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松涛 张世杰 图/朱玉福 李梦凡 尼木县旅游局
人文之旅 CULTURAL TOUR
正是一年好风光尼木草原景色美
文/彭松涛 张世杰 图/朱玉福 李梦凡 尼木县旅游局
公路随蜿蜒的雅鲁藏布江相伴而行,时而穿峡临崖而过,时而行经一马平川,一路可欣赏到满眼秋色的雅江风光。在到尼木县时,山峦起伏,河谷纵横,景色变得更加绮丽起来。尼木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北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我们的汽车行驶在相对平坦的公路上,丝毫也没感觉到如此的高海拔。沿途可见大片的草场和逶迤的雪山,很少看到村庄,如入无人之境。远远可见高耸的雪峰,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这是尼木县的最高峰,海拔7048米的琼穆岗嘎雪山,在碧蓝的天空映衬下,连绵的雪峰显得愈加圣洁超然。
透过车窗,我们正陶醉于这移动的美丽景色时,忽然车外出现一片丰润的草原,只见高山脚下伸展着黄绿相间的草原,草原上有成群的马牛,让我们一阵欣喜。问司机江措:“这是什么草原?”江措说:“尼木草原。”他把车停在路边,说:“你们进去看看吧。”公路边,已停了一些路过这里的自驾车,这片草原吸引了不少来西藏的游人,大家纷纷走进草原漫步拍摄,兴奋得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琼穆岗嘎雪山是尼木河的发源地,正是这条河流孕育了水草丰茂的尼木草原,给一路单调的土地和无垠的荒漠增添了一道艳丽的色彩。
初夏的草原色彩是斑斓的,正在蓬勃生长的牧草已由黄开始转青,绿黄相间,一直延伸到大山脚下,那些黑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牧马夹杂在草原里,就像一幅渲染的图画。一排排绿杨深处,掩映着山脚下宁静的村庄。我们随游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草原,这才发现牧草竟是如此柔软,走在牧草上,如同行走在厚厚的地毯上。瞬间我们感觉有一股清新的气息袭来,这是凉爽的空气和牧草的混合味道,立即让我们神清气爽。
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草原,河不宽,河水静静地流淌,这是丰润尼木草原的源泉。河边的牧草尤其肥美,不少牦牛和牧马在河边悠闲地吃草。有几只牦牛涉水走进不深的河中,洗澡嬉戏,河水随它们迈动的脚步激起阵阵浪花。在成群黑色的牦牛中,浑白的牧马显得更加醒目,白马拖着长长的鬃尾,披着漂亮的鬃毛,一眼就能看出主人对它们的宠爱和精心呵护。也许是吃饱了,两匹白马头碰头地站着,相互用嘴舔舐,不停地耳鬓厮磨,这种温馨的场面让人想起它们或许是一家子,或许在谈情说爱也不一定。
当地牧民每天清晨骑着白马,把牛群赶进草原,任马牛自由自在地吃草休憩,直到傍晚才会将吃饱喝足了的马牛赶回村庄,日复一日,为草原带来生气。来西藏旅行的内地游客,大都没见过高原草原,都梦想草原美丽的景色,成天在雪域高原奔走,大都是与雪山峡谷和崎岖的道路相伴,忽然见到这不期而遇的草原,自然喜出望外。那黄绿相间肥美的牧草,草原中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还有成群的马牛以及自己开心的笑颜都被大家留在镜头中。
尼木草原离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羊八井已不远,以致那条小河水也带有温热,难怪那些牛马在这初夏雪山融水的季节里就敢下河游玩洗澡,它们一定也感受到河水的温暖。小河纵横曲折,在一处浅滩,河水正冒着热气,水面上时有蒸腾的雾气在飘拂,引得几个男女赤脚下水,亲近地热带来的暖意,他们不时翘起赤脚,发出串串笑声。草原带来的欢乐,洋溢在大家的脸上。沿尼木草原而行,无垠的草甸、蜿蜒的尼木河和连绵的雪峰构成一幅绚丽的画面,成为西藏之行的美丽记忆。
西藏的民俗传统孕育了西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就民间的节日而言,有藏历新年、沐浴节、转山会、林卡节、望果节、赛马会、雪顿节等十几种,而林卡节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1 高原之舟。2尼木河边的玛尼堆。3风马旗。4尼木风光。
