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主演:文章 姚笛

2015-01-06 09:13
南都娱乐周刊 2014年49期
关键词:小姚马伊生日蛋糕

TAKE 1

你还记得那年的她吗?Do you still remember her of that year? 沉寂数月之后,文章首次在某电影发布会上露面,同剧演员葛优等一同出席。看到文章媒体蜂拥而上,闪光灯此起彼伏。文章尽量显得低调、谦逊、沉着、冷静,还特意嘱咐化妆师不要把自己化得太精神,最好面露憔悴,以博同情。然而,不经意之间,他的嘴角竟泛起一抹邪魅狂狷的微笑—那是《裸婚时代》里刘易阳的经典表情。

众记者:文章,看这边……文章,看这边……

文章:(与众演员站在一起,边点头边扫视镜头)

记者甲:葛优先生,我来自《新X报》。您曾说过艺人要有艺德,那您怎样看待现在这些犯了错的年轻艺人呢?

葛优:这个啊,归公安局管。

记者乙:文章你好,我是《三三生活周刊》的记者。对于《裸婚时代》这部电视剧,你现在如何评价?

文章:这是一部很真实的电视剧……

记者乙:围观群众认为你把刘易阳和童佳倩的感情演绎得很真实,你同意吗?

文章:部分同意。

记者甲:同意哪部分,不同意哪部分?

文章:他们相爱的部分很真实,他们结婚的部分……不真实。

记者丙:文章你好,我是浪网记者。敢问,你还记得那年的她吗?

文章:我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记者乙:和姚笛还有联系吗?新闻爆发后有没有问候过她……或者她母亲?

文章:(情不自禁唱起)我们要互相亏欠,我们要藕断丝连……

记者丁:文章你好,我来自南方……

文章:(突然失控,目露凶光)来人啊,把这个记者拖出去!

文章原本打算在媒体面前保持愿打愿挨的形象,最终还是失败了。他又急又窘,在经纪人的保护下匆匆离开了发布会现场。

那年虽匆匆,但美好回忆一点不少。(ps图,《匆匆那年》剧照+文章、姚笛。)

TAKE 2

你还记得当时说过的誓言吗?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promises made at that time?回到下榻的酒店,文章依然没有平复过来。回首过去意气消沉、憋闷委屈的几个月,胸中块垒更是无从纾解。新闻事件爆发之前几天的一幕幕,第N次在他脑中重演……

(香港某高档餐厅里,文章、姚笛享受二人烛光晚餐,深情对望)

文章(眼神灼热):你是不是喜欢我?只用回答我“是”,或者“不是”。

姚笛:(娇羞低头,笑而不语)

服务员(走上前来):请问,今天是不是姚笛小姐过生日?

姚笛:(依然没有回答)

服务员:不好意思我想确认一下,是不是姚笛小姐今天过生日?我们可以送生日蛋糕。

文章:(以口形逼问姚笛“是还是不是”……)

姚笛:……是。

服务员:好的,姚小姐,您的生日蛋糕马上送到。(说完离去)

(数分钟过后)

姚笛:亲爱的,谢谢你,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2014年3月16日,我32岁生日前一天,是你陪伴我度过。

文章:应该的宝贝儿,为了让你开心,我愿意付出一切。我们发个微博纪念这个时刻吧!

(姚笛含笑应允,文章掏出新买的土豪金,拍下两个红酒杯,上传至微博,并附文:值得庆祝一下,我干了,大家随意啊!)

TAKE 3

你后悔了吗?小姚的生日过得煞是甜蜜,两人分开之后,每当想起那如胶似漆的几天,脸上还会傻笑不已。那一天是个周末,拍完戏后,小姚正发着呆回味生日前后的幸福,突然,经纪人攥着手机出现在她面前……

经纪人:周刊主编发微博说有大料周一见,网上所有人都说是你和文章,怎么回事?

姚笛:(发蒙,脸上一阵阵发红发热,说不出话来)

经纪人(再刷手机):果然是你俩!网站图片都出来了。

姚笛(烦躁地):请你走开,我想静静,也别问我静静是谁,反正不是文章……

(经纪人颓了,他安静下来,但没有离开。姚笛趴在桌子上失声痛哭。边哭边打电话给文章,电话通了,却永远无人接听……)

另一边,文章、马伊琍以及他们的经纪人、还有双方父母召开会议,商议对策。文章垂头丧气,马伊琍脸上还带着泪痕。经纪人时刻关注网络动向,打电话向各方打听,依然阻挡不了文章姚笛深圳相会的照片在网上曝光……

马伊琍:文章,我只问你,这日子咱们是过下去,还是不过下去?

文章:我不知道……

文章经纪人:事已至此,文章,今晚主动在微博认个错,标题就叫“致周一见”。伊琍,明天给周一见主编发个情真意切的短信,然后发一条微博表明态度。完了之后再看看舆论反应,要是软的不行,咱们只能来硬的。马伯伯,必要的时候,您也得出来说说话……

文章(默默离开会议现场,掏出手机,给姚笛发送一条微信):愿日后再不负人……

十分钟后,文章收到姚笛回复: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姚马伊生日蛋糕
漂亮的生日蛋糕
小姚
五只小猴子烤生日蛋糕(下)
五只小猴子烤生日蛋糕(上)
马伊琍 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太高
那些年我们遗落的勇气
马伊琍:学会爱自己
书中缘
名人读《意林》