大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176-177.
[27] 阙庆华.主题班会课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意义与路径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0-311.
[28] 徐洁.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软能力”不硬成大学生软肋[J].成才之路,2008(30).
[29] 南宫鸿.论大学生“软实力”的培养[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30] 王泉.当代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1] 王静.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现状调查研究——以邢台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