一到夏天过林卡的季节,人们或合家而出,或约上三五好友,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搭起帐篷,在草坝子上踏歌起舞,林卡里溢着醉意,荡着歌声,飘散着酥油茶的香味。过林卡已经成为人们一种集聚会、庆祝和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活动。
林卡在过去,只是上层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的欢乐时光,新时代的林卡节才真正属于人民的节日。位于尼木县幸福路的果园度假村,古树参天。刚进院门,便闻到了淡淡的花香,院内人工种植的草坪,绿柳茵茵,松柏叠翠。草坪四周用各种盛开的花卉围绕,清香淡雅,玲珑别致。草地上,早已搭上了帐篷,院子的中间有一处喷泉,别有一番风情。
院子里的木桌上,已斟满了香甜的青稞酒,只等待客人来品尝。过林卡要席地而坐,无论主人、客人,都盘起腿,边喝边唱边跳。特别是有客人自远方来,主人要献哈达,敬青稞酒。略有不同的是,以前待客用的是自家酿造的白酒,现在改为了啤酒。在动听的歌声中,在欢乐的氛围中,一杯接一杯的美酒饮尽,直到太阳落山,过林卡方才结束,各自归家。还有的干脆在帐篷里继续喝酒、唱歌,直到尽兴而归。
尼琼19岁,家就在附近的尼木乡。刚高考完的尼琼趁这个假期来林卡打工。她说,她很喜欢这儿,林卡环境好。在这儿打工,最主要的是能得到锻炼,此外,还能攒下一点学费。度假村里有7顶帐篷,小的帐篷可以容纳10来个人,大点的帐篷可以容纳20人左右。度假村提供酒水,餐饮服务。在林卡消费,帐篷不另收费。餐厅可点菜,提供藏餐和中餐。
嘎吉林度假村距离果园度假村很近。度假村里有几顶帐篷,除此之外,还有几间极有特色的木头房子。走进度假村,环境特别清幽。浓密的杨树柳树将度假村遮得严严实实的,只留下一丝清凉。草地上的草长势特别好,像铺了一张厚厚的绿地毯。
度假村里过林卡的人们,要不找一块草坪,铺上垫子坐下,或者在帐篷、小木屋里摆上风干肉、奶渣和酥油茶等传统食品,唱起歌,跳起舞享受悠闲的时光。一位正在过林卡的市民说,平日里工作特别忙,有时间,约上朋友在这里过林卡,感觉非常好,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偷得浮生半日闲”,何乐而不为?在假日里,携上家人、朋友,找一处林卡,在蓝天白云下,在这种闹中取静,可以放松身心的地方,心儿也随着清风在荡漾!
在尼木河沿岸有着一条路况非常好的县级公路,这就是从尼木县城至麻江乡的麻尼公路。行驶在这条路上可以观赏到如画的美景,雪山、河流、草甸、油菜花……所有的景致让这条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
从尼木县城出来,麻尼公路沿线的景致就开始大不相同,没有了县城里的建筑与车流,只剩了恬静的郊外风光。发源于琼穆岗嘎雪山的尼木河也在车窗外奔腾,河边不时能够看到悠闲吃草的牛羊。一路上一片艳黄的油菜花田比比皆是,现在这季节,正是油菜花开得正好的时候。穿上一身艳丽美装,在花丛中镜头前美美地留下自己的倩影,也不失为旅程中的一大美事。而油菜花也成为考验摄影师技术的绝佳道具。
路尽头,在云间若隐若现的琼穆岗嘎雪山撩拨着人们的心。据尼木县旅游局的同志介绍,想要观赏琼穆岗嘎雪山全貌,最佳地点就在与它遥遥相望的雪古拉山顶上,那里海拔5300米,汽车可以直接开上去。然而,即使在最佳观赏地点,想要看到雪山全貌还要有十足的运气,天高云淡才能如愿,否则便只能欣赏到云遮峰顶的别样美景。
路过麻江乡德林村时,路旁的一座寺庙格外醒目,这里距离尼木县城有30公里。沿着乡间小路曲曲折折绕到寺庙门口,询问那里的僧人得知这座寺庙名为卡曲寺,为噶举派寺庙。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卡曲寺是楚布寺子寺,里面的主供佛是释迦牟尼。在卡曲寺里,有一座由黄金白银镶嵌上各种宝石的灵塔,据介绍那是重建这座寺庙的高僧益西群培的灵塔。
1 318风光。2放牧。3尼木草原。4阳光下的格桑花。
一过麻江乡强聂村,就进入海拔4200米以上的纯牧区,以此为临界点,之前的田园风貌马上变成辽远的高山草甸景致。奔流的尼木河在这段路旁也温柔了许多,绿色草甸上还可以看到旱獭的身影,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都说318国道是“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走过麻尼公路,发现它的美尽管不像318国道那般多变,却也不失为一条极具诱惑力的景观大道。
