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罗欣桐
CHIC上的70后老板
本刊记者_罗欣桐
每年的CHIC上都能看到一些新面孔。而在CHIC2015三天忙碌而充实的看展时光中,记者印象最深的不是屡屡创新的产品,而是一批正值人生“上升期”的70后青年老板。
经过或深或浅的面对面采访,记者更愿意称他们老板而非企业家。除了年龄,他们身上往往显示着某些相同的特质和气场。比如,穿得很讲究;比如,很愿意讲述情怀;又比如,做事善小而不求大。
以前从事媒体行业的一位年轻才俊,辞职创业开工厂做贴牌,风生水起后觉得贴牌已经不能表达自我,又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创办自主品牌,贴牌、招商两手抓。对于企业运作,这位老板说,我们不图一夜暴富,贴牌足够支撑品牌就行,十年八年我们愿意一步一步做下去。
学设计的另一位70后当起了品牌操盘手,他的品牌叫paramo。这位老板说,他的人生情结是拥有自己的服装品牌,一圆设计梦。但是男装品牌比比皆是,能与男装进行搭配的时尚配饰、鞋类的专业品牌却少之又少。对于新而小的企业而言,男士配饰品类进入商场的门槛更低,又能与市场上几乎所有男装做到匹配,商业前景十分乐观。“我还是想设计服装,但是我知道目前还不能这么做”,他说。
又有一位70后老板,原来在牛仔企业当营销总监,业绩出色。今年再次见面,却成了某牛仔服饰机构的创办人。他认为:“牛仔服饰天生就是需要沟通的,做一条牛仔裤需要这么多的工序,经历整个产业链条。”他希望打造一个平台,让有共同愿景的同行沟通起来,创造一个健康的、良性的未来社区。
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这些70后老板们喜欢赚钱,但更追求一门能让他们觉得生活有滋有味的事业;他们欢迎各方合作伙伴,但是更看重对方的价值观;他们需要扩张,但是又理性得甘于长期保持小规模现状。
CHIC展上的70后老板确实越来越多,不久的将来,80后老板会更多。时代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又催生出新一代的商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