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昊
1937年8月,入侵华北的日军以较小的代价占领平津后,准备进攻南口,沿平绥线进犯山西、绥远,其扩大侵略的野心暴露无遗。驻上海与之呼应的日军蠢蠢欲动,多次挑衅。13日,日军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军舰炮击闸北区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和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在上海八字桥附近交火,八年抗战中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与平津地区作战时中国军队几乎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不同,上海的中国军队对日军的入侵早有准备,提前一年就在上海外围做了部署,计划一旦开战,率先以优势兵力把利用不平等条约长期驻扎上海虹口的日本军队一举赶入黄浦江,扫除日军对中国政治经济中心江苏和浙江的威胁。
最先发起进攻的部队来自当时国民党军队最为精锐的第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这两个师采用德军的编组和操练方法,配有德国军事顾问协助筹划作战,人数貌似占绝对优势,实际上却处于劣势。而当时,日军据守虹口一带的,有海军陆战队各部5000余人和有组织的浪人3000多人。并且,日军能得到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本第三舰队的20余艘大、中型军舰上的300多门大口径舰炮的火力支援,以及从日本本土飞来的轰炸机的空中支援。日本海军陆战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工事构筑坚固,火力配置合理,还配有坦克和装甲车辆作为游动火力点,为了进行巷战,提前特制了便携式钢盾作为防护物。日军步兵配属的37毫米口径平射炮对中国军队的机枪火力点造成极大威胁,我机枪一旦开火,很快就被压制,几乎无法组织火力反制日军。中国军队装备的为数不多的德制大口径榴弹炮缺乏特种弹药,虽然多次命中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却没有造成实质性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的进攻伤亡惨重,在8月14日一天的攻击中,仅第五二七团就有7名连长阵亡,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指挥所遭敌炮击,旅长黄梅兴成为淞沪会战期间阵亡的第一名将官。上海方向仅有的两个战车连在投入进攻后,也因步坦缺乏协同,在巷战中被日军全数摧毁。然而,中国军队士气高昂,视死如归,不顾伤亡,轮番展开攻击。
日军形势岌岌可危,8月16日,有少部分日军在我攻击下被迫撤入英国租界,被英军缴械。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一天之内给上级发了三份请求增援的电报。当夜,日本海军军令部下令,佐世保的海军陆战队出发增援上海。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8月17日,日本天皇召见松井石根,发出了“平定敌军,宣扬皇军威力”的“圣谕”,任命松井石根为上海派遣军司令。8月24日,日军第十一师团和第三师团在上海东北部的川沙口和吴淞附近登陆,试图从背后对我上海守军形成包围。由于沿海守备较为薄弱,日军轻易建立了滩头阵地并抢占罗店等地,赶来的中国守军罗卓英部迅速发起反击,与日军围绕罗店展开激烈争夺,罗店反复易手。进攻狮子林和吴淞炮台的日军也遭遇顽强抵抗,一直未有重大突破。
9月5日,日军参谋本部第三科的西村敏雄少佐视察后报告:“敌人的抵抗实在顽强,无论是被炮击还是被包围,绝不后退,派遣军后方接济不上,两个师团陷入严重的苦战中。”9月6日,日本天皇下令进行紧急动员,增派3个师团和工兵、攻城重炮兵等部队,紧急增援上海。如是,日军不仅陆续得到3个陆军师团的增援,也完全掌握了海空优势。
年轻的中国空军虽然在8月14日的空战中打出了4∶0的战绩,至9月初击落并有据可查的日机多达60余架,但终究寡不敌众。9月后,日军完全夺取了制空权。由于敌机轰炸频繁,我部队无法活动,后勤补给线也被空中切断,有的部队一天只能吃一餐,弹药也补充不上。据战后统计,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近半数的伤亡是在毫无防空能力的情况下被日军飞机轰炸造成的。而原本实力弱小的中国海军在失去空中掩护后,只能依靠各军舰上有限的防空火力对抗日军的空袭,大多数悲壮地被日机炸沉,部分自沉于长江口以封锁航道。由此,中国军队不得不停止了主动进攻,转入防御阶段。
在日军不断增加兵力的同时,从各地奉命赶来的中国地方部队也陆续抵达战区。川军、黔军、粤军、滇军等这些曾经在内战中杀红眼的部队,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摒弃前嫌,携手共御外侮。他们的武器装备参差不齐,如黔军中,有的部队一个100多人的连只有约一半的人有步枪,不少枪的膛线已经磨平,有的枪栓需用绳子拴住才能不掉下来。以如此低劣的装备对抗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日军,凭借的是蕴藏在每个中华儿女基因中的伟大爱国热情。