鼓是全世界各名族使用比较广泛的击鸣器。中国是鼓的故乡,我国很早便将鼓用于仪式、武乐、军阵中,具有集众、报时、警报、振奋人心之用。《诗经》里有“击鼓其镗,踊跃角兵”的记述;《左传》中有“援捋而鼓”的描述;各代都在朝堂外悬大鼓,臣民有进谏之言或冤抑之情,皆可挝鼓上闻,称为“登闻鼓”。这些记载表明,鼓很早便在我国运用,并与劳动人民生活密切相连。藏鼓历史久远,而藏鼓制作技艺更是源远流长的藏文化。
走进位于尼木县的民族手工艺园区的藏鼓作坊,洛桑丹增正在制作一面大鼓。38岁的洛桑丹增是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二组的村民,出生藏鼓世家,是藏鼓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制作藏鼓已经10多年了。从洛桑丹增祖辈起,便世代制作藏鼓。目前,整个尼木县就他们一家还在制作藏鼓。洛桑丹增制作的是一个直径1.1米的大鼓,他正在用一个小凿子细细地打磨着鼓壁。打磨鼓壁的声音,像极了演出中热巴鼓敲出的欢快节奏。
洛桑丹增说,打磨得好的与打磨得不好的敲出的声音也是有差别的。他们做过最大的鼓是1.15米。制作这样的一个鼓,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卖也就在2300左右。“做鼓是个技艺活,要细致,手要稳,眼睛受不了。成天坐着,腰、颈椎都很疼。”洛桑丹增活动了一下颈部,又继续埋头忙碌。67岁的嘎伦是洛桑丹增的父亲,他做藏鼓已经40多年了,是藏古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嘎伦20多岁就开始学做藏鼓,嘎伦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家族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现在,嘎伦和大儿子洛桑丹增在家做鼓,小儿子则专门负责到各地区(市)跑业务,销售或订制藏鼓。
嘎伦说,做藏鼓麻烦得很,不像做别的什么事,急不来。藏鼓传统制作工艺繁琐、周期长,其工艺工序为:选材、打磨模具、选皮、蒙鼓皮、定型、制作鼓柄、绘画上漆等几道工序。嘎伦他们做的鼓材料一般都是选用的拉萨本地产的藏青杨。这种木料拉萨比较多,木质做出的鼓厚实,质量好,耐用。还有一种是用柏树制作的鼓,这种鼓质量会更好,因为柏树材质密度高,声音也会更好。但是,柏树西藏比较少,所以木材很难买到,需要这种材质做鼓要预订。选好木料后,根据鼓的大小,锯成一块块有规格和弧度的用来做鼓壁的模具。鼓的大小不一,锯条也有粗细之分。锯好的模具用刨子进行打磨,然后将磨得光滑平整的块固定在鼓座上,围成鼓身。
嘎伦正在制作一面鼓,在他的身边,燃有一炉炭火,火上正在熬制着胶水。“以前,我们是用牛皮熬制成的胶。现在用的这种胶水需要高温熔化,熔化了再将模具进行粘贴,等冷了后就粘牢了。”嘎伦说,这是制鼓很重要的一道程序,制作鼓身模具要打磨得特别光滑平整,两块之间不能有一丝丝空隙,否则,就前功尽弃了。在制鼓的流程中,制皮是最为关键、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环节。鼓面是用韧性极好的牦牛皮做的。选皮要求优质新鲜,外表的牛毛要有光泽、均匀,毛要多而密,内层不可伤刀。制皮这一环节中,鲜牛皮先要经过削皮、晒干、泡浸、钻孔等严格处理,后用牛皮绳子把牛皮固定在鼓壳上,将牛皮拉力扩张成形,然后再在鼓的边缘粘上胶。“这样做就是让牛皮绷紧,保证鼓的音质。”嘎伦介绍道。制作牛皮时,先把牦牛皮脱去毛,然后浸在水里泡,等泡软了再揉皮。揉皮的时候抹上酥油,这样更容易软。在削皮的时候,整片皮都要削出均匀的厚度,稍有不慎,牛皮就破了。
这些程序做完后便做鼓柄,最后一道程序便是绘画,即在鼓面上绘上龙或祥云等代表吉祥的图案。绘图一般打红色的底色,再用白色、蓝色、黄色或金粉等绘画。图案最终设计和绘制完成后,还要用透明漆刷一遍,这样可以起到对图案的保护作用,而且会显得更加靓丽。最后经过定形、油漆等工序,整个制作流程才完成,这样的鼓敲起来声音浑厚、纯正,堪称一件艺术品。
数十年来,嘎伦也说不清自己做了多少面鼓。他们一家制作的鼓热销西藏各地(市),而今,藏鼓制作技艺又被列入非遗目录。嘎伦坦言,藏鼓需要依靠手工完成,制作难度大,很辛苦。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钻研、学习这一技艺,限制了藏鼓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他希望传统藏鼓制作技艺得以发扬光大。嘎伦说,孙子已经18岁了,在上学,以后只要孙子有这个兴趣,就会教他,这样,藏鼓制作技艺也会得到很好的传承。
