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野 白向永
国防交通建设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基础工作。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化,国防交通建设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迫切需要交通战备系统继续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全速、全力推进国防交通建设。
交通线历来是部队的“生命线”,在古今中外战争实践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战争对部队机动性要求更高,各国都在加紧研究战略战役投送问题,而投送基础在交通、依托在交通、关键在交通。交通战备系统必须不断深化认识,充分认清国防交通建设的重要地位作用。一要站在事关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一些大国对我快速发展感到“不安”,处处进行“围、堵、打、压”;周边局势不稳定因素增多,个别国家频频制造麻烦;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企图制造民族隔阂、激化民族矛盾,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也对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担负多样化军事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众所周知,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基础的好与差、运输能力的强与弱、保障水平的高与低,直接影响作战进程,关乎战争成败,关联国家安危,必须从紧从实做好交通保障准备工作。二要站在影响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总任务,经济加速发展作为小康社会第一位的标准,一直是各地拼搏奋斗的目标。交通战备系统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交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将两项工作统筹推进、协调发展,通过经济建设促进国防交通建设,依靠国防交通建设发展带动经济建设腾飞。三要站在促进社会融合的高度来认识。交通作为支撑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资源合理布局的基础性产业,贯穿经济社会生产、流通、销售各个方面,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是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纽带。交通战备系统要通过建立完善国防交通网络,最大限度地将内陆地区和边境地区、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连接起来,形成覆盖范围更广、流通速度更快、服务水平更高的物资流、移民流、信息流、文化流,逐步扩大融合程度、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同步发展。
机遇,往往悄然出现、稍纵即逝。错失机遇,就会迟滞发展,并招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把握机遇,就能乘势而上,开拓崭新局面。目前,我国正在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对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组合式战略部署;规划编制“十三五”建设任务,国家和军队交通发展战略都把战场交通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些都是国防交通建设发展的难得机遇。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交通战备系统能否发现、创造和运用好这些机遇,直接关系未来国防交通建设发展水平。一要继续秉持超前思维。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主动性和前瞻性,自觉克服部门利益的局限,站在战略全局高度,科学分析国际、国内以及军事中心工作的形势,正确判断国防交通建设发展走向,针对特点问题和建设实际,探索新思路、谋求新作为、推动新发展,做到无论出现哪种机遇,都能预有准备,确保抓住、抓紧、抓实机遇,推动国防交通建设大发展大繁荣。二要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挑战必须敢于打破常规、破旧立新。没有创新,国防交通建设就难以实现大的发展,交通保障能力就不能获得大的提升。近年来,交通战备系统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机遇面前还需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强化创新是能力、是政绩、是发展的观念,通过创新促进国防交通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要继续秉持果敢气魄。发现机遇后犹豫不决、踌躇不前,往往丧失机遇。在军事交通运输史上,交通战备系统始终敢闯敢拼、大刀阔斧,交通战备建设得以快速发展。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机遇,更要胸怀责任、胸怀紧迫、胸怀自信,继续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危机感、紧迫感,雷厉风行,抓住机遇,科学务实用好机遇,用推动交通战备持续深入发展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习主席反复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交通运输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更是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交通战备系统的使命所在、地位所系。交通战备系统推进军民融合,要不断强化融合理念、细化融合内容、改进融合方法、完善融合机制,通过深度融合提高国防交通建设水平。一要紧紧扭住思想融合这个前提。目前,军民融合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受固有工作惯性影响,一些同志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军民融合,要牢固确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一盘棋”思想,在指导思想上凝聚共识,在战略筹谋上拓宽视野,在规划设计上统筹推进,推动两项工作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二要紧紧扭住硬件融合这个基础。要坚持“平战结合、军地一体”基本原则和共建共用、共促共管建设思路,围绕建强事关军事保障能力的基础设施,有步骤、分阶段优化军地资源配置,建立军地通用装备预征预储、联产联供动员模式,打造远中近紧密衔接、梯次配置的保障“链条”,推动形成国防需求与经济需求相得益彰、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三要紧紧扭住法规融合这个重点。虽然现行多部法规涉及军交运输内容,但缺乏对军地约束性、权威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法规文件,迫切需要从法律法规、制度机制层面进行规范完善。当前,要积极推动《国防交通法》立法进程,同时继续按照现代、系统、规范、科学的标准和要求,建立完善国防交通法律、法规和规章三个层次互相衔接、互相补充、完整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四要紧紧扭住信息融合这个核心。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行业,运输资源的使用效益大大提升。但总的看,军地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水平还不够高,运用国家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成果还不够广泛,军地交通信息网络对接工作尚未全部完成,迫切需要加强军地信息的交流交互和有效运用,不断提高国防交通建设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