在这种热情鼓舞下,各部队舍生忘死、寸土不让,在罗店、蕴藻浜等地与日军反复搏杀。持手榴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者有之,以战友的残肢断体为掩体继续抗击者有之,弹药耗尽与日军白刃相搏将其赶出阵地者也有之。时任第三战区司令官、直接指挥上海方向作战的冯玉祥将军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无独有偶,李宗仁将军也感慨地说:“上海是十里洋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本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可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的历史上,鲜有前例。”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草。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郭汝瑰(时任第十五集团军第十八军第十四师参谋长)
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下,战斗至9月30日,最先登陆的日军第十一师团仅向前推进了3公里,而日军投入淞沪方向的兵力已经达到7个师团,约20万人,使华东方向的日军师团数量超过华北方向,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据日军参谋本部统计,仅9月一个月,在上海登陆的两个师团就伤亡官兵10988人。为尽快打破僵局,日本方面继续增加兵力。
与此同时,李宗仁、陈诚、顾祝同等将领多次建议蒋介石,既然“向世界展现抗战决心、吸引日军兵力”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无需继续在无险可守的上海周边地区坚守,和日军拼消耗,应将后续赶来的部队部署在苏州—福山和无锡—江阴的预设国防阵地,节节抵抗。但蒋介石对这一正确建议置之不理。自全国各地的部队不断被投入淞沪的血肉熔炉中,遭受了极其惨重的伤亡。
蒋介石之所以坚持在淞沪战场上与优势日军拼消耗,主要是希望借助上海国际化都市的地位,吸引西方强国关注,且对英、美、德等国的调停解决抱有幻想。最初以优势兵力攻击日本海军陆战队时,中国政府于8月18日收到美、英、法三国政府提出的“将上海划为中立区”的建议,蒋介石即电令进攻势头正猛的张治中部停止进攻,既挫伤了士气,也贻误了战机。11月1日,中国大本营几乎无兵可调,换掉冯玉祥亲自担任第三战区司令官的蒋介石,却仍寄希望于当时在比利时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希望西方大国能做出制裁日本、乃至制止日本继续侵略的决定,遂要求中国军队再坚持10天。然而,在“九国公约会议”上,英、美等国只是口头谴责日本,没有采取任何制裁日本的举措。
11月4日,日军新锐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原本部署在这一带防守的我第八集团军因为上海战况吃紧,先后被抽调到浦东方向,致使面对日军登陆部队的只有第六十三师的2个连和少量地方部队,日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登陆,并快速向中国军队侧后发起攻击。上海守军已经面临被包围的局面,蒋介石却依然让部队再坚持3天。直到11月8日,日军第十军已经开始渡过黄浦江并与“上海派遣军”一同夹击中国守军时,蒋介石才匆忙下令撤退。
由于撤退的时机过晚,下达命令的手段又极为落后,命令到达部队时已经是11月9日。在敌人的猛攻和轰炸之下,中国守军右翼的部队陷入混乱,撤退变为溃退。11月11日,上海沦陷,持续近3个月的淞沪会战结束。这一结果对当时战局的影响是极为恶劣的,直接导致此后的南京保卫战陷入被动局面。
尽管如此,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仍然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化为泡影,并且开始一步步深陷中国战场。淞沪的炮火也成为锤炼中华民族精神的熔炉,使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团结起来抵御共同的敌人,展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就让世界各国为之感动——那些曾经认为中国顶多抵抗几个星期就会投降的西方观察者改变了态度,也必将在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反抗侵略和奴役的历史上千古流芳。
[1] 郭汝瑰、黄玉章.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 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3] 宋希濂、黄维.淞沪会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4] (丹麦)何铭生.上海1937.田颖慧、冯向晖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