采访过程中,电影《藏鼓》的主题曲时时萦绕在脑际。因为电影就是在那种慢速、浑厚而又稳定的藏鼓节奏声中拉开的序幕。而今,鼓声依旧,同时,我们也希望藏鼓这门技艺像一曲悠扬绵长的歌一样永远流传于世。
人的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四件大事,四件大事中,穿衣又是列在第一位的。西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天气冷,穿的问题当然就显得更具体,更迫切了。这里自古不产棉麻,又难以种桑养蚕。穿的东西,做衣服的材料,主要是毛皮和氆氇。
氆氇是用羊毛、牦牛毛织就的毛料,藏族人用它缝制衣裤和藏袍、藏帽、藏靴等,这是西藏高原上最普遍、最常见、最有民族特性的穿着。你看到的藏族妇女穿在身上的那块七彩的围裙,披在肩上厚厚的披肩,脚上穿着的藏靴都是氆氇制作的。不仅色泽丰富,且保暖实用。
1 赛马。2琼姆岗嘎雪山五彩池。3雍沟风光。
在《年楚河流域宗教源流》中说吐蕃王朝解体以后,西藏各地四分五裂,出现了许许多多分裂割据的小邦国、小政权。而琼则割据的年楚河流域上游地区,如:岗如、宁如、江如三大牧场,生产氆氇、氆氇袋、帽子等等三大著名的土特产品,集贸市场也被后来改到乃宁地方。可见那个时候编织氆氇的技术已经出现了。
到了公元14世纪中叶,在西藏建立了著名的帕竹政权,社会比较安定。农牧业和民族手工业也比较兴盛。很多地区,像山南的乃东、扎朗、贡嘎等地,织氆氇成了农民最为重要的副业生产,老百姓家大都有织氆氇的机子,领主庄园大都建立了氆氇作坊,农闲时织氆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风尚。大量的家织毛料氆氇,还涌入拉萨、泽当、日喀则、江孜等城镇市场。那个时候氆氇是藏区献给明王朝的主要贡品。所以编织氆氇的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而如今在西藏农区都有编织氆氇的习俗。藏族人用它缝制衣裤和藏袍、藏帽、藏靴,这是西藏高原上最普遍、最常见、最有民族特性的穿着。颜色有白、黑、蓝、红、赭、青等。除单色外,还有毛织扎染的十字花氆氇等。其品种很多,总的可分为普通氆氇和细氆氇。细氆氇,纹理精细紧密,质地柔软,可与机织毛呢相媲美。相传,编织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新唐书·吐蕃传》中已有关于褐、素褐和毡韦的明确记载,可见唐代藏族的氆氇类织品已很普遍。到了元代,氆氇已作为贡品传入内地。现在以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札囊、江孜等地所产最为著名,产品大量运销其他藏族地区和内地,并远销国外。
氆氇在西藏历史悠久,它同藏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糌粑、酥油和牛羊肉一样,受到藏族人民的青睐。因为氆氇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利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是地处雪域高原,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的藏族人民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任何地方的一种奇特的手工纯羊毛纺织品,是藏民族自己创造并符合自己要求的,富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族手工艺品。
氆氇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羊毛漂洗晒干后夹在一幅铁夹中间,来回刷刮,使之梳理成松软的羊毛长丝。然后用手摇纺车和纺锤,分别纺出纬线和经线,再将经线以一匹氆氇的宽度和长度,依次纵向排列后缠绕在经线轴上,将经线轴固定在织布机上,就开始织造氆氇了。已经织好的氆氇要漂洗、揉搓和染印自己喜爱的颜色。
