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锋
摘 要:博白有悠久的历史,歌谣源远流长,人们不但经常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唱歌,而且在结婚、起新屋、生孩子、丧事、祭祀等场合唱歌祝贺或祈祷,这已然形成一种风气。博白的歌谣,全部是汉族歌谣,其中,流传在县东、县南的主要是客家方言歌谣,县西、县北的则大部分是地佬话方言歌谣,但是,其中大部分歌谣都与客家歌谣相通。本文主要浅析了博白客家歌谣的艺术特征,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白客家歌谣,并促进客家歌谣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博白;客家歌谣;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创新发展
博白客家先民属于中原汉族族群,他们的歌谣与汉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桂东南民歌的精华,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博白的歌谣形式多样,但以七言四行居多,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其中,情歌是数量最多的一部分。
1 博白客家歌谣产生的背景
博白客家歌谣是当地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博白客家人是从中原迁移而来的,生活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桂东南的丘陵山地,人们劳作于田野山岭之间,且基本上是男女共同劳动,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界限,而且客家人的性格干练简朴,吃苦耐劳,保存着古代中原人的遗风。他们勤劳勇敢,热爱生活,喜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口口相传的客家歌谣,并流传了下来。
实例解析博白客家歌谣,分析其艺术特征
博白客家歌谣一般是在人们劳动或游逛时触景生情的一种即兴演出,质朴的曲调,朗朗上口的旋律。其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征:歌谣大多是是七言四行体,讲究韵律,用客家方言演唱,以及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1.1 讲究韵律,注重押韵,用客家方言诵唱
在声韵方面,歌谣一般以七言四行为基本句式,注重押韵,这里的押韵是指按客家地方方言押韵。例如:
你在山中知道无
月头出来暗摸摸,土匪孤西在山坡。
家中妻离子又细,你在山中知道无。
在客家话中,“无”的韵母是“o”,所以,在这首生活歌中,“摸”“坡”“无”的韵母都是“o”,押“o”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也反映了客家歌谣的一个特点,有些歌谣要用客家方言来读才能发现其韵脚,若按普通话语音来朗读,可能你就不能发现它的押韵。
1.2 歌谣内容丰富,多取材于自然景物
客家歌谣的题材多样,内容自然也丰富,不仅取材于日常生活,还善于从大自然中选取对象,通过描写一些自然景物、自然现象,来表达所要抒发的情感,生动有趣,韵味十足。例如:
石灰见水心就开
石头硬硬打得开,打了石头烧石灰。
妹系石灰哥系水,石灰见水心就开。
这是一首情歌,这首歌谣选取了石灰遇到水后的化学反应这一自然现象,来比喻一对恋人相遇时激动的心情,不仅情投意合,而且难舍难分,感情真挚浓烈,借助这一自然景物来表达,新颖贴切,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
又例如:
利刀切藕有丝连(其四)
离不得,竹叶是难离竹枝。
宝鸭是难离得水,哥是难离妹一时。
这也是一首情歌,但是整首歌没有一个“情”字,也没有一个“爱”字,它只是选取了自然界中“竹叶与竹枝”、“宝鸭与水”的“离不得”的关系,将男女之间那种坚贞不渝、至死不分离的爱情渲染得淋漓尽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十分绝妙。
2 结语
博白客家歌谣,记载着博白客家人的荣辱兴衰,唱出了客家人的历史变迁,时代在变,博白客家人对生活的热爱不变,对歌谣的热爱不变。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歌谣传统,发展客家歌谣,首先,应该重视保护和继承客家歌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将客家歌谣发展到更高的层次,为更多民众所知晓。
注释
[1]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2]羅雪松,徐一周,何忠隆.博白客家歌谣集.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31.
[3]罗雪松,徐一周,何忠隆.博白客家歌谣集.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36.
[4]罗雪松,徐一周,何忠隆.博白客家歌谣集.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40.
参考文献
[1]罗雪松.博白客家歌谣的审美价值.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0.1.06.
[2]彭会资,陈钊.博白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皇甫华丽.浅析广西博白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4]黄征旺,陈谟志.博白客家源流初探//博白客家文化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天河.客家文化与和谐广西.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钟文典.广西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谢登斌,唐德海.广西博白客家文化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8]黄桂凤.论保护和发展博白桂南采茶戏的策略分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