我们有幸在尼木县吞巴旅游景区观看到氆氇的制作过程。线已经是半成品了,用羊毛捻成的细线,还需要再纺一遍以增加结实度。阿佳右手用一根小竹棒转动纺车,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线,纺好的羊毛线一圈圈缠绕在线棒上。阿佳告诉我,纺线最重要的是需要把线纺得均匀,这就需要掌握好松紧度,重了会把线拉断,轻了又不能够保证线的粗细均匀。纺车右高左低,在阿佳的手里轻快地旋转着,不一会儿,线团已经缠绕了一大圈。记者很好奇,也想试一试这纺线的功夫,可是,原来轻快的小竹棒到了记者手里却不好使,不知道劲往哪里使。顾得了左手就顾不了右手,纺车都挪了位置,可是不见纺车转动。一不小心,手里的线都断了,只好停下来,原来,熟能生巧真的是需要熟悉了才能用上巧劲。线纺好了,就开始制作氆氇了。梭子上下翻飞,双脚上下踏动,一推一放,阿佳的整套动作娴熟而轻快,不一会儿,就织出了一段细细密密的氆氇了。
氆氇的种类较多,从质地上分,常见的有六种,比如上等的称“徐玛”,系刷毛未剪的细毛氆氇,二等称“协玛”,系刷毛已剪的细毛氆氇,由羊毛绒线织成;比较差的称为“洛瓦”,系羊毛未剪的比较差的羊毛织品,一般不经过漂洗揉搓等程序,老百姓一般用于制作毯子、背包一类。而用上等氆氇缝制的藏袍,其质地纹理精细紧密,柔软耐用,色泽透明光亮,堪称上乘佳品。
氆氇藏袍不分男女都是大襟衣服,男士以黑、白两色为主色,领子、袖口、底边镶有色布和彩绸。氆氇藏袍一般比人的身高长很多,穿的时候要提起来束在腰间。身穿氆氇藏袍,不论男女,里面都需要穿衬衣,一般夏天干活的时候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搭到右肩上。跳舞时放下两袖,用袖而舞,充分显示出藏袍本身所具有的古朴典雅的特色。
女子除了穿长袖氆氇之外,还穿氆氇无袖藏袍。夏秋两季是穿无袖氆氇藏袍的季节,上穿花色或红、蓝、雪青等色彩鲜艳的绸缎衬衣,再套无袖氆氇藏袍,显得十分美丽。冬天女式氆氇藏袍都有长袖,腰间都有各种色彩的绸缎腰带,也有布腰带。藏族妇女在腰部围一块彩色围裙,藏语称“邦典”。多半是
人文之旅 CULTURAL TOUR彩色氆氇织成的。氆氇相间地织有红、黄、蓝、绿、黑五色线条,色彩艳丽,图案美丽清雅。
今天的氆氇,不仅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生活用品,而且也是逐渐走向市场的民族手工艺品,由于它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质地优良的声誉,逐渐地被更多的人喜爱。
尼木的陶瓷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陶瓷器生产虽然品种有限,工艺仍处在手工作坊状态中。但是,正是这传统的近乎原始的手工制作方式,才彰显了器具本身的质朴和原汁原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里生产的陶器有“括玛”是用来煮“土巴”面团的陶器;“乍括”就是煮饭用的双耳大肚罐;“美括”是热饭、热茶、保暖用的火炉;“乍玛”是常见的酿青稞酒用的缸,类似于内地的酒坛子;栽花用的“梅朵扎括”;腌菜的坛子,以及各式各样的酒壶茶壶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陶器。
一坯土,一杯水,在制陶人的手里就可以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器型,让人不禁赞叹,这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精美的艺术品。记者在尼木县的彭岗村领略了陶器的制作过程,又一次感受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
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距今1万年前我国就已有陶器的制造与使用。陶器、磨制石器与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们标志着人类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在西藏博物馆民俗展厅里,展出了西藏本土生产的陶器用品。这些日常生活陶器一般都不施彩,其制造手法灵活多变,民间味道浓烈,实用美观,可谓匠心独运。于1984年在拉萨曲贡遗址出土的陶器,代表了西藏史前时期末期的陶艺水平的高峰。
曲贡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是曲贡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具。出土陶片多达五万余片,可追溯的上限年代约为距今4000年,下限年代可能晚至吐蕃时期。制陶多为手制,采用了轮修技术,陶器的成型、装饰、焙烧都显示出相当高的水平。
曲贡文化遗址的陶器器类有罐、钵、杯、碗、盘、底座等,以罐为大宗。各器皿外形生动且富于变化,主要用途是炊器、盛器、水器和进食用器,这些陶器的耳部制作技艺比较发达。其出土的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陶色以黑、黑褐、红、红褐、灰色为主,不少陶器的器表经过磨光,其中以磨光黑陶最为精美,这种磨光黑陶不仅光洁度高,并且胎很薄。
曲贡陶器的造型之丰富可谓高原陶器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其器物造型对其后的雅隆部落直至吐蕃时期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曲贡文化的陶器代表着西藏高原新石器时代末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具有极为浓烈的高原地域色彩。
在帕古乡彭岗村,我们来到了制陶人普曲的家里,说到制陶,普曲可是这个村的代表性人物,经常受邀请到各地展示制陶技艺。先前只听说制陶一般都是选择在冬天进行,我们只能抱着看看成品的想法。没想到普曲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表示可以现场制陶,这当然是我们最希望见到的。院墙边为制陶特意挖的一个小坑已经被填满了泥土,普曲挖出泥土,放置石板、模具,制陶工艺开始了。泥是现成和好的,采用的是附近山上的夹砂土,三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很有黏性。普曲准备做一个小茶壶,首先是做底,和好的泥再加入少量的水,和好使其润滑,取一小块,平铺放置于模具上,压平后开始敲打。足够平整后用工具切割掉边缘,再做壶身。一个长条的泥团被普曲捏捏,就变成了竖立起的壶身了。在我们的惊叹中,器型已经初具模型了。大肚子的茶壶仿佛能装下乾坤。
1 水天一色日措湖。2麻江风光。
普曲一手转动模型一手轻轻拍打器具,使其夯实。转动的模具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捏、刮、拍、洒水,一系列反复的动作,一件器具就这样初具模型了。忙了半个多小时,普曲终于可以歇下手来。就是这双粗糙的大手,在制作的过程中,那么灵巧,那么熟练,制作出了这么精美的茶壶。看着眼前的这只茶壶,只觉得它就是艺术品,见证了它的“诞生”过程,也仿佛觉得,只有这只茶壶是最漂亮、最完美无瑕的。
生活中总是少不了装饰的,审美情趣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半成品做好后,普曲就开始给瓶身做装饰了。一把小小的刻刀轻轻地在瓶身上划拉几下,就变成了美丽的纹饰。原来普曲用的是刻划纹饰,它是民间陶器主要的装饰方法,人们在刻划纹这个基础的纹样上创造了平行线纹、三角形纹、菱形纹、方格纹、弦纹等21种不同图案。这些几何纹图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青藏高原群山叠嶂、雪峰连绵的自然景观通过这些几何纹饰在陶器上得以充分表现。因而可以说先民经过自身的观察,把大自然壮美景色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中,运用写意的技法在陶器上反映自然界。
在4000年前,曲贡文化遗址的居民不仅拥有更高水平的制陶技术,陶器装饰手法更富于变化。曲贡先民不但在装饰部位的选择上更加明确,并且在图案的构成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很多菱形纹的装饰,似乎表明这纹饰里有一种我们不可知的秘密,代表当时人们的信仰与追求。
普曲介绍,制作好的半成品需要在阴凉处晾干,夏天需要一个星期,而冬天则需要半个月。晒干过后,就是制造陶器最后的一道关键环节——烧制。普曲在院子里摆放了他的成品,烧制好的陶罐、茶壶还是保持着泥土的红色。据介绍,一般冬天农闲是制陶的时节,制陶地点仍然在院子里,天寒地冻下普曲依然在坚持。由于帕古乡离当雄县比较近,所以普曲会带上陶器到羊八井售卖。不断增加的收入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也让普曲越来越自信。现年43岁的普曲,已经有30年的制陶经验,这门家传的技艺,在普曲这里也将继续传下去,19岁的儿子已经在接班了。
临走时,由于我们喜爱,买了一套茶壶。也许,没有真正派上用场的时候,但是,感动于普曲的坚持,把它作为艺术品收藏,同时也祝愿这民族手工魅力,能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